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火车的记忆
2025年08月12日
字数:1272
版次:04
这次回乡探亲,我选乘K629卧铺,这样车行一宿第二天早晨便能到家,不耽误时间。走进车厢,简朴的洗手间、三层六人的一组床铺、熙熙攘攘的乘客,随着熟悉的场景映入眼帘,那些关于绿皮火车的记忆也如潮水般涌来,把我带回到遥远的旧时光。
第一次乘坐长途绿皮火车,是我考上电校飞出家门的那年。家中的大事小情姑姑都操心,送我去上学这样的大事自然也是她出头。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母亲也知道穷家富路的道理,车票、食宿等费用早早备好。早晨天刚亮,开大解放的老姑父便拉着我和扛着行李的姑姑出发了,很快到达双鸭山火车站,买完票便安心等待火车进站。
值得一提的是,凭学校录取通知书,我的学生票减半,只花了8元钱。我们坐的是硬座,到电校差不多要晃悠整整半天时间,是逢站必停的绿皮火车。头一次出远门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会欣赏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一会瞅瞅新上车的旅客,一会拿小本子记上站名,丝毫不觉得无趣。印象最深的就是过了林口以后,窗外的树木越发苍翠挺拔,房屋建筑越发高大齐整。那时的我便知道,依靠起早贪黑拼搏出来的外地求学之路,一定阳光明媚,一路坦途,心中满怀期待与美好。
每次放假回家,我都和要好的同学一起走,乘坐的也是绿皮火车,一天只有一趟,还都是夜车。大家的座位基本都在同一节车厢,聚在一起打扑克、说说笑笑,并不觉得一晚上的时光难熬。电力学校女生少,男生自然承担起保护职责,帮女生背包、找座位,冬天靠窗怕冷,夏天过道怕挤,女生如同尊贵的公主一样被呵护着。后半夜,哈尔滨、大庆、鹤岗的同学陆续下车,双鸭山是最后一站,每次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热闹之后的荒凉与冷清。
再次经常坐绿皮火车,便到了婚后两地分居的那几年,从双鸭山到鞍山的卧铺。不论是上铺还是中铺,我都能轻松熟练地爬上爬下,还经常把下铺无偿让给更年长的大爷或者大娘。那时候,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任何负担,工作单位在厂区,上下班不远,走夜路很安全,于是,经常挑灯夜战辛勤笔耕,主动加班是常态。于我而言,坐火车便是休息,没有周而复始的家务和繁杂工作的辛劳,手上一本书便能全程陪伴我,沉浸在书香中,两地相悬的牵挂化作美好的浪漫旅行,那是独属于我的惬意时光。
我们一家三口在鞍山团聚后,每年过春节都会千里奔赴,只是绿皮火车的卧铺票不好买,每次一起买三张都很费劲。但是,无论多难都阻挡不住还乡的脚步。因为马上就能见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女儿很高兴,在铺上爬上爬下忙活得欢。
自从双鸭山通高铁后,千里之外的回乡之旅被高科技折叠成几个小时可达的距离,我便很少乘坐绿皮火车了。高铁如时代的疾风,以风驰电掣之姿,重塑了出行版图。
虽然绿皮火车不再是出行首选,但是,它们走过的是祖国由贫弱到富强的风雨历程,也承载着我的青葱岁月和人到中年的成长记忆。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也是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曾几何时,同学们说说笑笑坐一夜也不觉得辛苦,一人一书独自旅行也不觉得寂寞,举家北行义无反顾涌入春运大潮也不觉得艰辛,这些与绿皮火车同行的经历,都成为珍贵又美好的记忆。每每想起,依然能感到它们承载着的温暖与希望还在闪闪发光。(作者单位:辽宁沈西厂)
第一次乘坐长途绿皮火车,是我考上电校飞出家门的那年。家中的大事小情姑姑都操心,送我去上学这样的大事自然也是她出头。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母亲也知道穷家富路的道理,车票、食宿等费用早早备好。早晨天刚亮,开大解放的老姑父便拉着我和扛着行李的姑姑出发了,很快到达双鸭山火车站,买完票便安心等待火车进站。
值得一提的是,凭学校录取通知书,我的学生票减半,只花了8元钱。我们坐的是硬座,到电校差不多要晃悠整整半天时间,是逢站必停的绿皮火车。头一次出远门的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一会欣赏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一会瞅瞅新上车的旅客,一会拿小本子记上站名,丝毫不觉得无趣。印象最深的就是过了林口以后,窗外的树木越发苍翠挺拔,房屋建筑越发高大齐整。那时的我便知道,依靠起早贪黑拼搏出来的外地求学之路,一定阳光明媚,一路坦途,心中满怀期待与美好。
每次放假回家,我都和要好的同学一起走,乘坐的也是绿皮火车,一天只有一趟,还都是夜车。大家的座位基本都在同一节车厢,聚在一起打扑克、说说笑笑,并不觉得一晚上的时光难熬。电力学校女生少,男生自然承担起保护职责,帮女生背包、找座位,冬天靠窗怕冷,夏天过道怕挤,女生如同尊贵的公主一样被呵护着。后半夜,哈尔滨、大庆、鹤岗的同学陆续下车,双鸭山是最后一站,每次都能清晰地感受到热闹之后的荒凉与冷清。
再次经常坐绿皮火车,便到了婚后两地分居的那几年,从双鸭山到鞍山的卧铺。不论是上铺还是中铺,我都能轻松熟练地爬上爬下,还经常把下铺无偿让给更年长的大爷或者大娘。那时候,我一个人在家没有任何负担,工作单位在厂区,上下班不远,走夜路很安全,于是,经常挑灯夜战辛勤笔耕,主动加班是常态。于我而言,坐火车便是休息,没有周而复始的家务和繁杂工作的辛劳,手上一本书便能全程陪伴我,沉浸在书香中,两地相悬的牵挂化作美好的浪漫旅行,那是独属于我的惬意时光。
我们一家三口在鞍山团聚后,每年过春节都会千里奔赴,只是绿皮火车的卧铺票不好买,每次一起买三张都很费劲。但是,无论多难都阻挡不住还乡的脚步。因为马上就能见到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女儿很高兴,在铺上爬上爬下忙活得欢。
自从双鸭山通高铁后,千里之外的回乡之旅被高科技折叠成几个小时可达的距离,我便很少乘坐绿皮火车了。高铁如时代的疾风,以风驰电掣之姿,重塑了出行版图。
虽然绿皮火车不再是出行首选,但是,它们走过的是祖国由贫弱到富强的风雨历程,也承载着我的青葱岁月和人到中年的成长记忆。既是时代变迁的见证,也是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注脚。曾几何时,同学们说说笑笑坐一夜也不觉得辛苦,一人一书独自旅行也不觉得寂寞,举家北行义无反顾涌入春运大潮也不觉得艰辛,这些与绿皮火车同行的经历,都成为珍贵又美好的记忆。每每想起,依然能感到它们承载着的温暖与希望还在闪闪发光。(作者单位:辽宁沈西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