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我有更多时间跑现场了”
——清水营矿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见实效
本报记者 程玉杰
2025年11月26日
字数:2253
版次:02
  清晨7时30分,宁夏煤业清水营矿调度晨会准时召开,半个小时结束。会议直奔主题,不谈成绩只讲问题,所有工作“一站式”部署完毕,奖罚落实到位,晨会时间较以往缩短30%,让基层干部能集中精力深入一线抓好安全生产。
  今年以来,清水营矿严格落实宁夏煤业公司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要求,压实责任,认真对照规定检视存在的问题,加强整改落实,推动减负工作不断走向实处、突显实效。

  把时间还给一线

  “以前最怕上级文件层层加码、多而不实。现在每份文件都经过‘减负体检’,内容更实、指向更清,文件量减少了50%。我现在有更多时间跑现场、解决实际问题。”谈起变化,清水营矿储运队党支部书记马占华笑容满面。
  该矿从精文减会、严控各类考核、强化资料共享、提升调研实效、纠正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方面,持续推动为基层减负工作往实里抓、往深里走。
  该矿能合并召开的会议不再分次召开,“七一”党建表彰会实现了四会合一,将年中工作会、党建工作会、安全警示会、“最美清水营人”表彰会合并召开,会上捞干说实,矿长讲话内容只有3页,不提过去和成绩,直奔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不仅会议减少,参会人员也少了。会议负责单位提前审定参会范围,严格控制参会人员,减少陪会人员,让会议无关人员集中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虽然会议减少了,但是对职工的激励措施一点没少。”纪委办公室主任刘学军说。以往每月召开一次的“最美清水营人”大会,今年调整为一季度一评,并与其他会议合并。会上评出了3名最美区队长、5名最美副队长、6名最美班组长、3名最美安瓦员给予表彰奖励,最高奖励8000元,奖励力度大幅增加,评选的标准也更高了,进一步激励职工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
  该矿严格执行发文审核标准,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一律不发,精简压缩发文数量,只发相关单位,不全面下发,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要求各部门先学习消化上级文件,结合工作实际下发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文件,避免重复发文和空洞无物,达到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2025年上半年,该矿下发各类文件206件,较去年同期下降6.3%。推行无纸化办公,用好内部信息办公平台,实现资料报送“纸上”转“网上”,让数据多“跑腿”,人员少“跑路”。
  按照保密要求,该矿清理整合微信工作群,自去年以来,共解除无效微信群组42个,现有52个微信群在办公室备案,消除指尖上的形式主义。

  机关主动下一线

  “基层忙于生产,职能部门不能折腾。现在都是我们去配合基层的时间,把工作做到基层,不让基层来回跑。”党建工作科副科长肖桃表示。
  该矿每月只开一次政工口会议,集中安排解决纪检、党群、工会、团委、综治等各项工作,平时尽量不打扰基层。
  不仅会议减少,作风也发生转变。月中,党建工作科主动深入各单位了解工作推进落实情况,不需要各基层区队党支部书记等待陪同,减少了接待时间。月底党建责任制考核时,党群科室主动询问各党支部的合适时间,上门开展考核。
  5月19日,清水营矿党委召开思想警示与作风整顿座谈会,深入推动作风建设长效化,请基层单位给机关部门提意见,倾听基层声音,研究如何转变作风、提升效率。
  6月,矿纪委办公室深入基层开展调研,走访15个支部近800人,发放调查问卷130多份,收集了涵盖干部作风、机关减负、民生诉求、薪酬管理、绩效考核、评先选优等六大类问题,及时反馈至相关科室督促整改。
  该矿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整改,纠正过去政出多门、各部门自行安排工作、基层协调落实困难、来回跑趟的弊端,现在通过系统管理,实现从上到下一条线,统筹安排各项工作,形成相互协调配合,减少基层精力消耗。
  纪委办公室监督调研采取不打招呼,直接到基层和职工面对面交流,确保了调研效果的真实性;专项监督采取“清单化”方式,列明检查事项,各单位对照清单查问题,减轻了基层迎检、写总结、反复报表的负担。
  减负不减责,按照公司纪委办公室的“5+N”专项监督调研工作要求,今年以来,矿纪委办公室开展了薪酬分配、经费使用、成本革命、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下发了廉洁履职监督建议书3份,并对相关人员进行约谈,确保干部作风履职到位。
  减负带来的不仅是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有队伍凝聚力的增强。储运队轻装上阵,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场工作,8月克服高温酷暑等一个个难关,20多人连续十多天坚守现场安全监督和指挥协调装车过磅,圆满完成每日近370辆车次的煤炭地销及配煤等任务,没有出现任何剐蹭现象,获得矿“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集体称号。

  发展更有温度

  清水营矿将减负释放的精力,转化为提升职工幸福感的“实招”,矿区发展越来越有温度。
  职工饭菜质量不断提升,矿区先后建起了足球场、篮球场、职工洗车房,运输队、机电队还用废旧钢管建设了14座、能停放500辆车的车棚和充电桩。
  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大幅提升。矿每个月为职工过一次集体生日,各项福利待遇不断增加;持续推进“家”文化建设,在井口建设了文化长廊,录制亲情寄语,以文化感染人;矿区门口的大水坑,被修复成了生态绿地,环境越来越优美……“作为宁煤人真幸福”成为职工的共识。
  职工情绪稳定、干劲充足,直接助推了上半年实现“安全生产双过半”目标,为矿井的长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清水营矿为基层减负工作意义深远,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该矿实现从“形式主义”向“实干主义”的深刻转变,最终提升了矿井的整体生产效率、安全水平和职工幸福感。
  从“文山会海”到“一线攻坚”,从“被动应付”到“主动作为”,清水营矿以一场深刻的“减负革命”,为基层卸下了包袱、为作风注入了活力、为发展凝聚了动能,走出了一条既务实高效又温暖人心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