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1版
发布日期:
奋楫扬帆青云志
——河北公司2023年工作回眸

本报特约记者 吴威威


  2023年,河北公司爬坡过坎,实现了从立业创业到守业精业的转变,完成发电量383.2亿千瓦时,超计划6%,用团结奋斗和苦干实干交出了圆满的年度答卷。
  “要扭转思想、拓宽思路,敢想敢为、能想善为,统筹推进安全保供、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等各项工作,确保‘一体两翼’发展战略落实落地。”2023年初,河北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公司发展谋划了方向、指明了道路。
  号令起,旌旗鼓。公司各基层单位纷纷领取任务书、签订责任状,一声声“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的承诺不绝于耳。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2023年,河北公司完成发电量383.2亿千瓦时,超计划6%,用团结奋斗和苦干实干交上了圆满的保供答卷。
  长治久安 守一方民生福祉
  从大环境上看,火电生存空间受限,新能源发展提出更高要求;从企业内部考量,“三改联动”向更深层发展,人员结构老龄化问题凸显,工程项目基建专家匮乏……“难”,是河北公司人的共同感受。但作为河北南网最大的能源公司,河北公司深知能源保供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坚持以“国之大者”和“企之要者”为核心理念,坚决当好能源保供“压舱石”。
  企业发展,安全为基。公司以“安全管理强化年行动”为主线,加强隐患治理和风险排查,开展“四不两直”现场突袭检查115次,开展春秋检、全国两会期间保电、防范人身事故等专项督导检查,查治问题423项。组织防范高处坠落事故、防误操作、加强外委承包商管理、防范人身事故等专项整治,采取自查自纠、互检互查、专家会诊等方式,系统梳理问题隐患,并将重大问题隐患纳入“两个清单”动态管控,对照自查整改问题隐患912项。
  有规矩自成方圆。以制度管人,以制度保安,公司先后修订《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办法》《承包商安全管理》等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重大隐患判断依据,排查一般隐患587项、治理539项,提前完成国家能源局危化品重大危险源整治工作任务,整合减少长期承包商22家,继续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工作人员零伤亡、企业环保零通报的纪录。
  “德龙,热吗?还坚持得住吗?”“乔师傅,没事,我扛得住。早点把机组并上网,咱们就都可以放心了。”6月12日,正值盛夏,本就高热高湿的天气在邯郸电厂1号机组厂房里更为明显,部分区域环境温度直奔50℃,运行一部一值、二值的十余名职工按照启动令依序开展启机前操作,疏通管阀、测试振动、监测参数、置换氢气……短短10来分钟的时间,大家浅蓝的工装已被汗水浸成深蓝,而相关的操作步骤还远未结束。
  一直忙碌到下午5时夏季用电晚高峰来临前夕,1号机组顺利完成A级检修准备并点火并网,为迎峰度夏的一个个高峰、尖峰提供了安稳保障。
  正是因为有了全体职工的默默坚守和认真负责,河北公司圆满完成了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重要节日的保暖保供工作,保供工作多次得到省委省政府肯定,收到省发改委、省能源局的感谢信。
  量质双升大潮中激流勇进
  “坚持‘价值型’战略取向,不断强化协同增效能力,多发有效益的电,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河北公司坚持“集价本利”管理理念,结合所辖企业实际充分分析市场形势,平衡好整体电量、电价关系,动态调整月度电量电价奖励考核机制,根据各厂机组类型、经营属性等不同特点,统筹量价关键要素和各要素权重关系,把握抢量和争价节奏,“一企一策、一周一策”精准制定营销策略。
  “刘主任,请关注下,本周头三天的电量指标不太理想。”“王哥,最近交易价格低于市场平均值了,务必审慎研判。”面对持续压缩的火电电量市场,该公司有针对性地建立了经营指标周督导机制,以“督办单”的形式,对完成指标落后单位进行专项督导,“一厂一策”制定整改措施,持续提升机组在运率、负荷率,确保量价双优。
  针对河北南网试行的电力现货交易变革,该公司统一安排组织电力交易员开展持仓调整、竞价分析、出清汇总、结算分析等全流程实操演练,共计完成七次省内电力现货试运行、46天调电试运行,出清电量53亿千瓦时,出清均价较基准电价上浮22.56%,省间现货出清电量6370万千瓦时,出清均价较基准电价上浮25.6%,进一步巩固了电价上涨成果,为有效应对电力现货长周期运行提供可靠保障。
  公司坚持银企战略合作,抓住政策窗口期,围绕减负债、调结构、降成本要求,聚焦能源保供、碳减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等支持政策,保持新建项目融资利率可比最优,保障公司营运资金供应,持续压降融资成本。坚持“以电定煤”策略,紧盯电力、煤炭两个市场,做好科学预判,结合实际合理制定燃料采购及调运计划,实时跟进发电进度,统筹优化燃料调运节奏,实现全月来煤、消耗稳定有序,全年争取一体化电厂电量超发自产煤34.1万吨,节约燃料成本6033万元。做好经济煤种掺烧方案,每日根据负荷情况科学配煤掺烧,减少高热值煤浪费。
  低碳发展迎挑战破釜沉舟
  12月30日,在衡水市安平县,旷野的北风以呼啸怒号之势扑来,“安平项目正式进入工程施工建设阶段”的话语胜过大自然的力量传入现场人员耳中。
  “听着黄总铿锵有力的话语,我觉得充满干劲、充满希望,突然就不觉得冷了。”刚从火电企业调动至新能源公司的任思宇回忆起当日的景象还有几分激动。
  随着衡水安平一期100兆瓦、二期50兆瓦风力发电项目正式开工,河北公司全面完成年度新能源项目开工投产任务指标。
  2021年成立伊始,结合河北省区域特性和资源禀赋,公司就确立了坚持“做大新能源”的主线任务,不断推进多元化、快速化、规模化、效益化、科学化发展,以“两个联营”为契机,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积极与地方各级政府沟通协调,广泛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保定、沧州、邯郸等新能源基地共计186.8万千瓦新能源项目顺利列规。
  针对工程设备少、施工人员水平参差不齐、项目点多面广等问题,公司全面梳理各个项目的前期条件和建设计划,印发《基建项目里程碑节点“一张表”》,对全年的工程建设任务明确时间节点、任务目标和认证标准。
  “进展缓慢的、现场条件变更的,各种情况都要考虑进去。”公司工程建设部高级主管赵良佑以7月份“一张表”为例解释道,“除了节点计划优化调整外,还明确了必须开工项、力争开工项、备选开工项和必须投产项四类项目,这就让项目负责人对自己的任务更了解了。”
  两个“必须”的出现让新能源公司负责项目的工程主管张晨压力倍增。“周例会哪怕是夸我项目进度跟上了,但是只要一点我名,我就出汗,压力真的很大,但是必须完成,没有借口,没有退路。”通过周例会、月例会、现场督导和集中约谈等方式,河北公司抓住主线任务、聚焦重点项目,全面推进多个新能源项目同步发力,全线推进。
  9月初,根据项目相关推进情况,该公司又建立了新能源项目工作台账和问题清单台账,实现问题“清单化”管理,建立问题清单闭环管理机制,聚焦制约项目建设的重点、难点、堵点等“瓶颈”问题逐一破解。
  5月25日,河北海港天柱钢铁工商业屋顶1.2万千瓦光伏项目投产;
  7月27日,保定曲阳县灵山镇5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工;
  9月22日,河北海港天柱钢铁二期0.46万千瓦工商业屋顶光伏项目开工;
  11月26日,渤海新区“绿电制绿水”综合能源6万千瓦光伏项目投产;
  ……
  一个个新能源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接连破土,生根发芽,向着燕赵大地输送不竭绿能。
  到12月31日,在河北公司全员一年的团结奋斗、拼搏努力下,“难、很难、非常难”也被扭转成了“好、很好、会更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面对2024年的新目标、新要求、新挑战,河北公司将继续笃行不怠、奋楫争先,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开花结果,为集团公司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贡献力量。

版权所有 CopyRights ©2010 国能宁夏煤业报业有限责任公司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