采访王斌时,一直被他感动着,感动于他的朴实无华,感动于他的善之本能。
王斌说,他干的每一件事都是出自本能。作为一个父亲,当面对一个孩子的生命安全时,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自身安危,本能的反应就是施救。事后他也有过后怕,怕作为家中顶梁柱和唯一收入来源的自己上不来,留下两个年幼的孩子和正在孕期的妻子。但在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王斌根本不去考虑这些。
常言道,危急时刻的本能反应,是经年累月的习惯所致。从王斌的一贯言行可以看出,“善”已经成为他的本能:在自己生活并不富裕的情况下,拿出5000元钱捐献给敬老院;8年时间不间断地实施爱心捐赠,是因为他觉得有人比自己生活得更不容易,更需要关怀。
在王斌看来,很多人都有做公益的意愿,只是还没有好的契机开始实现,或者觉得自己能力有限,能做的事微不足道而心存顾虑。王斌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想到就做,从身边需要的人开始做起,一袋面粉、一桶油,甚至一句关怀的话,都能够温暖人心,行动总比观望好。翻开他的爱心记录清单,不仅有现金捐赠,还有米面油、衣服鞋子、灯具等各类生活必需品。或许每一笔金额都不是很大,但做好事、做好人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坚持”二字。王斌一坚持就是8年。
他的坚持,犹如寒冬中一股暖流,再一次让我们萌生爱、看到光,更深切地体悟到一个普通人的责任与担当。这份善之本能,值得我们去学习、去践行。在日常生活中,一句温柔而暖心的话语,一个果敢而勇毅的举动,一份小小的付出,都足以迸发震撼人心的力量。让我们以王斌为榜样,存善念、行善举,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汇聚微光,温暖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