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版
发布日期:
乡村振兴 国能先行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通讯员 张振华






  一条条新修的道路蜿蜒向前、一座座致富厂房拔地而起、一张张幸福笑脸灿烂绽放……在安徽安庆电厂驻村工作队大力帮扶下,库南村正逐步完成从“脏、乱、差”到“强、富、美”的华丽转身——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安徽公司安庆电厂定点帮扶的库南村隶属安庆市宿松县陈汉乡,地处安徽、湖北、江西三省交界处,曾经的这里是当地有名的困难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88户,村民收入以外出打工为主。
  回望来时路,每一个脚步都踏出奋斗和拼搏,每一帧风景都写满美好与希望。
  筑牢党建强根基 让乡村振兴更“有底气”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乡村振兴是必须写好的一篇大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治理的“主心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时针回拨到2021年6月,对于刚刚进驻库南村的驻村工作队来说,完全陌生的环境,如何开展工作真是两眼一抹黑,根本无从下手。如何快速融入进去成了眼下最为紧要的问题。
  “党支部!对,村里有党支部,可以从这里开始。”柏发桥在心里想到。
  于是,该厂驻村工作队快速与村党支部对接,充分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同时以增强村“两委”班子能力建设为抓手,迅速向外辐射,时刻注重发挥党员示范引领作用。
  要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该厂驻村工作队与当地党员率先开展人居环境“六乱”整治行动。其中,6名党员带头开展长毛兔、鸡、羊养殖,带动脱贫户就业13人。
  一直以来,该厂驻村工作队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与储备,常态化走村入户,为223部手机安装了学习强国、小微权力一点通等软件,精心策划组织庆“七一”、党员政治生日、优秀共产党员表彰等活动。
  2023年,驻村第一书记为全体党员开展党课教育4次,组织党员义务劳动5次,与该厂管理第二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在全村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党员进位争先的浓厚氛围。
  激活产业新引擎 让乡村振兴更“有动力”
  产业多样化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能。
  “给钱给物,不如帮助大家搭建平台,自己动手换来的劳动果实才更牢靠、更长久。”该厂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柏发桥在库南村“两委”会上明确了工作目标。
  该厂驻村工作队因地制宜,在“土特产”上做文章,一方面巩固扩大现有产业,另一方面主动外出调研,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引进适合的新产业。
  陈汉乡是大别山南麓著名“竹乡”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竹资源,竹林面积达5万余亩,人均占有竹林面积居全县乡级行政区第一位。
  该厂驻村工作队敏锐地抓住竹子资源广、生长快、周期短、可再生等优点,带领村“两委”调研收资,科学谋划。
  2022年建成了陈汉乡第一家竹制品加工厂,并逐步形成了一条从原材料、粗加工、精加工到成品销售全覆盖的产业链,开启了资源变资产,竹产业引领库南村走上经济发展的致富路。
  2023年完成库南村竹制品加工厂二期扩建,现正在申报陈汉乡第一家“规上企业”。
  与此同时,该厂驻村工作队与宿松县库南村村“两委”主动出击,到邻近与库南村类似地理环境的县走访调研,拓宽工作思路、学习先进做法,为产业发展找“新路子”,为乡村振兴开“新药方”。
  “太湖县徐桥镇桃浦村的果树种植做得不错,那边的气候特点跟这边差不多,我们可以去实地看看,取取经。”该厂驻村工作人员方锦峰说道。
  在“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工作思路的指引下,该厂为定点帮扶村捐赠30余万元产业帮扶款。该厂驻村工作队积极联系爱心企业,筹集社会资金10万元用于美丽庭院和新产业建设。
  目前,库南村已完成“玫瑰花种植园”建设,并确定在花卉种植的基础上增加果木种植的方案,新增“羊肚菌大棚种植基地”项目,有效助力库南村的经济发展,不断巩固乡村振兴成果。
  2023年库南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60万元以上,环比增长13%,实现连续三年持续增长,在2023年4月,库南村获评“陈汉乡经济强村”称号。
  厚植文明树新风 让乡村振兴更“有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新年贺词中点赞“村超”“村晚”,正是因为其中充分展现的乡村振兴新风貌和文化自信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时代新动能。
  该厂驻村工作队在一手抓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另一手不忘抓精神文明建设。
  “记得我刚到库南村的时候,村里面污水横流,垃圾乱丢,收入不高,但红白事大操大办,一点新农村的气象都没有,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村里面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看着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柏发桥在与同事们交流驻村心得的时候感慨地说道。
  刚开始,村民的不理解、无所谓的态度一度让驻村工作人员一筹莫展。
  “昨天我在看一个党史纪录片时,里面讲到,为了提高群众的识字率,在根据地开办夜校,我觉得这个办法在我们这可以试一试。”该厂驻村工作人员杨健在聊天中说道。
  说干就干,该厂驻村工作队立即拿出农村教育培训这个古老法宝,通过开办夜校的方式,到村民的家门口,宣传惠民政策、法律法规、文明新风、人居环境整治等内容,派发移风易俗倡议书,面对面解答医保征缴、低保补助、旱厕改造等群众关心的问题,并以此为契机开展产业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干事创业能力。
  这种拉家常、接地气的教育培训方式不仅拉近了与当地群众的距离,也增强了夜校对广大党员群众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转变了村民的思想。
  目前,该厂驻村工作队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森林防火宣传12次、医保政策宣贯22次,开办农民工夜校15次,以精细化、数字化、便捷化服务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此外,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该厂组织新建塘冲村民文化广场、拥军文化广场以及村级道路3条,在横贯全村的宿两公路全线敷设绿化景观,推动形成健康文明新气象。
  大计藏于乡野,文明始于乡野。安徽公司安庆电厂坚持以乡土特色为依托,形成独特品牌价值;以产业融合为方向,丰富乡村多种业态,把产业增值收益更多留给村民,稳步推进当地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