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旗帜领航“干”字当头
——龙源电力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通讯员 王晓宇
2025年07月29日
字数:2761
版次:01
  6月29日,随着“宁电入湘”±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圆满完成满负荷单极试运行,龙源电力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作为“西电东送”重要电源正式“上岗”,以日均1250万千瓦时的汹涌澎湃之势奔向三湘大地,为区域低碳转型发展再添新动力。
  志之所趋,不以山海为远。作为我国新能源行业的排头兵,龙源电力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再学习、再领会、再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视察集团公司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响应“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全面践行集团公司各项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存量增效、增量做优,攻坚克难、见行见效,以全方位对标带动全链条提质,上半年关键业绩指标实现“双过半”,为全年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蓄势赋能。
  

以“干”铸魂
能源铁军初心如磐


  “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70多年前,为了新中国的能源自给自足,一批石油人来到青海省茫崖市冷湖镇,披荆斩棘,创业维艰。如今,又一群能源人传承弘扬能源报国精神,在冷湖建成我国高海拔地区单机容量最大风电项目——青海茫崖探月风电场。
  由于高寒的施工环境,探月风电场采用的高原大容量机组在安装、调试过程中遇到各种技术问题。龙源电力借鉴宁夏腾格里“沙戈荒”基地建设经验,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风电领军企业的技术优势,吹响了支援青海项目的“集结号”。龙源电力青海公司党员干部带头驻守现场,来自各省区的30余名优秀风电人才火速集结冷湖镇,以“缺氧不缺精神”的韧劲攻克道道难关,利用夜间小风期争分夺秒完成65台机组吊装任务,刷新高原风电建设的新纪录,彰显集团电力产业“争气、争光”的豪迈精神。
  以山为家,以海为伴;敢为人先,笃行实干。在海南省东方市,龙源电力海南公司以“跨部门专班”驻守一线,直面海上风电开发技术瓶颈与复杂审批链条,全力打通用海审批与电网接入关键环节,实现集团海南区域海上风电零的突破。在宁夏中卫,腾格里250万千瓦风电攻坚行动启动,近日完成首台风机基础浇筑,为“宁电入湘”积蓄绿色动能。
  守好基本盘,抢抓新机遇,挖掘新动能。在福建莆田,全球首个风渔融合浮式平台首批渔获出水,“绿色能源+蓝色粮仓”融合发展模式取得阶段性成功。在甘肃敦煌,集团首个线性菲涅尔光热项目全面进入设备安装阶段。在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领域,公司已建设储能电站29座,总规模突破1.8吉瓦/4.0吉瓦时,依托数字孪生等技术建设数智运维平台,率先布局储能电力现货交易机制,同步推进虚拟电厂建设,构建起高效灵活的能源服务新范式。
  今年上半年,龙源电力紧扣年度建设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精心谋划、统筹协调,1至5月新增投产容量较上年度同期增长79.6%,创半年投产容量新高,开工投产容量持续保持集团公司“双第一”,以实打实的业绩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
  

以“干”增效
数智赋能存量升级


  风电是龙源电力的发展根基,也是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核心阵地。经过多年深耕,公司开发建设了众多风资源良好的场站,其中1.5兆瓦及以下老旧小机组占比超过六成,随着运行年限增长,机组性能逐渐显露疲态。对此,该公司以精益管理为核心抓手,大力推进运检模式改革,强化人力资源共享,提升工作效率与运维质量。上半年,长周期运行机组占比87.4%,同比提升12.3个百分点,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2.73%,存量资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新能源发电量“靠天”更“靠人”,小班组能解决大难题,小改造能撬动大效益。在今年6月集团公司举办的2025年QC小组成果现场发表赛暨成果推介会上,龙源电力两项QC成果分别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其中,“研发设备责任制全员绩效实时动态考核系统”聚焦生产管理提质增效,研发的“追风”考核系统实现设备指标与绩效实时联动,形成权责清晰、奖惩透明、良性循环的生产管理新格局;“金风直驱机组变桨轴承螺栓断裂监测装置研制”针对金风直驱机组变桨轴承螺栓断裂问题,研发的实时监测装置填补了行业技术空白。此外,“降低联合动力风机变频器故障次数”在集团陕西公司和安徽公司得以推广,预计每年可为每家公司减少电量损失700多万千瓦时,以实干驱动创新创效落地生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今年以来,龙源电力全面贯彻“三个转型、四个面向、三个排头兵”创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1234”科技创新工作思路,锚定三个需求导向,聚焦四大攻关领域,为新能源发展注入更加澎湃动能。在风电装备方面,全球首个风渔融合浮式平台“国能共享号”入选电力行业重大成果名录,我国首套全国产自主化海上风电综合探测平台“国能海测1号”填补海缆探测空白。在研发平台建设上,成功获批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为高层次人才培养与技术攻关提供优质平台。在数智转型方面,牵头推进“擎源”发电行业大模型建设,研发1个风电大模型、7个应用场景及20个智能体,设备检修智能应用已在179个电站落地见效。
  “‘擎源’可以24小时在线‘工作’,感知设备每一个细微变化,真正实现了预防状态修和科学精准修。”“擎源”释放的“威力”让集团首席风电设备检修工、龙源电力新能源培训中心总培训师王建国倍感振奋。
  规模优势叠加创新优势,龙源电力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科技领军企业迈进的步伐愈发稳健,以实干驱动高质量跨越发展。
  

以“干”提质
向绿向新增量做优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催生电力需求增长机遇期,从追求发展速度向注重发展质量转变、从传统能源向新能源转型关键期,持续深化存量增效、增量做优攻坚期——“三期叠加”既是挑战,更是战略窗口期。龙源电力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坚持发展势头不能减弱、发展信心不能削弱、发展目标不能改变、发展方式要更科学,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举措,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以实干抢抓战略机遇。
  唯有坚韧不拔、持之以恒者方能胜利。大基地和海上风电对国家能源安全至关重要,是新能源集群式发展的两个“牛鼻子”。公司聚焦质效优先,系统梳理436个、总规模3014万千瓦的前期新能源项目,重点分区有序推进,科学把控发展节奏。在风电领域持续发力,成功获取江苏海上风电竞配最大164万千瓦场址包,有序推进黑龙江、甘肃、浙江、海南等地风电以大代小和增容改造。加快宁夏中卫三期300万千瓦光伏项目和内蒙古赤峰防沙治沙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前期工作,编制《沙戈荒基地光伏项目建设规范》,打造“沙戈荒”大基地“五个示范”,用一个个能源绿洲重塑塞北的能源和生态版图,以实干拓展绿色发展疆域。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下半年是“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篇的关键期,也是决胜全年目标任务的攻坚期。龙源电力始终牢固树立“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工作导向,以“三个转型”为轴,做到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全力稳经营、谋创新、优投资、强管理、保安全,奋力冲刺“下半场”,为集团公司建设世界一流能源供应商贡献龙源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