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万吨列车战犹酣
——包神铁路党建赋能书写保供优异答卷
本报特约记者 贺晓梅
2025年08月07日
字数:3060
版次:02
  
  8月的鄂尔多斯高原,地表最高温度突破40℃。包神铁路集团调度指挥中心巨屏上,“18066.9万吨”的数字如同强健的心跳,在高温季跃然搏动——截至8月4日,这条承担全国“西煤东运”重任的能源通道年货运量已突破1.8亿吨。
  在国家能源集团正式发布“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之际,包神铁路党委将能源保供作为检验政治担当的试金石,以实干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推出系列扎实举措,在这条承担全国“西煤东运”重任的能源通道上,积极应对迎峰度夏“烤”验的保供攻坚战正在激情上演。

旗帜领航:政治领航铸就保供生命线



  面对旺盛的运输需求,公司党委深入学习“六个抓落实”工作要求,组织党员干部对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集团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行再学习,在调度中心、货运站场等关键岗位设立“党员先锋岗”,让党旗在保供一线高高飘扬。
  “能源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多运一吨煤,下游电厂就多一分保障,千家万户就多一分清凉。”公司党委书记在早班会上的话语掷地有声。调度指挥中心全体党员24小时轮班值守,依托“政治领航工程”统一思想,将“吨煤必争”的信念融入每一次运力调配。上半年,公司敏锐应对市场波动,5次优化调整运价政策,联动呼铁局实施“量价互保”,成功推动蒙煤经万水泉装车量突破187万吨,同比激增161万吨。
  党旗所指,行动所向。着眼于公司内部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公司认真贯彻集团子分公司负责人研讨班暨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推进会会议精神,持续完善“1531+N”战略布局,全力应对煤炭市场供需失衡、极端恶劣天气频发的影响。
  孤山川站成为公司挖潜增效的典范。在敏锐捕捉到孤山川站的装车潜力后,公司科学评估、果断决策。7月以来的3个天窗日,孤山川站的装车计划均由5列提升至6列,高效的执行带来了显著成效:7月1日至8日,该站日均装车飙升至6.1列,较去年同期激增3.1列/日,一举创下建站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站台上,调车员尤硕抹了把汗,望着又一列满载的列车驶出站台,感慨道:“计划排得紧,但大家都有着保供的政治自觉,这效率真是拼出来了!”
  迎峰度夏期间,“装车最大化”是无声的命令。在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值班主任吕浩宇紧盯着各站点的装车进度和空车分布。“问下巴图塔站装车情况,看看需要哪些支援给协调下!”随着他的指令下发,各调度台如同精密仪表的操控者,24小时动态监控,根据实时装车需求和进度,精准安排配空车和取重车。对于富余的小敞车资源,调度员们第一时间联系集团总调和销售部门,“见缝插针”地将其安排至最需要的站点装车。正是这种“吨煤必争”的精神和高效的资源调配,确保了一体化装车计划得以按节点、高效率完成。
  这条1228公里铁路运输线,已成为国家能源安全的生命线,在“稳”中积蓄了强劲的“进”的动能。

干在实处:创新工程激活攻坚动力源



  “车头直联挂,省下20分钟黄金时间!”包神铁路乌兰木伦站区,“创新竞赛工程”结出硕果。由党员带头的创新团队突破传统,优化编组流程,实施“机车不摘挂、车头直联挂”作业法,单列作业时间缩短20分钟。这一关键革新,助力公司单日运量在7月23日强势突破101万吨,创下年度新高。
  物流服务分公司的党员营销团队同样奔忙不息。“上半年,榆林—华南‘一箱制’公铁海联运通道提前48天打通,72万吨任务超额完成!”分公司副经理乔龙飞指着地图上的新路线说,这是“干部人才工程”培养的骨干队伍深入内蒙古腹地、与客户反复磋商的成果。 
  物流服务分公司持续加大蒙煤南下客户开发力度,针对不同客户需求优化长协、现货合作政策,提供定制化物流解决方案。尤其注重巩固万水泉方向的发运成果,通过稳定的运力保障和优质服务,赢得了客户信任。后续将加强与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合作,尝试对具备条件的专用线进行功能改造,在铁路沿线建设集运输、储存、流通加工等功能为一体的物流园区,实现双向钟摆式运输,推动运输产业从单一煤炭运输通道向综合物流通道转型拓展增量空间。
  不仅如此,公司还致力改革创新,激活内生动力。始终将科技创新视为突破瓶颈的核心引擎,研究出台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明确6个方面72项具体改革任务。一体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及“双百行动”改革,重点改革任务完成率均超80%,已连续3年在国务院国资委“双百行动”改革成效评价中荣获“标杆”。科技创新加速推进,聚焦运输效率效益提升,创新编组模式,在神朔线谋划开行1.6万吨编组列车。“智慧包神”五年规划编制完成,“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顺利通过科技部绩效评价,“基于5G通信的智能调车技术研发与应用”通过集团公司内部验收,这些改革创新实践有力“破”除了传统运输组织模式的局限,“立”起了以技术驱动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

走在前列:安全机制护航转型新征程



  包神铁路集团将“一八八”战略的机制优势转化为安全筑基的治理效能。当主汛期的暴雨考验与迎峰度夏的高强度运输叠加,安全压力空前。包神铁路集团将防洪防汛视为保供生命线,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构筑起守护钢铁动脉的铜墙铁壁。
  在公司防洪防汛专题会上的要求迅速传达到1228公里的每一个角落,全公司推行严格的网格化责任包保机制,将线路、桥隧、边坡等关键地段划分成清晰的“责任田”,明确到具体管理人员,要求各级包保人必须对责任区情况心中有数,并充分发挥全员、全专业防洪协作机制,工务、电务、车务等部门信息共享、联动响应,凝聚起保障安全度汛的强大合力。
  7月10日16时至21时,暴雨如注。河西站、麻池站、万水泉南站小时降雨量达到封锁雨量警戒值,万南牵引所因地势较低,周边路面及空地大量积水倒灌,水深已到1.2米,高压场地已积水严重,全所开关跳闸。
  迎着暴雨,包神铁路公司立即启动防洪预案,及时联系5台铲车及6台水泵向外排水,并于20时35分制定越区供电方案,采用关碾房牵引所向万南站区供电的方式恢复接触网供电。
  “这场雨太大,重点地段马上安排复查,特别是上次出过水害的地方!”雨刚停歇,天空中仍旧阴云密布,工务专业全体干部职工对设备设施及防洪重点地段的全面巡视排查已然展开,绝不允许设备“带病”运行,坚决贯彻“一场雨一整治”的硬性要求,能现场临时处置的第一时间进行处置,不能临时处置的第一时间列入次日检维修计划进行整治,集中力量、主动整治线路及其附属设备缺陷,确保行车组织设备安全稳定。
  在信息技术服务分公司气象信息平台的监控处,大屏幕上实时滚动着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沿线雨量站数据。
  强化气象监测预警是防汛的第一道关口,公司充分发挥气象驾驶舱“千里眼”作用,在动态监控与精准巡查方面,实时追踪雨量监测数据、雨情动态、降雨趋势及恶劣天气预警信息,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对重点区域开展机动性巡视巡查,并结合当日报警记录与降水实况,精准锁定关键地段,针对性增加监控设备巡视频次,实时掌握区域内设备设施运行状态及车辆通行安全。截至7月31日,公司已累计完成防洪重点地段视频巡查600余次,降雨时段单日最高轮巡达12次,实现监控无死角、巡查不松懈。
  钢铁巨龙驰骋不息,国家能源集团“一八八”党建战略已在包神铁路1228公里战线上落地生根,绽放出“红”引领高质量发展、“党”建赋能运输产业升级的生动图景。站在年运量突破1.8亿吨的新起点,包神铁路集团将继续在“一八八”党建品牌战略引领下奋楫前行,以“旗帜领航”把稳方向之舵,持续深化政治领航工程,将能源保供重任融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宏伟蓝图,推动八大工程向站段班组深度延伸,让创新创效在第一线澎湃涌动,依托八大机制保障,加速“智慧包神”与绿色低碳转型,勇当能源革命排头兵,为经济社会的稳定运行源源不断地输送澎湃动能,贡献“包神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