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省”,是儒家所提倡的修养方法。《论语•颜渊第十二》载:“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就是说,面向自己的内心来省察,如果没有可以愧疚的事,那么会有什么值得忧虑和畏惧的呢?孔子又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表明,在孔子这里,内省是一种重要的自我提升的方法。曾子所言的“吾日三省吾身”就是对内省方法的实践运用。后来,内省的修身方法一路传承,无论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都极为强调“内省”的功夫。内省的基础是道德上的自律,这是其优点,也是其弊端。孟子说“反求诸己”,但这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在确定人具备仁、义、礼、智等善端的情形下才是有效果的。孔子言:“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仁至”也是以“我欲仁”为前提的,而“欲仁”者则已经为君子,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内省只可施于君子,而不能够奏效于非君子之流的。(据董洪杰《国学知识全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