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餐桌”飘香 “新阵地”聚情
2025年09月17日
字数:1707
版次:01
本报记者 吴薇 通讯员 薛岩
暮色渐浓,宁夏煤业物业分公司宁东服务中心槐树庄公寓渐渐热闹起来。结束一天工作的职工们,纷纷走进“红石榴活动室”,有的支起棋盘“厮杀”两局,有的捧着书轻声交流。
“每天下了班就来这里,宿舍里也常串门,早就处成一家人了。”一位职工的朴实话语,道出了宁夏煤业各民族职工间的深厚情谊。而这其乐融融的画面,正是物业分公司以“微服务”撬动“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写照。
“新阵地”串珠成链:让共融共乐有“形”更有“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让这一要求在基层落地生根,物业分公司党委用行动作答。今年,分公司在槐树庄公寓精心打造“一廊一室一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体化阵地,将民族团结的“大主题”转化为职工触手可及的“小场景”。
公寓楼下设有“团结廊”,廊亭两侧展板上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宣传标语格外醒目,旁边还点缀着民族团结小故事,引得职工们上下班路过时,总忍不住驻足看两眼。“红石榴活动室”更是个“人气高地”,这里既是棋牌、阅读的休闲角落,也是常态化开展民族交流、便民服务与政策宣传的暖心驿站。文体中心的“重头戏”则是“民族团结美食节”“非遗手作工坊”、节庆联谊等活动。这个集宣传教育、生活服务、责任实践、党群联系于一体的阵地,像一块强大的磁石,将各民族职工紧紧凝聚在一起。
更温暖的是那些“看不见的服务”。夜幕降临,槐树庄生活区新安装的95座节能智能路灯不仅照亮了夜路,灯杆两旁安装的统战宣传标语在夜色中也格外引人注目。目前,在槐树庄、白杨林两大公寓,集中居住着来自宁夏煤业20多家基层单位的6100余名职工,其中少数民族职工占比约18%。物业分公司把卫生保洁、水电维修等“日常小事”做到职工心坎上,使这个“嵌入式”社区成了职工心中的“幸福里”。
“小餐桌”调众口:让饮食文化成“团结催化剂”
如果说阵地是民族团结的“硬支撑”,那么餐饮服务就是最贴近职工生活的“软纽带”。物业分公司服务的4万余名职工中,涵盖回族、满族、蒙古族等20个少数民族,占比达26%。如何让每双筷子都夹起“幸福感”,物业分公司给出的答案坚定而温暖:舌尖上的安全是底线,舌尖上的文化是桥梁。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物业分公司始终秉承“职工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的宗旨,建立了一套严密的“全流程守护链”。通过源头直采、独立存储、专区分工、专人操作的全流程保障,强化食材源头管控与检测,规范加工操作流程,让职工吃得放心。同时,还不断丰富菜品。各食堂档口注重菜品种类更新与营养搭配,设立特色窗口。开展“餐饮服务质量提升月”专项活动,在各餐厅档口醒目位置张贴满意度调查二维码,主动接受职工监督,持续提升服务品质与职工满意度。目前,分公司全面推广创建“健康食堂”,已成功创建国家能源集团A级、B级“健康食堂”6家,切实为职工筑起了一道坚实的“舌尖上的安全防线”。
如果说“吃得放心”是基础,那么“吃得舒心”才是目标。宁东服务中心劳模创新工作室把“餐桌”变成了充满创意的“创新台”。他们深入调研职工的多元饮食偏好,认真倾听不同民族职工聊“最想吃的家乡菜”,经过反复打磨和尝试,研发出40道新菜品、3道特色面点、1道风味面食。银北服务中心本着“你的口味偏好,是我们的创新向导”原则,研发新菜品42道,并推出减脂餐22道。银川服务中心组织菜品创新研讨会6次,研发新菜品23道、推出减脂餐46道。在这里,“小餐桌”不仅是满足职工口腹之欲的地方,更成为了各民族职工交流饮食文化、增进彼此了解、加深情感认同的交流平台。大家在餐桌上分享着家乡美食的故事,交流着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无声地促进了团结与融合。
从“红石榴活动室”里的棋子落定声,到食堂锅铲翻炒的烟火气;从节能路灯下职工并肩而行的身影,到餐桌旁各民族职工的笑语欢声……物业分公司通过一个个“微阵地”、一道道“暖心餐”,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深植于职工的日常生活里。正如一位老职工所说:“咱们这儿没有你们、我们,只有咱们,就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才能甜到每个人的心里去。”
在这里,服务的温度就是团结的力量,点滴的细节串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心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