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能之徽”耀江淮
2025年07月08日
字数:2369
版次:01
安徽公司以集团“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战略目标为指引,坚持“创新、精益、开放”工作理念与“世界一流”同频共振,品牌建设、企业治理、深化改革不再是孤立的工作模块,而是支撑企业在全球能源竞争中拔节生长的“三驾马车”。
该公司既肩负着以品牌价值赋能业务拓展的“前锋使命”,也承担着守护企业治理的“后卫职责”,更是深化改革中当好对标一流、突破创新的“开路先锋”。只有持续锻造“体系架构能力、协同指挥能力、专项攻坚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立足职能职责,才能让该公司从“省内第一大”向“省内第一流”迈进,让每一项工作都成为该公司一流建设征途上的生动注脚。
以创新之力打造一流品牌
2025年,安徽公司“供热倍增”计划全面铺开,各子公司立足工业园、城区等用户服务及用能挖潜,持续构建以供热为主、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服务新格局,努力实现多联供和热力市场提质增效的最大化目标,助力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品牌、文化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从来不是“两张皮”,而是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内外交织的有机整体。业务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品牌与文化如何创效?对内,该公司实施“1+1+6+N”绩效考核;对外,品牌创建工作致力于发挥“国能热力”“美丽长江,清洁国能”等品牌的“感性效果”,将公司优势广而告之,助力公司取得优质客户,让品牌、文化建设工作成为实实在在的创效渠道。
为此,该公司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16字要求,坚持推进“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引领”4个专项行动,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依托集团“无废集团”及该公司《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品牌——以熔盐储热技术为例》《“美丽长江,清洁国能”之智慧码头、绿色码头建设》等品牌建设、品牌故事创作契机,围绕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合规运营、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创新点、首台(套)等提前谋划,展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让“国能之徽”在江淮大地叫得更响。
以精益之心筑牢治理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该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26家“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为助力集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安徽公司必须全力打造治理现代、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安徽公司”,不断破解改革发展新难题,推动依法治企新发展,加快推动公司法治合规工作进入集团第一方阵。
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完善该公司治理体系、依法合规经营既是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是基本要求。随着公司水火风光储多元发展、沿江火电集群快速推进,潜在的风险凸显,内在的隐患增多。依法治企的意识强不强?管理水平高不高?业务审核严不严?合规审查深不深?这些问题关乎安徽公司长远发展,必须逐一审视、严格把控。
今年是“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建设”试点工作完成年。公司形势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但面临的问题仍旧突出。怎么办?唯有实干方能破局。
该公司牢固树立“合规就是企业最大的发展”意识,突出合规兴企、依法治企、治理强企,全力打造“法务、合规、内控、审计”四位一体管理平台,发挥好“管理者再管理、监督者再监督”职能,将法律法规、合法合规审计审查等工作,深度融入业务流程、嵌入关键环节,深挖违规违法案件背后的治理短板,重点整治认识偏差、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责任缺失等问题,实现业法融合、业规融合。动态实施年度制度“立改废”计划,有效落实制度符合性备案审查机制,持续优化公司规章制度体系,确保管理制度上下衔接一致,将两级公司硬性管理要求一贯到底。紧跟国企改革、能源资源、科技创新、碳交易、税费等重点领域立法动态,巩固三项法律审核,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助力公司实现“法治理念更加现代、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优化、组织机构更加健全、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目标,让“国能之徽”在江淮大地行得更远。
以开放之姿迈向卓越征程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改革的谋划之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以来,集团要求安徽公司做科技创新的“先锋队”、产业控制的“国家队”、安全支撑的“主力军”。
作为集团“创先行动”培育单位之一,安徽公司与集团提出的创建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与创一流面临的战略路径、组织管控、改革创新等诸多任务相比,还有很多短板。需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改革走向深入。
为此,该公司在推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三个方面发力攻坚。聚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核心指标,全面对标集团内领先标杆企业和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对标促达标、以达标促创标,将现有指标做强做优,在市场竞争中尽显优势。到今年底,力争完成当年全部重点任务,跨年度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总体任务完成率达到70%以上,让“国能之徽”在江淮大地扎得更深。
昔日曾立拏云志,今朝更向一流行。安徽公司坚持“想事、干事、管事”的作风导向,客观看待改革发展的积极成果和存在的差距,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着力建机制、强保障、抓落实,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一流的治理机制、一流的管理体系、一流的法治理念、一流的价值创造,为集团公司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贡献安徽力量。
该公司既肩负着以品牌价值赋能业务拓展的“前锋使命”,也承担着守护企业治理的“后卫职责”,更是深化改革中当好对标一流、突破创新的“开路先锋”。只有持续锻造“体系架构能力、协同指挥能力、专项攻坚能力、学习研究能力”,准确把握新任务新要求,立足职能职责,才能让该公司从“省内第一大”向“省内第一流”迈进,让每一项工作都成为该公司一流建设征途上的生动注脚。
以创新之力打造一流品牌
2025年,安徽公司“供热倍增”计划全面铺开,各子公司立足工业园、城区等用户服务及用能挖潜,持续构建以供热为主、多能互补的综合能源服务新格局,努力实现多联供和热力市场提质增效的最大化目标,助力公司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品牌、文化建设工作与业务工作,从来不是“两张皮”,而是虚实相生、疏密有致、内外交织的有机整体。业务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业绩,品牌与文化如何创效?对内,该公司实施“1+1+6+N”绩效考核;对外,品牌创建工作致力于发挥“国能热力”“美丽长江,清洁国能”等品牌的“感性效果”,将公司优势广而告之,助力公司取得优质客户,让品牌、文化建设工作成为实实在在的创效渠道。
为此,该公司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建设‘产品卓越、品牌卓著、创新领先、治理现代的世界一流企业’”的16字要求,坚持推进“创建示范、管理提升、价值创造、品牌引领”4个专项行动,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双碳”目标提出5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依托集团“无废集团”及该公司《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品牌——以熔盐储热技术为例》《“美丽长江,清洁国能”之智慧码头、绿色码头建设》等品牌建设、品牌故事创作契机,围绕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合规运营、重大项目建设中的科技创新点、首台(套)等提前谋划,展现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让“国能之徽”在江淮大地叫得更响。
以精益之心筑牢治理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该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做到改革和法治相统一,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
集团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的26家“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建设”试点单位之一。为助力集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安徽公司必须全力打造治理现代、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守法诚信的“法治安徽公司”,不断破解改革发展新难题,推动依法治企新发展,加快推动公司法治合规工作进入集团第一方阵。
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完善该公司治理体系、依法合规经营既是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是基本要求。随着公司水火风光储多元发展、沿江火电集群快速推进,潜在的风险凸显,内在的隐患增多。依法治企的意识强不强?管理水平高不高?业务审核严不严?合规审查深不深?这些问题关乎安徽公司长远发展,必须逐一审视、严格把控。
今年是“世界一流法治企业建设”试点工作完成年。公司形势清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但面临的问题仍旧突出。怎么办?唯有实干方能破局。
该公司牢固树立“合规就是企业最大的发展”意识,突出合规兴企、依法治企、治理强企,全力打造“法务、合规、内控、审计”四位一体管理平台,发挥好“管理者再管理、监督者再监督”职能,将法律法规、合法合规审计审查等工作,深度融入业务流程、嵌入关键环节,深挖违规违法案件背后的治理短板,重点整治认识偏差、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制度漏洞、责任缺失等问题,实现业法融合、业规融合。动态实施年度制度“立改废”计划,有效落实制度符合性备案审查机制,持续优化公司规章制度体系,确保管理制度上下衔接一致,将两级公司硬性管理要求一贯到底。紧跟国企改革、能源资源、科技创新、碳交易、税费等重点领域立法动态,巩固三项法律审核,强化重点领域风险防控,助力公司实现“法治理念更加现代、治理机制更加完善、制度体系更加优化、组织机构更加健全、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目标,让“国能之徽”在江淮大地行得更远。
以开放之姿迈向卓越征程
2025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收官之年,也是新一轮改革的谋划之年。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全面启动以来,集团要求安徽公司做科技创新的“先锋队”、产业控制的“国家队”、安全支撑的“主力军”。
作为集团“创先行动”培育单位之一,安徽公司与集团提出的创建目标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与创一流面临的战略路径、组织管控、改革创新等诸多任务相比,还有很多短板。需要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落实,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改革走向深入。
为此,该公司在推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收官、全面落实进一步深化改革实施方案、深化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三个方面发力攻坚。聚焦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营业现金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等核心指标,全面对标集团内领先标杆企业和同行业先进水平,以对标促达标、以达标促创标,将现有指标做强做优,在市场竞争中尽显优势。到今年底,力争完成当年全部重点任务,跨年度任务取得实质性进展,总体任务完成率达到70%以上,让“国能之徽”在江淮大地扎得更深。
昔日曾立拏云志,今朝更向一流行。安徽公司坚持“想事、干事、管事”的作风导向,客观看待改革发展的积极成果和存在的差距,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着力建机制、强保障、抓落实,着力解决制约高质量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着力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快形成一流的治理机制、一流的管理体系、一流的法治理念、一流的价值创造,为集团公司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贡献安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