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建君 李小红 谢 睿 陈其芳 王 艳 陈婉冬 马 婷
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
1月14日,与会代表260余人分成7个小组对董事长讲话、总经理工作报告进行了深入热烈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董事长讲话政治站位高、战略视野广,是推动建设世界一流煤化运企业的总纲领。总经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2023年工作成绩,科学部署了2024年工作规划,客观务实、鼓舞人心。大家纷纷表示,要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积极投身建设世界一流煤化运企业。
与会代表集中讨论审议了《2024年全面预算报告》《2023年“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报告》《2023年教育培训工作报告》《2023年集体合同履行》《三届一次职代会提案落实情况报告》5个报告和《公司劳动用工管理规定》《公司薪酬管理办法(试行)》2项制度及三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决议(草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畅所欲言,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要坚决守住煤化运一体、高质量发展的底线红线,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深化安全标准化建设,深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加快实施一批环保提标改造工程,持续提升节水治水效果和矿井水综合利用水平。严格固废危废合规处置,加大气化滤饼掺烧、废油桶处置和化工废渣、煤矸石井下充填开采,加快攻克杂盐综合利用瓶颈,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世界一流煤化运企业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代表们给予了高度关注。代表们认为,一些单位还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的困难,随着智能化、信息化企业建设的推进,生产一线对技术、技能人才有着旺盛的需求,希望公司给予人才补充支持。人力资源部门代表给予积极回应,一方面通过校招、社招、系统内招聘予以补充缺员问题,另一方面缺员单位通过内部挖潜调剂,缓解人才短缺问题。煤制油化工板块拥有1700余名劳务用工,在现实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代表建议在这些劳务工中择优转为正式工有利于煤制油化工事业的长远发展。有代表认为,一些单位在大学生使用上还没有做到人岗匹配,应通过轮岗培养,让青年职工尽快成长成熟起来。宁夏工业职业学院的代表建议,对于以专业技术安身立命的公益性服务单位,希望能够兑现专业技术职称待遇。
创新是第一动力,更是代表们关心的热门话题。科技创新是引领建设世界一流煤化运企业的强大引擎。代表们认为,基层单位的科技创新大多局限于自身发展需要,有的创新项目单位之间存在利益博弈,希望公司从整体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统筹推进科技创新项目的申报、立项、审查等。煤制油化工板块的代表认为,目前一些项目环环相扣,迟滞一个项目审批就会影响一个产业链的进展,希望公司层面优化审批流程,推动项目及时落地落实,为公司效益最大化作贡献。有的代表认为,开展科技创新除了拓展新项目之外,还要利用好原有的资源条件,让现有的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像氢能源与煤化工耦合发展的项目就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煤矿要加大先进装备的投入,提高装备升级支撑矿区安全高效生产。
还有代表认为,创新驱动要突出设计和智能化建设的作用。业主、建设单位要深度参与设计工作,全面介入,真正做到让设计以业主为主、设计为业主服务。设计在项目建设中处于源头地位,设计科学合理就会省去后期的不必要技改,相反,如果设计失败将后患无穷。如今,智能化的推广应用在提高安全保障水平、降低职工劳动强度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强大的优越性,但智能化建设重视项目申报立项、轻视建设融合和应用维护的现象依然存在,在一些煤矿智能化建设和应用还没有充分融合,应用效果也没有达到理想目标。
在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时,代表们表现出强烈的紧迫感。代表们认为,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煤化运企业的总目标,必须要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公司涉及的产业煤化运点多、线长、面广,要实现从大到强必须要靠高质量发展来完成,要对标对表每个行业的世界一流水平,迎头赶上。煤制油化工板块的大部分业务目前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还要在高端化、低碳化、多元化方面下功夫、做文章。煤化工的安稳长满优、煤矿的长周期高效安全生产、铁路的多拉快跑安全运营都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关注民生、关爱职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是代表们又一个热议的话题。有代表认为,近年来,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增强,职工的获得感也随之增长,但收入增长部分主要来自绩效考核,希望公司能够提高岗位工资标准,这样有利于职工的长远利益保障。还有的代表认为,随着物价上涨,现有的体检标准只能做一些常规检查,对于筛查大病有困难,希望公司提高体检标准,用实际行动护航职工生命健康。有的代表建议,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尽量取消夜班,让职工过上正常的生活。
公司主要领导在听取了分组讨论汇报后指出,大家要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登高望远,把成绩说够,把不足看透。代表们提出的意见建议切中要害、一针见血,公司对班子成员实行代表意见建议包保责任,对于个人认领的问题进行督办落实,进而形成找差距、抓整改、促发展的工作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