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马鞍山电厂:数智赋能打造国能实践样本
本报通讯员 申喜德 钱 坤
2025年04月25日
字数:2400
版次:02
  6300公里的长江滚滚向东,流经马鞍山转而北还,至此翠螺出江,天门中断。
  坐落于此的安徽公司马鞍山电厂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集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作为首个试点单位,该厂锚定“双碳”目标,把科技创新、筑安赋能作为安全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关键抓手”,大力推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数智化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国际一流先进安全管理经验相结合,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奋力在长江之畔书写一份亮丽的安全答卷。

  应势而谋 着力打造国能安全新样板

  应时代所需,树行业标杆,亮国能特色。2025年1月1日,国家能源集团推出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数智化平台全面上线运行。采用LS-PDCA的运行模式,基于“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与救援”三道防线系统防控模型,平台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时代化、国能化特色。
  作为集团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首个试点单位的马鞍山电厂,紧紧抓住体系建设先行先试契机,及时印发《马鞍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施工作方案》,成立体系实施工作小组,指定业务能力突出、责任心强的员工专门负责,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开展体系的宣传和培训,对照体系标准进行差距分析,制定改进方案和措施,确保体系要素标准层层落地、一体推进。
  以培训“充电”,以交流“赋能”。全面形成“比、学、赶、超”生动局面和浓厚氛围。2月份,该厂先后邀请平台使用成效显著的浙江公司、黑龙江公司分享经验心得。3月中旬,成功承办“集团公司电力产业一号文推进会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推进会”,集团专家亲临现场授课。
  全员参与的数智化平台,打破各层级之间的壁垒,让每一位员工都成为安全生产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数智化平台经过3个多月试运行,破除以往‘手动式、孤岛式’安全管理,构建体系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管理模式。”该厂安全体系主管钱坤说道。
  截至4月中旬,数智化平台已经累计录入信息30000余条,上线11+5模块的数据全录入,现场设备设施贴码齐全,保证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落地,推进数智化平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重塑安全管控逻辑,让风险预控从“事后复盘”向“事前洞察”转变、隐患排查从“人海战术”升级为“智能阻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数智化平台的持续优化提升,保障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有效落地,推动安全工作便捷化、高效化,驱动管理变革和效能提升,展现强大的实践力。

  乘势而上 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江风掠过输煤栈桥,一颗颗闪亮的“乌金”正通过输煤皮带源源不断输送到炉膛,在这里,每天上万吨的煤炭在这里转化为清洁电力,输送到千家万户,点亮城市的灯火。
  传统卸船机作业时,操作工需要沿着楼梯爬上高空的司机室进行操作,在作业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长时间低头观察船舱、料斗及料仓,容易疲劳,这些都大大增加卸船作业风险。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化产业协同发展。马鞍山电厂结合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亮出“杀手锏”,练就“硬本领”,在工控系统、网络安全等领域集中攻坚,着力维护能源电力产业链稳定,为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时代的跃迁,总在不经意的量变中引发质变;历史的新篇,总是在接续奋斗中挥写。现在,改造后的自动化卸船机司机室已实现无人值守,运行人员坐在远离码头的集控室显示器前,提前设置好坐标定位和料斗位置,经过系统扫描船舱货物信息后,就可以开启无人化作业模式。
  “以前我们每次需要爬到20米高的驾驶室内进行操作,夏天非常热,冬天非常冷,现在有了无人卸船机以后,我们不需要再爬高了,直接在控制室内操作卸船机,自动化水平提高,我们的工作环境也改善了。”科技的进步让每一个生产人员都惊艳不已。
  5G-A网络、3CC载波聚合等技术的成功应用、大数据模型的分析计算、实时的感知能力,如同为输煤设备配上了“智慧大脑”,开启了码头运行管理新模式,运行人员仅需一键启动,便可实现自动卸煤、自动清扫、自动清舱,守住了环保底线、红线,马鞍山电厂正在用实际行动守护好“一江碧水”。

  顺势而为 蓄力构筑数智安全新高地

  戴上安全帽,经过人脸识别系统,进入到生产区域,此时,安全橱窗内“构建高效统一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平台,打造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国能实践样本”的巨大横幅,时刻警醒着每一位员工,让“我的安全我负责,他人安全我有责,单位安全我尽责”这一安全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为了适应生产区域的人员进出管理需求,该厂积极探索先进的安全科技成果应用场景,现在的门禁系统就是由200万高分辨率的摄像头、AI人脸识别设备、电磁锁组成,覆盖了集控室、保护小室等所有重点区域,然后通过与室内智能视频识别系统的联动,在全厂形成了一个高效、安全的智能化管理网络。
  在集控室值长调度台安装的监控主机和高清显示器,具有全天候、全覆盖的监控能力,通过实时监控,让值长能够对全厂各区域的生产情况一目了然,实现精准调度;而智能安防系统,不仅能够迅速且准确地甄别出各类违规行为,诸如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帽、未穿工作服等,还能实现实时抓拍现场作业中的违章行为,从而使现场违章行为大大减少。
  踏入VR体验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文化展厅和科技感满满的体验区。“刚在VR安全体验馆里,我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事故,那种紧张和恐惧让我印象深刻,也让我更加明白了安全的重要性。”一场“看得见、摸得到”的沉浸式体验和身临其境的事故危害感受,给每一个体验者带来了足够的心理冲击。
  借助目前最先进的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建立“正向实训、逆向体验、安全互动”的安全培训新模式,打造一站式、智能化安全实训基地,以全新视角,从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等方面对员工进行安全知识的普及教育,不断提升职工的安全素养。
  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马鞍山电厂将全力落实风险防控要求,争当安全生产科技创新排头兵,增强“查风险、除隐患、防事故”的本领能力,不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迈上新高度。正如诗仙李白在长江南岸的马鞍山市留下的千古名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当冲破艰难险阻,天地自然辽阔。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