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数智赋能 全链贯通
本报通讯员 陈捷 武秋韵
2025年04月17日
字数:2104
版次:02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新能源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江苏公司新能源发展从零起步,到2024年全容量并网项目超500个,新能源项目布局呈现出“小而散”的特征,如何构建高效管理链,实现对这类项目的有效管控,成为新能源项目运营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重要难题。
  围绕集团公司“一三六”发展战略和“14355”财务发展目标框架,江苏公司财务共享中心贯彻落实“七项数智转型”要求,拓宽财务共享业务边界,建设完善新能源全寿命周期投资决策支持系统,旨在实现“数据一个源,业务一条线”,打造江苏省公司级敏捷高效的区域新能源运营管控和决策指挥中枢。
  

新路探索,顶层设计赋能发展


  在系统建设之初,江苏公司成立专项小组,面向公司管理层、业务需求层和基层应用层开展需求调研收集,明确了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目标——
  构建全寿命周期集约管控体系,打造覆盖项目立项、投资决策、建设实施、运营管理及后评价的全流程管控平台;
  借助数据贯通技术,对各环节的业务行为和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查询、导出,形成集约、高效的管控机制;
  搭建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撑体系,基于全寿命周期数据开展多维度分析,打破业务财务数据的壁垒,深度挖掘数据价值;
  为管理层提供直观、科学的决策依据,推动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提升管控的精准性与精益性;
  建立全方位风险防控体系,通过整合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实现全链条业务融通与全流程业财协同,对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测与预警,实现全级次组织赋能和全过程风险管控。
  结合江苏公司新能源项目投资情况,财务共享中心构建投资管理决策模型并嵌入系统,实现光伏项目投资的技经评价,在此基础上开展光伏投资评估的敏感分析、盈亏平衡分析、风险分析等,实现对光伏项目投资的总体评价和风险预控,为投资决策提供辅助支撑。
  随着《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出台和光伏信用保险的推广,中心进一步细化新能源项目技经测算和技经分析功能,增加了光伏信用保险比率、拓展了风光储综合模型,以满足不同新能源项目的测算要求,进一步提升系统投资决策的数据服务能力。目前,中心将电价、利用小时设定为核心敏感性变量,基于技术经济评价模型,通过动态模拟电力市场波动情景,测算项目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的弹性空间,以此量化评估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对电价波动的抗风险能力及收益韧性,真正做到“数据有依据,建议有深度”,以高度的专业性推动企业的战略实施。
  

新链构建,三码合一夯实基础


  为解决前期各业务环节新能源项目统计不准确、定义模糊、规划设计与实际需求脱节、各业务部门信息孤岛等痛点,财务共享中心历时3个月识别流程断点,整合端到端线上管理流程,通过1套项目编码贯穿项目全寿命周期,并完成新能源寿命周期系统自有编码、WBS编码、集团投资项目管理系统100编码映射关系,实现“三码合一”。重点解决了多套项目编码体系、投产时点不明确、项目容量数据不一致及发电量不准确且口径众多的数据项问题,建立了以立项投决、工程建设、生产运营、财务分析为四大主题的数据标准,共304个数据项,涉及21个维度。其核心在于打破现行系统建设模式壁垒,将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回款等环节深度融合,通过解决数据标准化难题,确保数据质量与安全,实现数据共享、业务协同和资源优化配置。
  经过与多方沟通协调,在各新能源板块投资主体的支持下,中心整合财务、业务条线的精锐力量。通过集中办公的高效模式,让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打破部门壁垒,同处一室、协同作业,实现信息的即时互通、问题的快速解决。与此同时,通过全量核查近4年系统数据,校核项目全寿命周期节点时序等项目信息,依托专业财务能力与数据治理规范,高效完成跨年度数据溯源与逻辑闭环验证,重塑系统基础数据。不仅实现了业务—财务数据流的深度穿透,更为项目的可追溯性、可分析性和可穿透性提供了颗粒度精细、逻辑严密的底层数据支撑体系。
  

新制完善,流程管控规范固本


  历经两年的持续打磨,财务共享中心新能源全寿命周期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从初步搭建迈向深度应用。
  锚定新能源项目管理的现实需要与长远管理目标,中心通过项目全寿命周期各个节点的流程配置明确责任、细化分工。同时,深入剖析不同项目的实际特点,量身定制了一套涵盖事前预测、事中管控、事后复盘的新能源发电企业会计核算细则。这套细则为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提供了全流程、细节化的工作指引,在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为新能源项目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精细化筑牢了根基。
  中心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强化数智转型。在能源产业外部形势日趋复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时,以“数据+模型”为双轮驱动,从“预算引领、智能分析”的财务角度出发,协调内部资源,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一个闭环管理全寿命周期的智能化平台,不仅满足多元化需求,也力求降低光伏项目增容不增收、增量不增效等问题的产生,实现管理前移。
  未来,江苏公司财务共享中心将坚持实干当头、干字为先,在踔厉奋发中乘风破浪,于砥砺前行中开辟新局,凭借专业力量与创新思维,坚守“支撑战略、支持决策、服务业务、创造价值、防控风险”的财务工作定位,为助力开创集团财务共享体系建设全新局面贡献江苏智慧。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