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606平方公里的守护
——神东煤炭筑牢生态林防火屏障
本报通讯员 史云爱 李 斌 贺俞锦
2025年07月16日
字数:2284
版次:01
  仲夏时节,太阳炙烤着大地。干燥高温天气就是林草火灾的天然“引信”,从澳大利亚“黑色夏天”的惨痛教训到美国加州的山火肆虐,林草火灾的警钟每年都在世界各个角落敲响……
  作为黄河流域国家重点煤炭生产企业,如何防止林草火灾发生,一直是神东煤炭生态保护的一个重要课题。
  神东煤炭肩负着晋陕蒙三省区沉陷区的林草防火管护任务,606平方公里的绿色版图是一代代神东人心血与汗水的结晶。为保护好这一片“绿水青山”,近年来,该公司在林草防火工作中,凭借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交出了近“零”火灾的优异答卷,筑牢了生态林的坚实防火屏障。
  走在哈拉沟生态示范基地,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张立牌,上面写着“林草防火警示”“防火责任重于泰山”……随时提醒着矿区游客和作业人员防火的重要性。
  如何将重于泰山的防火责任落实到位?“核心是加强‘防’的工作、做好‘灭’的准备。”神东生态环境管理中心生态管护科科长李斌一语道出了关键。
  在“防”的层面,神东煤炭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多管齐下。
  作为林草防火第一线的“眼睛”和“耳朵”,防火护林员尚国荣每次都会认真巡视山林,排查一切可能引发火灾的安全隐患和危险行为。“巡视时要着重关注天上地下有没有火源或者可能成为火源的物品,如没熄灭的烟头、变压器的火星等,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遇到上山的人也一定要提醒他们不能把火种留下……”每次巡视结束,尚国荣都会详细记录巡查时间、地点、问题及处理情况,这份严谨的背后是他对山草树木的深切爱护。
  “这些树虽然不是我们种的,但是一直由我管护。看着它们慢慢生长起来,我心里特别高兴。我会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守护好它们。”尚国荣说,平时休班的时候,他也会习惯性地来山上转转,“走一圈、看一看,心里才踏实。”尚国荣日复一日的巡护轨迹为这片山林筑起了一道人为防火屏障。
  在人防之外,基础设施作为防火工作的“硬支撑”是必不可少的。近年来,神东煤炭持续加大投入,构建起多维防护屏障:修建防火通道,以便消防车辆快速抵达任一火险点;设立瞭望塔,全方位监测生态林区;建设足够宽度的防火隔离带,发生火灾时能够有效阻挡火势蔓延;铺设灌溉管网,在增加植被和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同时可作为消防水源的补充点,解决消防车取水难的问题……在矿区防火屏障体系中,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在夯实地面防护屏障的同时,神东煤炭将科技赋能作为提升防火效能的关键抓手。过去主要依赖人工巡查报告,有限的气象站数据点位少、更新也慢。如今,科技赋能让防火监测变得更加敏锐和高效,高时空分辨率卫星遥感、航空无人机遥感等先进设备纷纷投入使用,实现火灾监测、定位、报警全流程自动化,极大提升监测效率,推动林草防火向智能化、可视化转型,全方位提高林草火情发现和早期处置能力,确保火险早预测、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
  “公司目前已在矿区安装了7套14个视频林草防火智能监控设备,全面覆盖神东生态林区域,能实时监测林区火灾情况,24小时‘不眨眼’地守护着每一寸绿地。”生态管护科副科长贺俞锦介绍。
  “灭”的准备同样关键,物资储备是应急处置的基础保障。走进活鸡兔山上的防火物资储备库,各类灭火设备、防护用具一应俱全,保管员会定期进行更新和维护,确保关键时刻拿得出、用得上,为应急救援提供坚实后盾。
  应急救援专业队伍是核心战斗力,神东救护消防大队作为核心力量,定期进行全面系统的训练和实战化应急演练,确保队伍具备高效应对火灾的能力,真正做到拉得出、打得赢。
  统筹抓好人防、物防、技防能力建设,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靠前预置专业队伍、装备物资,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时无备,一直是公司林草防火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除此之外,在林草防火工作中,神东煤炭始终遵循“政府主导、企业主责、多方联动”的防火机制,主动联合大柳塔镇政府、公司和地方消防队、国家电网等多家单位协同作战,打造了“风险信息直通车”与“联席作战室”,建立专用信息平台、群组,三方核心负责人组建即时通信群,确保信息直达、可追溯,有效拧紧协同责任链,凝聚起林草防火的强大合力。
  时间拨回至2024年3月15日,大柳塔镇发布大风橙色预警,供电所特巡人员在巡护的时候发现一处险情:110千伏线路下方,几棵杨树的新枝距离高压导线已不足1米,在狂风中摇摆的枝条随时可能触及导线引发火灾。
  特巡人员迅速拍下现场照片,通过专用工作群直接通知镇政府应急办主任和消防中队值班队长,“发现紧急情况,请求立即协调处置”,并将位置信息和现场情况发到群里。
  应急办主任立即联系村支书,协调林木修剪事宜。与此同时,神东消防救护大队已调派1辆水罐车和5名消防员携带装备赶往现场。在消防车的配合下,电网作业班组争分夺秒地开展修剪作业、在线监测设备,实时传回线路状态和风速数据,所有信息同步更新至工作群。从发现隐患到完成处置,整个过程不到30分钟,成功避免了一场可能引发大面积停电的火灾事故。这次高效处置,也正是协同机制实战效力的生动体现。
  除了专业力量的协同,神东煤炭深知,织密林草防火网、筑牢人民防线尤为重要。在织密协同网络的同时,公司同步构建群防群控防线,在沉陷区周边村、社区组建消防队或防火志愿者队伍,将政府、部门、企业、村区、居民等各方力量真正整合起来,制作发放各类宣传资料,利用网络平台、宣传短视频等进行宣传,提高公众的林草防火意识,形成了“人人关心防火、人人参与防火、人人有责防火”的良好局面。
  守护“绿水青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接力赛,而林草防火,是贯穿其中的永恒课题。神东煤炭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持续优化人防、物防、技防,深化协同联动机制,凝聚全员力量,织密织牢防火屏障,守护好这片生机盎然的绿色家园。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