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暴雨中的光明卫士
本报特约记者 阳 毅
2025年07月03日
字数:1549
版次:01
  6月18日的重庆,闷热异常。夜幕降临后,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打破了夜的宁静,豆大的雨点砸在重庆电厂运行集控楼的窗上,发出急促的“啪啪”声。对于普通人来说,这只是一场夏夜暴雨,但对于重庆电厂发电运行三值来说,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斗。
  “全值人员立即加强集控运行参数监视,启动防汛应急预案!”党员、值长周珏滨洪亮的声音在集控室内回荡。这位有着15年运行经验的老电力人眉头紧锁,双眼紧盯着监控大屏上跳动的数据。窗外,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他坚毅的侧脸。
  党员、集控主值彭雷的手指在鼠标上飞舞,迅速调出一个个关键参数画面。“机组负荷稳定,但雨水可能影响外围设备。”汇报时,他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屏幕。作为一名90后技术骨干,彭雷以“参数活字典”闻名发电运行部,任何细微的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我去给煤机平台看看!”副值郑智杰抓起安全帽就往外冲。这位进厂还不到3年的年轻人总是闲不住,用他的话说:“设备就像孩子,得经常看看才放心。”暴雨中,郑智杰深一脚浅一脚地踩着积水,手电筒的光束在雨幕中划出一道微弱却清晰的亮光。
  果然,在给煤机平台,多台给煤机的测点有被瓢泼大雨波及的危险。“坏了!”郑智杰心头一紧,立即掏出防水布进行遮盖。雨水顺着他的安全帽檐流下,工作服早已湿透,但他手上的动作丝毫不乱。
  就在此时,集控室内警铃大作。“3号磨煤机密封风与一次风差压异常下降,3个测点同时报警!”彭雷的声音陡然提高。通常情况下,多个测点同时故障的概率极低,这意味着设备可能出现问题。
  党员、巡检蔡军二话不说,抓起工具包就冲进了雨幕。3分钟后,对讲机传来他急促的汇报:“阀门反馈指示在关闭状态,电动头上有积水。”
  集控室内空气瞬间凝固。彭雷的大脑飞速运转:密封风压如果不能及时恢复,将导致磨煤机堵磨,引发煤水比失调,进而造成气压气温升高、负荷波动,最严重可能导致电网解列,在迎峰度夏用电高峰期间,这样的后果无人敢想。随后,彭雷迅速判断问题所在——电动门控制回路受潮导致阀门误关。
  “尝试手动操作。”周珏滨果断下令。然而,对讲机那头的回复却让所有人的心沉到了谷底:“阀门卡死,手动无法操作。”
  暴雨仍在肆虐,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周珏滨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但他下达命令的声音依然沉稳:“立即切断密封风门电源,蔡军配合机务人员强行操作。”
  此时,厂房外的暴雨已演变成倾盆之势,蔡军踩着没过脚面的积水,抡起扳手砸向卡死的阀门。
  “一、二、三,用力!”蔡军双手青筋暴起,工服被雨水和汗水浸透。电动门在停电后仍纹丝不动,而监控屏幕上的差压值已逼近临界线。“再来。”机务人员用撬杠顶住齿轮,蔡军整个人吊在扳手上全力下压。突然,“咔嗒”一声脆响,阀门终于松动。
  “动了,阀门动了。”蔡军兴奋的呼喊声穿透雨幕。集控室内,监控屏幕上的参数开始缓慢回升,最终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所有人长舒一口气。
  “杨东红,你再去现场检查一下给煤机运行情况。”布置任务后,周珏滨抹了把额头的汗水,转身对彭雷说:“这就像给高烧的病人打通静脉通道,让‘救治资源’快速抵达关键部位。若再晚5分钟,可能就是另一个结局了。”
  “今年以来,我已经处理报警信号200余条,每个轮班要走超3万步。”从现场回到集控室的郑智杰一边脱工装一边说道。蔡军换下湿透的工作服,胳膊上还留有红印,稍作休整后,他又赶紧投入到下一轮巡检中。彭雷的双眼再次回到监控屏幕上,快速地扫描每一个画面。
  在集控室的公示栏上,一张迎峰度夏的党员突击队名单格外醒目。周珏滨的名字排在首位,这位有着10年党龄的值长,这个月已带领团队成功处置了4次突发险情。“暴雨天最怕电缆沟进水,我们连睡觉都要竖着耳朵听雨声。”他笑着说道。
  入夏以来,重庆电网负荷居高不下。作为能源供给的主力单位,重庆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长时期高负荷运行,运行人员随时保持着“满负荷状态”。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