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冲牛斗,剑邑古城。在赣江河畔这座出土发祥了“龙泉、太阿”两把传说名剑的千年古城——丰城,江西丰城发电公司像极了一位勤勉的“铸剑人”,三十年磨一剑,为社会经济发展持之以恒地输送着电、热能源。
曾经,丰城公司风头无两——拥有江西首台并网的单机容量300兆瓦级别机组,是省内首个总负荷容量突破千兆级的发电企业。时光荏苒,机组设备被岁月侵蚀逐渐老旧,丰城公司辉煌不再。
近年来,该公司广大干部员工秉承着一代代丰电人“不畏艰苦,开拓创新”的企业精神改革转型谋发展,用信念与汗水书写奋斗诗篇。
以党建赋魂 一直以来,丰城公司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紧紧围绕集团公司“41663”总体工作方针,持续深入推进“一体两翼”党建工作新格局,积极推动“党建+”工作模式,将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企业文化建设、员工队伍建设等各项工作深度融合,强基固本,切实将党建工作转化为助推企业安全健康发展的“红色引擎”。
该公司党委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以党建为引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让党员干部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等活动,激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走在前、作表率。
如何提高企业凝聚力,是该公司一直在致力解答的问题。丰城公司党委深入推进员工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作用,积极为员工谋福祉、解难题。时刻关注员工工作生活中的点滴事,针对工装下发不及时、不应季的问题,提前启动采购流程,积极与物流、厂商沟通,确保工作服能应季下发,时发时用。为保障生产一线值班员工能在冬季吃上“热乎饭”,该公司为员工采购下发了一套保温餐具。为保护员工冬季在户外的工作安全,该公司在所有易结冰的巡检路线和操作平台上铺设了防滑垫……2023年,公司持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编制年度“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10项,投入资金138万余元,着力解决员工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为提升员工业务技能,该公司党委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员工培训,深入推进落实集团公司“一杯两赛”工作要求,开展“默图识图”“仿真机技能”“热工技能”等竞赛,激发员工学习热情,提升员工业务素质。同时,注重青年人才培养,实行青年人才轮岗制度,为青年人才提供广阔的发展平台,为公司组织储蓄“全能性”后备人才力量。
以改革淬刃 在当前火电企业生存空间受限的大环境下,丰城公司在挑战中抓机遇,在逆境中求发展,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夯实主业火电基础,并积极突破创新转型,寻求绿色可持续发展新途径。
近年来,随着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大规模入网,火电机组因其接带负荷的灵活性承担了主要的调峰任务,低负荷深度调峰甚至启停机调峰成为了业内常态。为了降低机组启动和低负荷稳燃成本,该公司2021年进行锅炉等离子点火装置改造,经过不断地试验论证、优化实践,于2023年年初首次实现无油点火、低负荷运行的技术突破。同年6月,该公司四台机组均通过30%深度调峰验证试验,成功适应了当前电力市场结构改革的复杂形势。去年,该公司共启动机组18次,节省开机燃油约180吨,实现成本节约129万元。
除了降本,还要增效。该公司与城市、园区深度融合,积极拓展供汽业务。“供汽业务需要我们公司直面用户端,只有坚持‘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打好打响公司口碑,才能将供汽业务做强做大。”该公司综合产业部主任柯剑峰表示。
在产品端,该公司通过技改机组抽气管道、增设外供汽压力匹配器,持续优化机组供汽能力。在用户端,该公司时刻关注热客户用热方式变化,根据客户蒸汽压力、温度等差异需求及时调整用热参数,确保供热期间蒸汽品质连续安全、稳定可靠。精心耕耘换来了丰厚的回报,2023年,该公司累计供热181.86万吉焦,同比增长10.9%,供热收入达1.15亿元,同比增长16.29%。
在“双碳”的时代背景下,该公司积极突破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以集中式光伏站、分布式户用光伏和“水储换电”等项目为切入点,多管齐下,推动当地绿色能源发展,为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
2023年,该公司分布式户用光伏签约超过400户,并网容量超10兆瓦。去年6月,抚州崇仁150兆瓦林光互补光伏项目正式开工,预计今年1月中下旬部分并网。去年12月18日,该公司“水储充换”一体化综合能源服务及物流项目正式投运,项目利用该公司尾水电站所发绿电,为物流、社会车辆提供充电、换电服务,凭借“以电代油”方式,预计每年可节省燃油120万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余吨。
以标准铸型 安全生产,一直是发电企业的首要任务。该公司以集团公司下发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规章制度为抓手,以“标准”铸型,夯实安全生产基础。
煤电机组设备多、管道布局复杂,光阀门就有数千个,更有一些管道阀门“藏身”在逼仄的角落。标识牌作为设备、管道及阀门的“身份证”,对机组日常操作安全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面对标识牌错置、缺失这一难题,该公司积极应对,以集控运行班组为单位,划分责任片区,并抽调技术骨干成立标识牌整治小组,定期开展标识牌巡视工作,建立标识牌标准化长效保持机制,落实奖惩考核,确保标识牌“零缺失、零错置”,为日常安全生产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针对设备老旧等隐患问题,该公司积极对现有设备进行评估,合理安排机组检修计划对隐患设备进行技改更新。常态化拉网式隐患排查,做到隐患排查“全方位、无死角”。制定详细应急预案,定期举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急能力。加强对设备的日常巡检,确保设备运行稳定。强化缺陷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沟通机制,及时跟进消缺质量和速度,确保“小缺陷不过班、大缺陷不过夜”,扎实提升设备健康水平。
面对作业违章等人为风险因素,该公司严格执行入厂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严禁未经培训或考试不合格进入生产区域,切实落实“三票三制”,强化“三权人”培训,压实“三权人”职责,规范“三票”流程,提高“三票”检查力度,落实不合格票惩罚考核。同时,组织学习贯彻集团公司《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反措》,制定发布丰城公司《安全生产“十条”红线》,强化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红线意识,让员工在生产工作中紧绷“安全弦”。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与生产一线班组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推行安全积分管理制度,将员工的安全行为与个人绩效挂钩,激发员工自觉遵守安全的积极性。
2023年,该公司“标准化”一级验评成功达标,被集团公司授予“2023年度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荣誉称号。截至目前,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100余天。
上下同欲者胜。2024年年初,该公司党委提出“4331”管理工作法,以“再造一个新丰电,重振丰城公司雄风”为奋斗目标,奋力向综合能源服务商和绿色能源供应端转变,为当地社会经济建设作出央企贡献。
三十年风雨,且看披荆斩棘。试问,剑利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