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煤泥困局”
2025年07月07日
字数:1237
版次:03
“原来的排污泵因为积煤堵塞,故障率频发,现在好了也没再发生过了。”
“对,设备可靠性提上去了,还节省了一大笔钱。”
“想都不敢想,现在积煤清理工作量降低了,就连保洁人员都受益了……”6月25日,在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燃料运维管理部“创新大讨论灵感大碰撞”月总结会上,项目攻坚小组和各专业人员纷纷点赞。
最近一段时间,在燃料运维管理部,讨论热度最高的事儿,就要数五人攻坚小组研究的“降低一期输煤系统排污泵泵坑积煤清理工作量”这个项目了。
沉煤池是燃煤电厂输煤系统中的重要辅助设施,一期有12处室内排污泵泵坑,主要用于处理保洁人员皮带冲洗、地面清扫等环节,形成“废水收集及转运”。转运站沉煤池通过排污泵疏通汇集到厂区沉煤池,经煤泥压滤系统处理煤污水,达到煤污水净化处理回收再利用。由于沉煤池经常因煤颗粒堆积而沉积泵坑,导致煤泥堆积在管道、水泵等设备中,时常引起管道堵塞、水泵磨损,增加煤污水溢流风险。
“每个泵坑一周就要清理2次,单次清理耗费4个小时以上,这意味着一年下来,光在清理积煤上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高达16万元。而且积煤堵塞导致排污泵故障占比高,设备运行效率大打折扣。”燃料运行班长陈弦越说越激动,面对这个“顽疾”,一度让他束手无策。
为了找出问题根源,运行三值5名成员主动请缨,组成攻坚小组扎进生产现场。他们利用休息时间研究讨论,用鱼骨图一点点剖析。“那就这样,小熊,你担任攻坚组长,小胜和朱凯负责具体实施,我来技术支持。”陈弦安排道。在昏暗潮湿的泵坑旁,小组成员们弯腰俯身,仔细观察积煤情况。根据运行日志记录,找出了上一年度涉及排污泵故障事件作为案例分类建档,进行分析参考。为此,只要一有空,熊跃萍就去现场蹲点观察,攻坚记录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故障现象。
最终,攻坚小组锁定“滤网维护滞后、保洁人员排班不合理、泵坑积煤清理无验收标准”三大核心症结。为了对症“下药”,他们突破传统排班模式,推行保洁作业弹性机制。根据输煤设备运行状况和积煤规律,动态调配保洁工作时段人力配置。同时,编制排污泵泵坑积煤清理标准化作业规范,从如何进入泵坑,到清理顺序、排污泵滤网清理回装事项,都进行详细规定,让每一个操作都有章可循。
滤网维护滞后是积煤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攻坚小组科学缩短滤网维护周期,寻找合适的滤网材质,经过多次试验和对比,最终选定了一种耐用、过滤效果更好的滤网。同时引入高压冲洗设备,使泵坑煤泥保持悬浮状态,减少保洁人工掏挖泵坑积煤的困局。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这场效率攻坚战终于结出了硕果:节约人力成本18万元;积煤清理工作量降低66.7%,年度成本降幅达37.5%。更令人振奋的是,排污泵因积煤堵塞故障从42次骤降至0次,实现了“零事故”的重大突破,滤网堵塞率降至16%,积煤安全事故同样保持“零纪录”,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4万元。
这一次,是五人攻坚队的“初体验”。但他们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朝着“无人化清理”的目标迈进,推动煤泥自动回收装置的研发与泵坑煤泥自动搅拌系统的建设。
“对,设备可靠性提上去了,还节省了一大笔钱。”
“想都不敢想,现在积煤清理工作量降低了,就连保洁人员都受益了……”6月25日,在浙江公司宁海电厂燃料运维管理部“创新大讨论灵感大碰撞”月总结会上,项目攻坚小组和各专业人员纷纷点赞。
最近一段时间,在燃料运维管理部,讨论热度最高的事儿,就要数五人攻坚小组研究的“降低一期输煤系统排污泵泵坑积煤清理工作量”这个项目了。
沉煤池是燃煤电厂输煤系统中的重要辅助设施,一期有12处室内排污泵泵坑,主要用于处理保洁人员皮带冲洗、地面清扫等环节,形成“废水收集及转运”。转运站沉煤池通过排污泵疏通汇集到厂区沉煤池,经煤泥压滤系统处理煤污水,达到煤污水净化处理回收再利用。由于沉煤池经常因煤颗粒堆积而沉积泵坑,导致煤泥堆积在管道、水泵等设备中,时常引起管道堵塞、水泵磨损,增加煤污水溢流风险。
“每个泵坑一周就要清理2次,单次清理耗费4个小时以上,这意味着一年下来,光在清理积煤上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高达16万元。而且积煤堵塞导致排污泵故障占比高,设备运行效率大打折扣。”燃料运行班长陈弦越说越激动,面对这个“顽疾”,一度让他束手无策。
为了找出问题根源,运行三值5名成员主动请缨,组成攻坚小组扎进生产现场。他们利用休息时间研究讨论,用鱼骨图一点点剖析。“那就这样,小熊,你担任攻坚组长,小胜和朱凯负责具体实施,我来技术支持。”陈弦安排道。在昏暗潮湿的泵坑旁,小组成员们弯腰俯身,仔细观察积煤情况。根据运行日志记录,找出了上一年度涉及排污泵故障事件作为案例分类建档,进行分析参考。为此,只要一有空,熊跃萍就去现场蹲点观察,攻坚记录本上记下了密密麻麻的数据和故障现象。
最终,攻坚小组锁定“滤网维护滞后、保洁人员排班不合理、泵坑积煤清理无验收标准”三大核心症结。为了对症“下药”,他们突破传统排班模式,推行保洁作业弹性机制。根据输煤设备运行状况和积煤规律,动态调配保洁工作时段人力配置。同时,编制排污泵泵坑积煤清理标准化作业规范,从如何进入泵坑,到清理顺序、排污泵滤网清理回装事项,都进行详细规定,让每一个操作都有章可循。
滤网维护滞后是积煤堵塞的重要原因之一。攻坚小组科学缩短滤网维护周期,寻找合适的滤网材质,经过多次试验和对比,最终选定了一种耐用、过滤效果更好的滤网。同时引入高压冲洗设备,使泵坑煤泥保持悬浮状态,减少保洁人工掏挖泵坑积煤的困局。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这场效率攻坚战终于结出了硕果:节约人力成本18万元;积煤清理工作量降低66.7%,年度成本降幅达37.5%。更令人振奋的是,排污泵因积煤堵塞故障从42次骤降至0次,实现了“零事故”的重大突破,滤网堵塞率降至16%,积煤安全事故同样保持“零纪录”,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24万元。
这一次,是五人攻坚队的“初体验”。但他们并未就此止步,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未来,朝着“无人化清理”的目标迈进,推动煤泥自动回收装置的研发与泵坑煤泥自动搅拌系统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