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无废企业”养成记
本报通讯员 陈俊全
2025年04月21日
字数:1715
版次:02
  在碧海蓝天的铜鼓湾畔,一座现代化大型火力发电厂正在书写着传统能源企业绿色转型的传奇。作为国家能源集团“无废集团”建设的先行示范单位,广东台山电厂为实现“双碳”目标,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全力推进“无废企业”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示范意义的绿色发展之路。

  构建“无废”新格局

  4月14日走进台山电厂,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绿意盎然的现代化厂区,总装机容量51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正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电能。而在这背后,是一整套完善的“无废”生产管理体系在支撑。“创建‘无废企业’不是简单的环保达标,而是一场涉及生产经营全流程的深刻变革。”该厂“无废企业”创建负责人焦健说道。
  2024年,该厂将“无废企业”建设纳入高质量发展战略体系,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部门协同、全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按照集团《“无废集团”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该厂本地化详细制定《“无废企业”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具体任务和实施路径,创新建立了“三化三全”管理模式,即坚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实现全流程、全环节、全方位管理,将“无废”理念深度融入生产经营各个环节,构建起完善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大力推进机组升参数提效改造、掺氨燃烧试验、脱硫废水零排改造等项目,全力打造“无废企业”。
  同时,该厂通过引入第三方“环保管家”专业技术服务团队,对固体废物管理进行全面诊断,通过现场排查、运行指导等方式,精准查找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方面存在的不足及可行建议,助力“无废企业”稳步推进。

  突破“无废”关键瓶颈

  在2号机组集控室,运行部值长杜长华指着大屏幕上跳动的参数介绍:“通过实施世界首台套600兆瓦亚临界机组跨代升级综合提效改造,我们首创了锅炉汽水流程再造、汽轮机集成优化等核心技术,使机组热效率提升至94.15%,供电煤耗降低了近26克每千瓦时。”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约9万吨,节能降碳减污成效显著,获评“国际领先”和“三改联动”典型案例。
  在掺氨燃烧试验平台,项目负责人曹建军正在记录运行参数据。“我们成功实现了全球最大容量燃煤锅炉30%混氨掺烧,掺氨量每小时28吨,可大幅降低碳排放与固废产生量。”曹建军介绍道。该技术按掺氨10%条件下计算,每年可减少7.25万吨标煤消耗,预期减少1万吨粉煤灰产生;该项目入选国家能源局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名单,是世界最大容量燃煤锅炉混氨燃烧验证机组,为燃煤电厂低碳转型提供了新方案。
  走进脱硫废水处理车间,设备管理人员赵智吉正在调试设备:“这套系统以每小时40吨流量处理全厂7台机组脱硫废水,实现脱硫废水零排和水资源循环利用。”该系统采用“低温蒸汽多效闪蒸浓缩”工艺,充分利用6号、7机组脱硫前烟道换热器产生蒸汽和备用辅助蒸汽作为热源对脱硫废水进行闪蒸浓缩,废水浓缩率最高可达92%,处于行业领先水平。该系统不仅有效解决脱硫废水处理难题,还提高了电厂热效率,为火电企业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打造“无废”管理新模式

  在固废智慧管理中心屏上,实时显示着各类固废的产生、贮存、转移和处置数据。“我们为每批固废都建立了电子档案,实现了全生命周期可追溯。”该厂环保负责人介绍道。通过部署智能地磅、电子标签等设备,构建起固废产生、贮存、运输、处置等全过程监管与信息化追溯,确保了一般工业固废100%资源化利用和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
  在灰渣装运区,运行部江俊韦指着排队等候的罐车说:“通过实施灰渣品质保障工程,我们的产品深受水泥、建材企业欢迎,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电厂还借助智能监管系统,实现供需精准对接,有效提升资源化利用效率。
  该厂加快推进全流程“无废”生产方式,以科技创新助力高质量建设“无废企业”,依托机组升参数改造、掺氨燃烧、脱硫废水零排放等系列绿色低碳技术,促进工业固废的源头减量和高效资源化利用,全方位打造“无废企业”,被授予广东省江门市“无废企业”、集团公司“无废企业”示范单位。
  这座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能源基地,正以崭新的姿态诠释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未来,广东台山电厂将积极探索与周边新能源项目合作,构建“火电+”发展新模式,为集团全面建设世界一流清洁低碳能源和科技领军企业和一流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贡献“台山力量”。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