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为了活着而活着
◎夏晓红
2025年07月16日
字数:1082
版次:04
  周六晚上,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小说《活着》,掩卷后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的名字是《活着》,却粗粝地讲述了一个接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主人公徐福贵生在地主之家,年轻时是个浪荡公子,又嫖又赌败光了祖业,气死了父亲。去城里给母亲求医时被国民党抓了壮丁,在枪林弹雨中捡回一条命,返乡时母亲已去世,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变成了聋哑人。家人团聚后日子惨淡,不幸接二连三。心地善良、年仅13岁的儿子有庆给县长夫人输血,因抽血过多活生生死在医院。自小懂事的女儿凤霞因产后大出血死在产床上。跟他过了一辈子苦日子的妻子家珍得了软骨病,在两次白发人送黑发人后,拉着他的手闭上了眼睛,一睡不起。憨厚能干的女婿二喜因工地事故,被两块石板压成肉酱。福贵好不容易把外孙苦根拉扯大,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孩子却因一下吃了太多豆子活活撑死了。
  从常人的视角看福贵的生活,总的调子是苦难和灰暗的,但福贵痛苦归痛苦,却从没绝望,苦难生活里的一点点甜、一点点温情就足以支撑他,让他对未来重又充满期望。例如他觉得自己有一个快乐的童年,有宠爱他的父母、贤惠的妻子、一双懂事的儿女、一个孝顺女婿和可爱的外孙。例如他总感念他们全家依靠妻子从岳父那儿求来的一小袋米捱过了饥荒。虽然这一点点甜蜜和温情又一次次被死亡撕扯得粉碎,但每次撕碎后,福贵又顽强地挺了过来。对生活里仅有的那么一点点甜,感恩和知足,对活下去的简单朴素念想,让他隐忍和承受生活给予的诸多磨难。
  小说是以福贵自述展开的。福贵没啥文化,他的自述纯朴、平静,就像讲别人的故事,一点也不煽情,却有一种近似麻木却直抵人心的力量。小说最后,老迈的福贵从屠夫手里救下一头将被杀死的老牛,并给它也取名“福贵”,大概觉得老牛和他处境相似、同命相怜吧。福贵把老牛当亲人,每天一起干农活,一起唠家常。这时,那些死去的亲人就都变成了他嘴里的牛,每天跟他和老牛一起耕着地。他以这样的方式思念着故去的亲人,也因这样而觉得他们始终未曾离开,他是带着七个亲人一起度过余生。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福贵的一生见过太多意外,时代的灾难和悲剧一个个在他和他的家庭上演,残忍得让人喘不过气,福贵自己也像一叶破漏的小船屡被命运的风浪撞击,一次次徘徊在绝望边缘,好在始终没被击垮,而是默默承受苦难,抓着一点点的希望,继续磕磕碰碰、跌跌撞撞、坚强乐观地活下去,活成了一个英雄。
  没有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艰难的事。正因为异常艰难所以才更具意义。活着就是感受,就是经历,历尽磨难和悲苦也要活着,这本身就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坚韧和勇敢。

(作者单位:国电电力技术咨询分公司)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