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论”是庄子的一种哲学思想,也是《庄子》一书中一篇文章的名字。关于“齐物论”的解读,基本上有两种,一种解为“齐物”之论,一种解为“齐”之“物论”。按照前一种理解,“齐物论”讲的是对万物的齐一;而按照后一种理解,“齐物论”讲的就是对于各种看待事物之观点的齐一。其实这两种理解是有着相通的一面的,虽然前一种说法的重点是齐“物”,而后一种说法的重点是齐“论”,但是这种“论”也是“物之论”,可以说是间接地齐“物”。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了“吾丧我”这一著名的表述,“吾丧我”,说的就是自己忘掉了自己,准确地讲,是自己的心神忘却了自己的形体,这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物我皆忘的精神状态,也就是一种齐一的超然境界。庄子说:“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意思是忘掉死生,忘掉是非,到达无穷无尽的境界,因此圣人总把自己寄托于无穷无尽的境域之中。这就是对“吾丧我”的一种讲解。庄子还讲述了自己梦蝶的故事,说道:“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也就是物我之间的交合变化,因为这种变化,而万物之间浑然为一,是故“众人役役,圣人愚,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众人总是一心忙于去争辩是非,圣人却好像十分愚昧无所觉察,糅合古往今来多少变异、沉浮,自身却浑然而一不为纷杂错异所困扰,万物全都是这样,而且因为这个缘故相互蕴积于浑朴而又精纯的状态之中。(据董洪杰《国学知识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