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版
发布日期:
高书记的三个年
■ 本报记者 陈婉冬

高海燕了解村民家庭情况。



高海燕为村里大学生联系了助学金。



高海燕入户登记学龄儿童基本情况。



村民看到自己家的全家福开心地笑了。


  “生活的变化最能从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是让老乡过上好日子。”宁夏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三村驻村第一书记高海燕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扎根乡村3年来,帮助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对困难学生施以援手,用相机记录村民生活变化,为村民们办好每一件小事,牢牢守住了村民们的心。
  在高海燕的帮助下,三村实现了小学就近上、住房有保障、小病不出村、就业有门路、困难有帮扶、老人有赡养,2023年村集体收入超百万元……越来越多的笑容出现在三村村民脸上。
  沿着244国道一路向北,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三村一垄垄整齐的农田间,不时有一排排漂亮的房子一闪而过,新春将至,许多人家装饰了起来,剪窗花贴在明亮的窗户上、喜庆的红灯笼挂在房檐下……年味渐浓。作为滨河家园三村驻村第一书记,高海燕向记者介绍,这是村民们10年前从彭阳县生态移民到这里时,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大型移民安置区。现在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去年,许多人家还盖起了二层小楼。说到这些变化,高海燕十分欣喜。
  滨河家园三村有803户人家、3850名村民,高海燕称呼他们为老乡。从小在西吉县农村生活的经历,让高海燕与村民们有着深深的情感共鸣,也让他对贫穷带来的苦难有着更敏锐的觉察。
  这个觉察的初始,是在2009年的除夕。彼时在宁夏师范学院党委宣传部实习的高海燕,陪同中国社科院一位调研员到固原市原州区农村调研,高海燕的镜头中记录下这样的场景:在贫困户的家中,老人、孩子、病人挤在灰暗破败的土坯房中,孩子们站在土坯房的墙根下,寒冷的冬天还穿着旧衣单鞋,脸上的神情羞涩又迷茫。时至今日,高海燕对那个场景带给他的震撼记忆犹新,也是那时,一颗励志与贫困作斗争的种子在他心里发了芽。翻动相册,一张2023年春节在滨河家园三村拍摄的照片上,孩子们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开怀大笑,身着崭新的棉衣和棉鞋迎接新年。高海燕感慨地说:“生活的变化最能从人的身上体现出来,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一切努力最终的目的是让老乡过上好日子。”
  让老乡过上好日子。2021年,践行这个理想的机会又一次来到了高海燕面前,此时,他已经是有着12年公益经验并运行着“100学生基金”公益组织的公益人士。有资源、有经验,高海燕毫不犹豫地向所在的西部创业公司申请,作为驻村干部到月牙湖乡滨河家园三村工作。
  7月,带着简单的行李,高海燕推开了滨河家园三村村委会的门,立刻投身于服务村民的工作中。他带领驻村工作队走访入户,了解村民们的生活状况,认真听取村民们的每一个诉求和意见。不到一个月,高海燕通过“100学生基金”联系到的第一笔助学金就发放到了村里应届大学生的手里。此后,一笔一笔助学金接续不断,目前共资助了48名大学生,总额达8万元。
  2022年下半年,高海燕和驻村工作队驻守村里3个多月,白天他们抗击新冠疫情,晚上就在村里巡查,以便及时发现村民们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在每天的巡查中,高海燕注意到,村里的孩子们晚上学习时,很多是就着吸顶灯看书写字,光线不足,对视力危害很大。高海燕立刻着手写情况报告、写方案,联系有捐赠意向的企业,与厂家沟通寻找更优惠的货源,在2023年5月,村里的431名学生每人都收到了一盏护眼台灯。
  村里老人多,多有慢性病,外出就医不方便。为了给村民们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条件,高海燕通过自己做公益积累的资源,联系了北京的爱心人士,捐赠了21000元的医疗设备,极大改善了村民们的医疗条件,让他们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记者注意到,村卫生室的桌椅风格与卫生室“格格不入”。高海燕笑着向记者解释,这些桌椅是西部创业公司下属酒店更换下来的旧桌椅,他向公司申请,将这些桌椅捐赠给村里。
  “一切资源在村里都可以利用,为村民办实事也可以不拘一格,只要能为村民们带来切实的帮助,我们都不遗余力去做。”高海燕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驻村工作之余,高海燕写了许多封信,打了许多通电话。在这些情真意切的信件和热烈真诚的电话中,更多的爱心人士了解到了滨河家园三村的情况,了解到村民的情况。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孩子们背上了新书包,用上了新文具,残疾村民坐上了轮椅,逢年过节,村里的困难户都能收到各种各样的慰问品,越来越多的笑容出现在三村村民的脸上。
  小到一个水杯、一管牙膏,大到千元助学金、慰问金和“爱心煤”,高海燕坚持每一笔捐款、每一批物资都清清楚楚、落到实处。“信任是公益事业长久发展的基础,爱心人士、爱心企业信任我,我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高海燕说。对每一份爱负责,是高海燕做这项工作的原则。带着西部创业公司为滨河家园三村支持的20万元产业资金,高海燕和驻村工作队全面调查、仔细研究,从十多个项目中选出了最适合这个村的青储玉米种植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村集体增收84300元。
  滨河家园三村党支部是四星级党支部,高海燕从抓党建工作入手,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做好乡村治理,帮助村“两委”不断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推动村里各项工作加速向前。他注重发展年轻党员,积极引导年轻人参与到村里的工作中,通过不断努力,滨河家园三村的党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3年,村集体收入已超百万元,正在全力争创五星级党支部。村党支部书记、主任刘慧说:“高书记在党建和民生服务工作上做了很多实事,与村民们心贴心的交流,也让村民们能更好地配合村里工作的开展,为村‘两委’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在村民张正选家里,高海燕为他们拍摄的全家福摆在进门最显眼的位置,老两口举着“福”字笑容满面,家里4个孙子都陆续考上了大学,高海燕为村里大学生们联系到的助学金也实实在在减轻了这个家庭的供学压力。在这张全家福的旁边,还放着一封感谢信,是为了感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老人为村里的防疫工作捐赠物资。投桃报李,双向奔赴,高海燕和驻村工作队对村民们真心的关怀换来了村民们对他们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这样的全家福,滨河家园三村家家户户都有。驻村期间,高海燕连续两个春节放弃了与家人团聚,背着相机走入村民家中,为村里每一户人家都拍摄了一张全家福,照片中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共同绘就了乡村振兴的最美画卷。在爱心人士的帮助下,这些全家福被制作成了摆台,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走在滨河家园三村干净宽敞的道路上,孩子们放了学,在路边嬉笑打闹着;乒乓球台前,三五村民围在一起,正在为一场激烈角逐的比赛助威;做着小买卖的人家忙着在店门口理货;门前晒太阳的老人们唠着家常,不时传出阵阵笑声……见到高海燕,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招呼他到家里做客,就像看见亲人一样。高海燕介绍,今天的滨河家园三村,小学就近上,住房有保障,小病不出村,就业有门路,困难有帮扶,老人有赡养。一切都是搬迁出来的好日子,更是奋斗出来的幸福梦。
  又是一年春节临近,高海燕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慢下来。这些天,给村民们普及医疗保险是驻村工作队的又一项艰巨任务。建立老百姓对医疗保险的投入意识,是避免村民们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手段,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工作,这项工作意义重大。高海燕和驻村工作队挨家挨户给村民们做工作,已经连续忙碌了一个月。工作之余,高海燕又开始琢磨着另一个事情,他计划为村里265位70岁以上老人配备老花镜,这个方案已拟定完毕放在他的案头,有时间他就写信、打电话,积极联系有意向捐赠的机构,目前,为老人们验光的工作已在开展。“雪中送炭的事情我们能做的都在做,锦上添花的事情我们还有许多可以做,用心把每一件小事做好,不仅会让村民们的生活更好,自己也很有成就感。”高海燕说。
  本该在2023年结束驻村工作的高海燕,应村民们的请求,组织批准,继续留任。一声声的“高书记”,时时会将高海燕带回2009年那个除夕,那时他决心帮助挣扎在贫困中的人们过上好日子,十几年过去,高海燕的初心从未褪色,他用心为村民们办事服务,赢得了大家的信任,也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勾画了最温情的一笔。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