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静坐一隅看繁花
◎钟芳
2025年04月17日
字数:1352
版次:04
  “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说起林徽因这个源自《诗经》的名字,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她出众的才华、倾城的容貌和那颇具争议的情感生活。既往林徽因题材的传记作品都以爱情作为主线来展开,无限放大她与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等人的感情纠葛,却有意无意地掩盖了她作为学者在建筑艺术上的学术成就。历史学博士陈新华的《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则是一本有别于同类书的严肃作品。该书遵从历史客观规律,以林徽因生平为主线,全方位呈现一代传奇女性多姿多彩而又跌宕起伏的生命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近代以来致力于家国建设、民族独立富强的一代知识分子群像,再现他们在剧变的、忧患的时代下的命运轨迹、浮沉与思考。
  《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全书共分为“书香与革命、公无渡河、万种风情无地着、夹缝中的成长、文坛多面手、南渡、北还、人间四月天”等15个章节。叙事真实可考,主线分明,搜罗详备,力图为读者真实还原一位被情史遮蔽太久的中国建筑师。通览全书,你会看到一位打破世俗视角的林徽因,她建筑师、文学巨匠的形象超越了名媛的定位跃然纸上。她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不输于男子的大气与家国情怀,对中国建筑史学所作的卓越贡献,是不该被其他故事所掩盖的。读来引人入胜,是一场全新的阅读体验和人文享受。
  梁思成说:“中国有句俗话,‘文章是自己的好,老婆是人家的好。’可是对我来说,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林徽因出身名门,秀外慧中、多才多艺。由于徐志摩的文学引领,她写得一手音韵极美的新诗,是才华横溢的女作家。以她为中心的“太太客厅”,聚集了各个领域的顶尖人物,金岳霖、胡适、沈从文……他们讨论时局、谈古论今、学术研讨等。所有男人为她趋之若鹜,她却始终坚持最初的选择,不离不弃。她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从事文学创作,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四月天》《莲灯》《九十九度中》等,每篇作品语言均温婉淡雅,如行云流水,又如清风拂面,写出了对生命多层次的智慧感悟,蕴含着丰富独特的审美价值。
  当然,林徽因的学术成就主要是在建筑学上。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她不顾战乱和病痛折磨,与丈夫梁思成一起颠沛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足迹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实地勘察了两千余处中国古代建筑遗迹。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才被外界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大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佛光寺等。同时,她还撰写了许多建筑学术作品,创立清华建筑系,担任教授讲师,协助梁思成完成了《中国建筑史》。其研究成果与勘测资料成为当今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弥足珍贵的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是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设计的主要成员之一。清华大学提交的设计者签名上,第一个人就是林徽因。一副柔弱的肩膀何以扛起这负载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厚重丰碑?是丰富渊博的学识,是至深至热的爱国情怀,是国难家仇、血火洗礼铸就的钢铁信念。除此之外,她还创新传统工艺景泰蓝,为保护北京城古建筑殚精竭虑,书写了她建筑人生的辉煌篇章。就像她的诗《秋天,这秋天》所写:“秋天的骄傲是果实,不是萌芽。生命不容你,不献出你积累的馨芳。”
  佳人已去,但遥望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群体,遥望那个翩若惊鸿的身影,像是隔着尘封多年的岁月,被重新打捞起来,依然魅力四射,令人艳羡不已。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