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分秒必争急“救援”
本报记者 谢 睿 通讯员 王 波
2025年07月04日
字数:1183
版次:02
  “马师傅,这个位置顶板矿压显现下沉掉包,淋水明显增大,煤壁潮湿还起雾,是不是突水前兆?”
  “没错,快撤!”
  6月24日13时,宁夏煤业公司麦垛山矿11N0202机巷F90正断层处突发“突水险情”。当班两名电钳工发现异常后,第一时间向跟班副队长报告。副队长立即启动紧急避险机制,一方面组织现场人员撤离,另一方面迅速向矿调度室汇报。
  灾情发生后,麦垛山矿第一时间启动Ⅲ级应急响应,同步下达全员撤离指令,成立矿应急救援指挥部,迅速了解灾情动态,并向宁夏煤业公司和属地政府部门汇报,迅速成立抢险救灾组等10个专项功能小组,明确职责分工。
  13时16分,宁夏煤业公司接到灾情汇报后,实施Ⅱ级应急响应,即刻成立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并派出应急救援指导工作组火速赶往现场指导开展救援工作。
  “抢险救灾组,利用人员定位系统统计井下人员,督促职工尽快撤离;技术保障组,查阅图纸资料,分析灾情、制定救援方案;物资保障组,摸排应急物资和装备,准备、调配和下放应急物资……”
  “收到,立即执行!”13时27分,随着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黄辉一声令下,救援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报告总指挥,矿山应急救援三中队10人已携带方舱、救援车辆等装备到位,请指示!”13时41分,矿山应急救援总队队员快速跑进现场指挥部报到。
  黄辉当即下令:“请救援三中队立即了解灾情,熟悉救援方案,马上入井救援。”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在各专项功能小组的有序配合下,14时10分,救援人员到达井下指定位置;14时22分,11N0202机巷200米变坡点处水泵安装完毕,运行正常,积水逐步减少。
  此时,早班入井的300名作业人员中,267人已安全撤离。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外,井下还有两名被困人员,其中1人骨折,已得到救援人员初步救治。
  14时36分,公司应急救援指导工作组到达现场,第一时间与麦垛山矿应急救援指挥部各功能组对接,按职责展开工作。
  14时46分,工作组组长赵华连线被困人员:“施救人员正在排水,请你们保护好伤员,做好自救互救,坚定信心,等待救援,随时准备撤离。”
  “我会照顾好伤员,请组织放心,随时准备撤离。”跟班副队长李伏祥坚定回复道。
  15时整,经指挥部确认,现场已具备安全施救条件,救援人员随即展开救援工作。10分钟后,两名被困人员成功获救,救援人员已为其中1名骨折伤员做好固定包扎,由专业医疗队护送升井。
  15时43分,伤员顺利被送抵属地医院接受治疗,井下作业人员已完成全员撤离清点,环境监测组同步开展水质、气体指标采样,并启动强排系统排水。
  16时08分,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汇报:“灾情已得到控制,1名伤员得到救治,未发生次生灾害和环境污染事件。”
  这是宁夏煤业公司精心组织的矿井水灾安全环保综合实战应急演练场景再现,从险情模拟到救援结束,整个救援过程高效有序,“受伤、被困”人员在最短时间内获救,系统检验了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科学性、指挥体系的联动性和现场处置的实战能力,为矿山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提供了标准化示范。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