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滩上开遍团结花
2025年09月18日
字数:1119
版次:01
本报通讯员 李东丽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北部的戈壁滩上,“秋老虎”肆意炙烤着大地。9月9日,国电电力内蒙古新能源乌力吉风储电站的皮卡车,在石子路上颠簸前行。车内3个人满怀热忱,再次前往周边牧民家中,开展安全知识宣传和用电隐患排查。这样的服务,他们已坚持了16年。
自建站之日起,电站职工就与周边牧民亲如一家。周边牧民多为留守老人或生活较为拮据的家庭,家中电路、电器隐患频出,且部分牧民不通汉语,沟通起来存在一定困难,但这并没有阻断电站职工的热心服务。
西部场站党支部书记乌音嘎,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曾作为中国妇女十三届代表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见过习近平总书记的她,时刻牢记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的重要嘱托。尤其是总书记多次到内蒙古视察时,常用“石榴籽”来妙喻民族团结,这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她和职工们的心中深深扎根。
除了乌音嘎,此次一同前往的还有站长张晋宇和检修班班长刘红涛。
“赛音乌。”车停在牧民郭大爷家的院门口,乌音嘎用蒙古语向正在浇菜的郭大娘热情打招呼。
一进屋,乌音嘎便说明了来意,张晋宇和刘红涛随即熟练地开始检查电路、电器隐患。乌音嘎用蒙汉双语耐心地给郭大娘讲解安全用电常识。
郭大娘热情地端来香气四溢的奶茶招待他们。在聊天中,乌音嘎得知郭大爷半身不遂12年的大儿子因病重住院,郭大爷前去照料,同时还打算检查左手3根没有知觉的手指,便轻声安慰道:“大娘,您别太担心,有什么需要随时联系我就行。”
郭大娘笑着说道:“这些年可没少麻烦你们,插座烧了、开关跳闸了、停水了,一有事就找你们。你们还经常来给老头理发,有你们在,我心里可踏实了。”
这时,张晋宇和刘红涛发现郭大娘院角的照明开关没防雨罩,电线皮也破了。当得知这是大娘晚上照明用的,他们更是不敢掉以轻心,迅速从工具包里掏出新开关和防水罩,麻利地进行了更换。
郭大娘从屋里出来,仰头望着新开关,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晌午时分,他们匆匆道别,又坐上汽车前往下一户牧民家。
直到日头偏西,金色的余晖洒在大地上,3个人才返回电站。远处的风机缓缓转动,在戈壁滩上投下长长的影子,仿佛是岁月的足迹。
风卷着沙砾扑进车窗,乌音嘎望着后车镜里渐渐远去的红砖墙,思绪飘回到16年前。那时她刚入职,跟着老站长第一次来郭大爷家,老站长便叮嘱大家:“这戈壁滩上的风再大,咱们得给牧民留盏灯。”或许就在那时,民族团结的种子便在她和职工们的心中开始悄然生根发芽。
内蒙古新能源的场站从西部阿拉善左旗一直延伸到西乌旗草原,10个场站跨越1600余公里,每个场站都设有志愿服务站,每年服务周边牧民、邻里及过路行人超300人次。现在,那盏灯不仅一直亮着,而且越来越亮,照亮了牧民们的生活,也照亮了民族团结进步的道路,让民族团结之花在这片土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