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薪火映初心
2025年07月11日
字数:3064
版次:01
1905年,河南焦作电厂亮起第一盏电灯,这束穿透山阳古城夜幕的光芒,不仅成为河南近代工业的第一缕曙光,更点燃了中国电力工业的觉醒之火。这座跨越世纪的工业基石,始终澎湃着不竭动力,在风雨洗礼中始终如一,全力保障能源供应。
120年前,焦作电厂在列强的硝烟中诞生,点燃了河南省的工业文明星火;抗战烽火正浓时,焦电人转运机组逆江而上,守护能源命脉;解放战争期间,焦电人运输设备北上太行,援建“刘伯承电厂”,为淮海战役提供200万余枚炮弹。厂址6次变迁,每一块砖都镌刻着“特别能战斗”的烙印,每一度电都流淌着中国工业不屈的基因。
百年焦电星火淬炼
从1905年福公司焦作煤矿附设电厂的星火初燃,到如今成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百年焦电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屹立潮头,书写了一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缩影史。
焦作这片土地,因煤而生、因煤而兴,早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煤炭资源的记载。
鸦片战争后,焦作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令英帝国主义垂涎不已,英国商人于1897年注册成立福公司。1905年,福公司先后安装3台40千瓦直流发电机和3台125千瓦英制立式蒸汽发电机,取名为“福公司焦作煤矿附设电厂”,这就是焦作电厂的前身。
1925年,红色火种在焦作电厂点燃,第一名共产党员的产生,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电厂工人的前行道路。1937年,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使其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乃至电力行业党组织发展史最悠久的电厂。自此,“红色基因”深植于焦电人的血脉。
“五卅”惨案发生后,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电厂工人毅然投身反帝大罢工。这场罢工创造了罢工时间长、工人零牺牲、中方彻底胜利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盛赞焦作工人“特别能战斗”。这5个字,成为焦电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焦电人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在挑战面前勇往直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千余名电厂与煤矿工人拆解设备南迁至四川,在宜宾、嘉阳等地兴建电厂,满足了四川全省一半以上的工业和民用需求。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又冒着炮火将设备北运至晋东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首批红色电厂——“刘伯承电厂”和义汉兵工厂的核心力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焦作电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79年至1992年,焦电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建设6台20万千瓦机组,一跃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华中电网最大火力发电厂。新时代,焦作电厂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政策,异地迁建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015年投产运营,2019年获评国家优质工程。
突破困境逆势飞扬
2021年,焦作电厂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模式,负责国家能源集团焦作电厂有限公司(焦作新厂)和国家能源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焦作电厂(焦作老厂)两家单位的管理。
然而,辉煌难掩困境。2021年,在“双碳”目标与电力体制改革叠加影响下,作为传统火电企业,焦作电厂受煤价高涨、新能源冲击、内部管理机制与设备问题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至2022年,新厂累计亏损超15亿元,老厂资产长期闲置,失去“造血”功能,职工士气低落,成为河南公司7家火电单位中亏损额度最大、困难程度最高的企业,一度陷入新厂巨额亏损、老厂资产闲置、职工士气低落三重困境。
面对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机,焦作电厂新一届党委班子临危受命,将百年焦电“红色基因”与现代企业治理融合,探索创建“三站在·两立足”党建品牌,积极探索把“党的组织建在项目上、党的建设嵌在业务里”的新路径,有效破解国企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构建“红色基因+现代企业治理”的新范式。同时,总结凝练“自强”文化品牌,构建“党纪宣工团”同频共振的“大党建”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破茧成蝶的逆势突围之路。
往哪走?焦作电厂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提出“建设讲政治、负责任、有追求、能战斗、厚底蕴的具有百年焦电特色、受人尊敬的现代化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企业”的发展愿景,明确“做精新厂、盘活老厂”总体思路,确定“规范管理、精益管控、作风巩固、能力提升”16字工作基调,为百年老厂培育新优势、焕发新动能指明方向、路径和措施,让全体职工看到希望,坚定扭亏脱困的必胜信心。
怎么走?焦作电厂直面严峻挑战、锚定目标,把握煤、电两条生命线,寻求新能源建设和综合能源供应两个突破口,抓实PDCA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依法合规管理,全方位打响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以打造国家工业遗产为龙头,积极申报集团党校中原分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等三大基地,打造工业文旅、电力技术两大中心,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资产,为老工业基地转型提供“焦电方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地标。
2023年,焦作电厂仅用时68天,提前9个月完成1111名职工“全体起立、公开竞聘”,组织机构同比压减30%,中层干部同比压减36%,在岗人员同比压减33%,且未发生不稳定事件,超进度、超标准完成“三改”,职工心中的奋斗之火被成功点燃。
“双轮驱动”再启华章
在“三站在·两立足”党建品牌引领下,在“自强”文化品牌感召下,焦作电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奏响涅槃重生“五部曲”:深入“炉检”查找病灶症结、精心“绘图”锚定转型航向、深化改革“点燃”职工动能、党建引领“助燃”红色引擎、涅槃“重生”再铸百年华章。
120年来,焦电人栉风沐雨,以实力破局。
改革释放强劲动能。焦作新厂积极践行绿色、智能、高效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发电效率等措施,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6月,焦作新厂结束连续28个月的亏损局面,全年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减亏10.4亿元;2024年利润同比翻番,创投产以来历史最高纪录,由亏损第一大户变成盈利第一大户。企业绩效评价从C级跃升至A级,从亏损大户变为盈利大户,实现了华丽转身。2024年,焦作电厂先后获评国家能源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集体、“公司治理示范企业”等。
与此同时,焦作电厂在新能源、综合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厂外光伏项目建成投产速度创河南公司之最,温县10万千瓦风电项目取得核准,向获嘉供汽管道即将开始供汽,打造区域综合能源动力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
120年来,焦电人精耕细作,将荣耀加冕。
老厂成为工业遗产活化样本。2024年10月,焦作老厂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是河南省唯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电力企业。先后挂牌国家能源集团党校企业实训基地、火电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业务量、培训收入连续两年同比翻番,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造血”功能得到有效激活,百年老厂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百年焦电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中电联2024年度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典型成果名单;《百年焦电的峥嵘岁月》案例被收录于中电联《百年电力的精神传承》一书,成为电力行业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对党忠诚:百年焦作的红色传承》入选国家能源集团精神谱系研究报告,焦作老厂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典范。
2024年11月,焦作电厂获评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时代党建+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党建创新课题《“三站在·两立足”党建模式充电高质量发展》获评党建强企优秀案例课题特等奖,厂党委书记获评企业党建实践创新典范人物。2025年4月,《炉检—绘图—点火—燃烧—重生——百年焦电的涅槃五部曲》斩获首届“红钥匙杯”党建赋能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比武特等奖、最佳人气奖第一名。
120载春秋流转,焦作电厂点亮的第一盏路灯,划破历史的夜空,将光明播撒至今。这束跨越3个世纪的光芒,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展望未来,焦电人将以自强为笔,饱蘸自信之墨,传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火种,在践行“电发百年、福祚万家”的使命征程中,书写更加璀璨的能源强国华章。
120年前,焦作电厂在列强的硝烟中诞生,点燃了河南省的工业文明星火;抗战烽火正浓时,焦电人转运机组逆江而上,守护能源命脉;解放战争期间,焦电人运输设备北上太行,援建“刘伯承电厂”,为淮海战役提供200万余枚炮弹。厂址6次变迁,每一块砖都镌刻着“特别能战斗”的烙印,每一度电都流淌着中国工业不屈的基因。
百年焦电星火淬炼
从1905年福公司焦作煤矿附设电厂的星火初燃,到如今成为国家能源集团旗下的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百年焦电在时代的浪潮中始终屹立潮头,书写了一部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缩影史。
焦作这片土地,因煤而生、因煤而兴,早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经》中就有煤炭资源的记载。
鸦片战争后,焦作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令英帝国主义垂涎不已,英国商人于1897年注册成立福公司。1905年,福公司先后安装3台40千瓦直流发电机和3台125千瓦英制立式蒸汽发电机,取名为“福公司焦作煤矿附设电厂”,这就是焦作电厂的前身。
1925年,红色火种在焦作电厂点燃,第一名共产党员的产生,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了电厂工人的前行道路。1937年,第一个党支部的建立,使其成为国家能源集团乃至电力行业党组织发展史最悠久的电厂。自此,“红色基因”深植于焦电人的血脉。
“五卅”惨案发生后,在共产党人的带领下,电厂工人毅然投身反帝大罢工。这场罢工创造了罢工时间长、工人零牺牲、中方彻底胜利的奇迹,毛泽东同志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盛赞焦作工人“特别能战斗”。这5个字,成为焦电人代代相传的精神密码,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焦电人在困难面前毫不退缩、在挑战面前勇往直前。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千余名电厂与煤矿工人拆解设备南迁至四川,在宜宾、嘉阳等地兴建电厂,满足了四川全省一半以上的工业和民用需求。1946年,解放战争时期,他们又冒着炮火将设备北运至晋东南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首批红色电厂——“刘伯承电厂”和义汉兵工厂的核心力量。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焦作电厂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79年至1992年,焦电人发扬“特别能战斗”精神,建设6台20万千瓦机组,一跃成为国家特大型企业、华中电网最大火力发电厂。新时代,焦作电厂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上大压小”政策,异地迁建两台66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2015年投产运营,2019年获评国家优质工程。
突破困境逆势飞扬
2021年,焦作电厂以“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模式,负责国家能源集团焦作电厂有限公司(焦作新厂)和国家能源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焦作电厂(焦作老厂)两家单位的管理。
然而,辉煌难掩困境。2021年,在“双碳”目标与电力体制改革叠加影响下,作为传统火电企业,焦作电厂受煤价高涨、新能源冲击、内部管理机制与设备问题等多重因素影响,2021至2022年,新厂累计亏损超15亿元,老厂资产长期闲置,失去“造血”功能,职工士气低落,成为河南公司7家火电单位中亏损额度最大、困难程度最高的企业,一度陷入新厂巨额亏损、老厂资产闲置、职工士气低落三重困境。
面对企业生死存亡的危机,焦作电厂新一届党委班子临危受命,将百年焦电“红色基因”与现代企业治理融合,探索创建“三站在·两立足”党建品牌,积极探索把“党的组织建在项目上、党的建设嵌在业务里”的新路径,有效破解国企党建与业务“两张皮”,构建“红色基因+现代企业治理”的新范式。同时,总结凝练“自强”文化品牌,构建“党纪宣工团”同频共振的“大党建”格局,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闯出一条破茧成蝶的逆势突围之路。
往哪走?焦作电厂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提出“建设讲政治、负责任、有追求、能战斗、厚底蕴的具有百年焦电特色、受人尊敬的现代化清洁低碳综合能源企业”的发展愿景,明确“做精新厂、盘活老厂”总体思路,确定“规范管理、精益管控、作风巩固、能力提升”16字工作基调,为百年老厂培育新优势、焕发新动能指明方向、路径和措施,让全体职工看到希望,坚定扭亏脱困的必胜信心。
怎么走?焦作电厂直面严峻挑战、锚定目标,把握煤、电两条生命线,寻求新能源建设和综合能源供应两个突破口,抓实PDCA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依法合规管理,全方位打响企业提质增效攻坚战。以打造国家工业遗产为龙头,积极申报集团党校中原分校,建设爱国主义教育等三大基地,打造工业文旅、电力技术两大中心,将工业遗产转化为文化资产,为老工业基地转型提供“焦电方案”,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红色文化地标。
2023年,焦作电厂仅用时68天,提前9个月完成1111名职工“全体起立、公开竞聘”,组织机构同比压减30%,中层干部同比压减36%,在岗人员同比压减33%,且未发生不稳定事件,超进度、超标准完成“三改”,职工心中的奋斗之火被成功点燃。
“双轮驱动”再启华章
在“三站在·两立足”党建品牌引领下,在“自强”文化品牌感召下,焦作电厂干部职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奋力奏响涅槃重生“五部曲”:深入“炉检”查找病灶症结、精心“绘图”锚定转型航向、深化改革“点燃”职工动能、党建引领“助燃”红色引擎、涅槃“重生”再铸百年华章。
120年来,焦电人栉风沐雨,以实力破局。
改革释放强劲动能。焦作新厂积极践行绿色、智能、高效的发展理念,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加强成本控制、提高发电效率等措施,企业的经营效益得到显著提升。2023年6月,焦作新厂结束连续28个月的亏损局面,全年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减亏10.4亿元;2024年利润同比翻番,创投产以来历史最高纪录,由亏损第一大户变成盈利第一大户。企业绩效评价从C级跃升至A级,从亏损大户变为盈利大户,实现了华丽转身。2024年,焦作电厂先后获评国家能源集团“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岗位建功行动先进集体、“公司治理示范企业”等。
与此同时,焦作电厂在新能源、综合能源领域积极布局,厂外光伏项目建成投产速度创河南公司之最,温县10万千瓦风电项目取得核准,向获嘉供汽管道即将开始供汽,打造区域综合能源动力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
120年来,焦电人精耕细作,将荣耀加冕。
老厂成为工业遗产活化样本。2024年10月,焦作老厂入选“国家工业遗产”,是河南省唯一入选国家工业遗产名单的电力企业。先后挂牌国家能源集团党校企业实训基地、火电产业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训业务量、培训收入连续两年同比翻番,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造血”功能得到有效激活,百年老厂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百年焦电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开发探索与实践》成功入选中电联2024年度电力行业企业文化建设典型成果名单;《百年焦电的峥嵘岁月》案例被收录于中电联《百年电力的精神传承》一书,成为电力行业精神传承的生动注脚;《对党忠诚:百年焦作的红色传承》入选国家能源集团精神谱系研究报告,焦作老厂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典范。
2024年11月,焦作电厂获评中国文化管理协会新时代党建+企业文化示范单位,党建创新课题《“三站在·两立足”党建模式充电高质量发展》获评党建强企优秀案例课题特等奖,厂党委书记获评企业党建实践创新典范人物。2025年4月,《炉检—绘图—点火—燃烧—重生——百年焦电的涅槃五部曲》斩获首届“红钥匙杯”党建赋能企业经营管理案例比武特等奖、最佳人气奖第一名。
120载春秋流转,焦作电厂点亮的第一盏路灯,划破历史的夜空,将光明播撒至今。这束跨越3个世纪的光芒,见证着时代的沧桑巨变。展望未来,焦电人将以自强为笔,饱蘸自信之墨,传承“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火种,在践行“电发百年、福祚万家”的使命征程中,书写更加璀璨的能源强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