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江两岸党旗红
2025年07月02日
字数:3632
版次:01
暮色四合,赣江两岸华灯初上。
6月21日,在江西神华九江公司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现场,随着4号锅炉酸洗完成,现场响起了党员突击队队员们的热烈掌声。“咱们的党员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锅炉酸洗作业负责人感慨道。
“昨天发电量突破了1379万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江西新能源集控中心值长、预备党员产取结打开6月26日生产记录表,眼中满是自豪。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今年列入他所在党支部的年度攻坚计划。
从长江之滨的九江公司,到赣江两岸的新能源发电站,江西公司党委积极贯彻集团“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建设方向,以项目化、体系化、品牌化、标杆化“四化”推进党建创新实践,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攻坚一线筑堡垒
如何让党建真正落地生根?江西公司的答案是:把党支部战斗堡垒建在攻坚一线,用项目化管理激活组织活力。
2025年,江西公司党委认真落实集团党组党支部攻坚竞赛要求,全面推行“党支部+项目攻坚”模式,紧扣赋能发展有力、攻坚克难有力、创新突破有力、务实增效有力、示范引领有力,坚持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将党支部工作实实在在融入企业重难点任务中。
在黄金埠公司,计划部党支部将“在建及完工新能源项目收尾攻坚赛”列为攻坚项目。该党支部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成立攻关小组,党员骨干各负其责;建立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设立关键节点,倒排工期推进。
“经过持续攻关,4月15日顺利完成江西玉山32.83兆瓦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为新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划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宋立介绍。
同样的攻坚精神,在江西公司各个角落涌动。
在江西公司财务部,另一场革命正在悄然进行。面对传统成本管理“跟着感觉走”的弊端,财务部党支部组建标准成本管控攻坚队,立下了“以标准成本项目管理为抓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夯实长期盈利基础”的“军令状”。
“从燃煤热值到石灰石耗用,每个成本因子都要有精确定义。”财务部创新构建“模型+办法+方法+手册”“四位一体”制度体系。通过“一码到底”管理,所有开支都“持码通行”,实现全链条管控。效果立竿见影,2025年一季度,该体系为公司节约成本967万元。
今年以来,江西公司持续深化党支部攻坚竞赛,各级党组织聚焦企业改革发展堵点、痛点、难点,紧扣“五个有力”立项申报攻坚项目95个,引领基层党组织在重大项目、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攻坚突破,实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通过项目化推进,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织密党建工作网
“园区里还有很多企业不了解我们的供热优势,我们党员要带头,主动走出‘围墙’,把服务送上门。”集团劳模、丰城公司综合能源发展部负责人吴建军在党支部大会上强调,“要把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随着蒸汽的链条一起送入园区。”
今年以来,江西公司持续深化“六链六力”党建赋能产业链创新链专项行动,突出政治领链、组织塑链、思想凝链、人才强链、机制固链、纪律护链,把党的工作建在链上、强在链上、实在链上。
今年春节后,丰城公司综合能源发展部党支部的党员们完成了对园区内36家用汽客户的密集走访,零距离了解企业的用汽需求。
通过“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模式,江西公司党建赋能综合产业创效成果显著。截至6月30日,江西公司供热业务全面开花,年累计供热量493万吉焦,同比增加22%。丰城公司和神华九江公司供热量均取得较快增长,国能九江公司更是充分利用城市电厂优势,成功开拓了热水销售市场。
在其他生产经营领域,党建赋能产业链、创新链的成果持续扩大。3月13日,江西公司采购部党支部与国能武汉航运党支部开展共建,围绕“党建引领聚合力、携手共建保供路”的主题,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月14日,江西公司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导向,与东华理工大学探讨“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坚持党员带头,以更加紧密的联系实现更贴心的服务,切实解决客户在用能方面的急难问题。”能源销售公司党支部通过“百企宣讲”、支部共建等方式进行电力销售推广和宣传,持续扩大市场份额。2025年,该公司总代理电量超150亿千瓦时,增量超20亿,增速达15%,实现了售电量逐年稳定增长。
“党建工作如毛细血管,像一张体系严密的大网,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江西公司党建部负责人说道。
点燃红色传承之火
走进万安电厂,一座省级工业遗产核心物项——万安水电厂大坝,横跨赣江两岸,气势恢宏。这座大坝不仅是工业的丰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万安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其建设历程贯穿了新中国建设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等多个重要时期,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见证了新中国建设和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讲解员、党员志愿者陈宸满怀深情地介绍道,“它是毛主席赠予老区人民的一颗‘小太阳’,承载着党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
万安电厂的“红色+绿色”品牌体系,将革命传统与现代工业完美融合,《老区亮起“小太阳”》纪实故事入选集团公司精神谱系研究报告,成为全体职工的精神财富,时刻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同样位于赣江之畔的丰城公司,“同心共圆”宣讲团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团创新形式,班子成员带头宣讲,通过座谈沙龙、情景再现、点单式宣讲等多种方式,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易于理解,极大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
“今年以来,我们已开展宣讲10余场,覆盖300余名职工和外委职工。”丰城公司党建部主任胡原慧介绍道,“该案例还成功入选全国能源电力优秀党建典型案例。”
在黄金埠公司风景秀丽的爽神湖畔,3栋崭新的职工候班楼沐雨而立。“以前每到4月份,部分墙面就会渗水,房间里到处弥漫着霉味,现在不用担心了,新修缮的宿舍不仅防雨防潮,还专门配备了除湿机,住着可舒心了。”这是黄金埠公司为职工办实事、解民忧的生动缩影。该公司将37℃的人体最佳体温转化为企业文化的温度标尺,以“办实事”为抓手,让37℃文化从理念变为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推动职工获得感持续升温。
在江西南昌,能源销售公司党支部坚持小善举点亮微心愿,持续多年结对帮扶“感动中国”人物万佐成夫妇的“爱心厨房”,将“萤火燃微光”微公益服务活动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名片,用实际行动诠释央企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品牌化推进”让党建工作更具温度、更有影响。
近年来,江西公司党委在深入贯彻集团党组部署、提炼企业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传承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基因,创新性提出建设“井冈山下好支部”党建特色品牌、“赣鄱清涟”廉洁特色品牌、“国能·心能源”团青特色品牌,推动党建品牌文化亮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党建赋能企业发展
“党务人员力量不足。”
“党建工作能力还要提升。”
“党支部兼职党务人员需要加强培训。”
……
今年3月以来,江西公司党委书记带队成立调研组,分7批次深入8家所属单位开展实地调研,与基层党务工作者、一线党员座谈交流近20场。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一系列制约党建工作质效的问题被逐一摆上案头。
“党建工作不规范、不平衡是个普遍问题。”调研组在与各单位班子成员的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提升党建工作力量作为当务之急,既要配齐配强党务人员,更要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党支部书记要既懂党务、又懂业务,真正成为引领党支部建设的‘多面手’,做到学有标杆、干有方向、赶有目标。”
党建标杆是什么?是在各类评比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先进单位,是入选典型案例集的创新经验,是制度上的规范要求。“标杆化推进”,让江西公司党建工作有了“赛马”机制,通过建立可量化、可参照的标杆体系,推动各党组织找差距、促提升,让党建工作从“软指标”转化为“硬约束”。
在每年举办的党务技能大赛上,总有新面孔崭露头角,党员们努力学习党务知识的身影,成为技能提升的真实写照;在“七一”举办的“井冈山下好支部”优秀案例成果发布会上,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精彩故事轮番登场,成为党组织引领发展的鲜活教材。江西公司把党建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评考核结果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赋能发展。
不仅如此,“标杆化推进”还激发了创新动能:“大型煤电高效灵活智能协同关键技术”成功立项、“燃煤锅炉宽负荷运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虚拟电厂平台上线运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党员技术骨干的不懈努力、是党支部攻坚的丰硕成果。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渐次亮起。在赣北的国能九江公司7号机组A级检修现场,党员突击队所在的地方依然灯火通明;在赣南的广袤土地上,党支部攻坚队还在翻山越岭,用脚步丈量每一寸资源。“再难的硬骨头我们也要啃下来,再难的路我们也要闯出来!”他们的话语在夜空中回响,如同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无数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赣江奔流不息,党旗猎猎生风。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江西公司正以“红色引擎”为笔,以“井冈山下好支部”的实践为墨,书写着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6月21日,在江西神华九江公司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现场,随着4号锅炉酸洗完成,现场响起了党员突击队队员们的热烈掌声。“咱们的党员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锅炉酸洗作业负责人感慨道。
“昨天发电量突破了1379万千瓦时,再创历史新高。”江西新能源集控中心值长、预备党员产取结打开6月26日生产记录表,眼中满是自豪。提高新能源发电利用小时数,今年列入他所在党支部的年度攻坚计划。
从长江之滨的九江公司,到赣江两岸的新能源发电站,江西公司党委积极贯彻集团“旗帜领航、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党建品牌建设方向,以项目化、体系化、品牌化、标杆化“四化”推进党建创新实践,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攻坚一线筑堡垒
如何让党建真正落地生根?江西公司的答案是:把党支部战斗堡垒建在攻坚一线,用项目化管理激活组织活力。
2025年,江西公司党委认真落实集团党组党支部攻坚竞赛要求,全面推行“党支部+项目攻坚”模式,紧扣赋能发展有力、攻坚克难有力、创新突破有力、务实增效有力、示范引领有力,坚持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将党支部工作实实在在融入企业重难点任务中。
在黄金埠公司,计划部党支部将“在建及完工新能源项目收尾攻坚赛”列为攻坚项目。该党支部制定了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成立攻关小组,党员骨干各负其责;建立周协调机制,及时解决遇到的难题;设立关键节点,倒排工期推进。
“经过持续攻关,4月15日顺利完成江西玉山32.83兆瓦分布式屋顶光伏项目全容量并网,为新能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计划部党支部书记、副主任宋立介绍。
同样的攻坚精神,在江西公司各个角落涌动。
在江西公司财务部,另一场革命正在悄然进行。面对传统成本管理“跟着感觉走”的弊端,财务部党支部组建标准成本管控攻坚队,立下了“以标准成本项目管理为抓手,助力企业提质增效,夯实长期盈利基础”的“军令状”。
“从燃煤热值到石灰石耗用,每个成本因子都要有精确定义。”财务部创新构建“模型+办法+方法+手册”“四位一体”制度体系。通过“一码到底”管理,所有开支都“持码通行”,实现全链条管控。效果立竿见影,2025年一季度,该体系为公司节约成本967万元。
今年以来,江西公司持续深化党支部攻坚竞赛,各级党组织聚焦企业改革发展堵点、痛点、难点,紧扣“五个有力”立项申报攻坚项目95个,引领基层党组织在重大项目、深化改革、科技创新等方面攻坚突破,实现关键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通过项目化推进,让党建工作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织密党建工作网
“园区里还有很多企业不了解我们的供热优势,我们党员要带头,主动走出‘围墙’,把服务送上门。”集团劳模、丰城公司综合能源发展部负责人吴建军在党支部大会上强调,“要把共建共享共赢的理念随着蒸汽的链条一起送入园区。”
今年以来,江西公司持续深化“六链六力”党建赋能产业链创新链专项行动,突出政治领链、组织塑链、思想凝链、人才强链、机制固链、纪律护链,把党的工作建在链上、强在链上、实在链上。
今年春节后,丰城公司综合能源发展部党支部的党员们完成了对园区内36家用汽客户的密集走访,零距离了解企业的用汽需求。
通过“一企带一链、一链成一片”模式,江西公司党建赋能综合产业创效成果显著。截至6月30日,江西公司供热业务全面开花,年累计供热量493万吉焦,同比增加22%。丰城公司和神华九江公司供热量均取得较快增长,国能九江公司更是充分利用城市电厂优势,成功开拓了热水销售市场。
在其他生产经营领域,党建赋能产业链、创新链的成果持续扩大。3月13日,江西公司采购部党支部与国能武汉航运党支部开展共建,围绕“党建引领聚合力、携手共建保供路”的主题,推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3月14日,江西公司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导向,与东华理工大学探讨“新能源+”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新模式。
“坚持党员带头,以更加紧密的联系实现更贴心的服务,切实解决客户在用能方面的急难问题。”能源销售公司党支部通过“百企宣讲”、支部共建等方式进行电力销售推广和宣传,持续扩大市场份额。2025年,该公司总代理电量超150亿千瓦时,增量超20亿,增速达15%,实现了售电量逐年稳定增长。
“党建工作如毛细血管,像一张体系严密的大网,融入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江西公司党建部负责人说道。
点燃红色传承之火
走进万安电厂,一座省级工业遗产核心物项——万安水电厂大坝,横跨赣江两岸,气势恢宏。这座大坝不仅是工业的丰碑,更是历史的见证者,静静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
“万安水利枢纽工程始建于1958年,其建设历程贯穿了新中国建设发展、电力体制改革等多个重要时期,如一部生动的史书,见证了新中国建设和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讲解员、党员志愿者陈宸满怀深情地介绍道,“它是毛主席赠予老区人民的一颗‘小太阳’,承载着党对老区人民的深切关怀。”
万安电厂的“红色+绿色”品牌体系,将革命传统与现代工业完美融合,《老区亮起“小太阳”》纪实故事入选集团公司精神谱系研究报告,成为全体职工的精神财富,时刻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同样位于赣江之畔的丰城公司,“同心共圆”宣讲团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宣讲团创新形式,班子成员带头宣讲,通过座谈沙龙、情景再现、点单式宣讲等多种方式,让理论知识变得生动鲜活、易于理解,极大激发了职工的学习热情。
“今年以来,我们已开展宣讲10余场,覆盖300余名职工和外委职工。”丰城公司党建部主任胡原慧介绍道,“该案例还成功入选全国能源电力优秀党建典型案例。”
在黄金埠公司风景秀丽的爽神湖畔,3栋崭新的职工候班楼沐雨而立。“以前每到4月份,部分墙面就会渗水,房间里到处弥漫着霉味,现在不用担心了,新修缮的宿舍不仅防雨防潮,还专门配备了除湿机,住着可舒心了。”这是黄金埠公司为职工办实事、解民忧的生动缩影。该公司将37℃的人体最佳体温转化为企业文化的温度标尺,以“办实事”为抓手,让37℃文化从理念变为触手可及的幸福体验,推动职工获得感持续升温。
在江西南昌,能源销售公司党支部坚持小善举点亮微心愿,持续多年结对帮扶“感动中国”人物万佐成夫妇的“爱心厨房”,将“萤火燃微光”微公益服务活动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红色名片,用实际行动诠释央企基层党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品牌化推进”让党建工作更具温度、更有影响。
近年来,江西公司党委在深入贯彻集团党组部署、提炼企业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传承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红色基因,创新性提出建设“井冈山下好支部”党建特色品牌、“赣鄱清涟”廉洁特色品牌、“国能·心能源”团青特色品牌,推动党建品牌文化亮起来、活起来、强起来。
党建赋能企业发展
“党务人员力量不足。”
“党建工作能力还要提升。”
“党支部兼职党务人员需要加强培训。”
……
今年3月以来,江西公司党委书记带队成立调研组,分7批次深入8家所属单位开展实地调研,与基层党务工作者、一线党员座谈交流近20场。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大家积极建言献策,一系列制约党建工作质效的问题被逐一摆上案头。
“党建工作不规范、不平衡是个普遍问题。”调研组在与各单位班子成员的座谈会上强调,“要把提升党建工作力量作为当务之急,既要配齐配强党务人员,更要全面提升工作能力;党支部书记要既懂党务、又懂业务,真正成为引领党支部建设的‘多面手’,做到学有标杆、干有方向、赶有目标。”
党建标杆是什么?是在各类评比考核中脱颖而出的先进单位,是入选典型案例集的创新经验,是制度上的规范要求。“标杆化推进”,让江西公司党建工作有了“赛马”机制,通过建立可量化、可参照的标杆体系,推动各党组织找差距、促提升,让党建工作从“软指标”转化为“硬约束”。
在每年举办的党务技能大赛上,总有新面孔崭露头角,党员们努力学习党务知识的身影,成为技能提升的真实写照;在“七一”举办的“井冈山下好支部”优秀案例成果发布会上,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精彩故事轮番登场,成为党组织引领发展的鲜活教材。江西公司把党建考核、党组织书记述评考核结果与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压紧压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职责,推动党建工作不断赋能发展。
不仅如此,“标杆化推进”还激发了创新动能:“大型煤电高效灵活智能协同关键技术”成功立项、“燃煤锅炉宽负荷运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虚拟电厂平台上线运行……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的背后,是党员技术骨干的不懈努力、是党支部攻坚的丰硕成果。
夜幕降临,万家灯火渐次亮起。在赣北的国能九江公司7号机组A级检修现场,党员突击队所在的地方依然灯火通明;在赣南的广袤土地上,党支部攻坚队还在翻山越岭,用脚步丈量每一寸资源。“再难的硬骨头我们也要啃下来,再难的路我们也要闯出来!”他们的话语在夜空中回响,如同江西这片红土地上无数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赣江奔流不息,党旗猎猎生风。站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起点,江西公司正以“红色引擎”为笔,以“井冈山下好支部”的实践为墨,书写着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