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开出花
2025年04月15日
字数:1672
版次:01
当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几个大字映入眼帘,一块块光伏板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印着国家能源集团logo的安全生产旗在微风中飘扬,若隐若现的一抹抹草绿在光伏板的保护下向视线远处不断延伸开来……
这样的场景在龙源贵州公司职工甘秀超的脑海中无数次闪现。但是当他真正跨越1700公里感受到腾格里沙漠干燥温热的风,望着屹立在黄沙之上一望无际的光伏板时,他的内心除了惊叹就是赞叹。
2023年12月,为增强员工的参与感与获得感,龙源公司开展征集员工新年心愿活动。在龙源贵州公司盘石风电场的值班室里,集团公司2021届校招大学生甘秀超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通知出神。同事杨再军拍拍他的肩膀,问道:“小甘,你不是常说想去看看新能源大基地吗?”
每天浏览集团新闻,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光伏项目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总让甘秀超注目。他无法想象在茫茫沙海中,光伏板如海洋般铺向天际的“蓝色花海”,还能固沙增绿。这个在武陵山区长大的年轻人郑重地在许愿卡上写下:“我想去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光伏项目学习。”
在这个心愿里,还藏着甘秀超的一份青春记忆。7年前,他还在宁夏求学,目睹过沙尘暴的肆虐。“当年那里几乎没有光伏项目,如今却建成了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而且还是我们集团的项目。”这份特殊的感情,更让他把宁夏新能源基地作为心愿首选。彼时,他正参与建设贵州首个山地光伏项目,每天与崎岖地形斗智斗勇,这个年轻人萌生了“向沙漠要答案”的念头。
2024年7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正在忙碌的甘秀超突然接到电话:“小甘,下周三出发去宁夏!”龙源贵州公司党建部主任王芳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甘秀超愣在原地,反复确认了三遍——这个自己许下的心愿,竟然“还愿”了。
临行前夜,甘秀超在笔记本里写满了想要请教的问题。心愿卡变成了机票,第二天,他与同事杨再军搭上了追梦的航班。
梦想照进现实。在前往目的地记录拍摄的途中,甘秀超看见甘肃公司在戈壁之上整齐排列的风电机组的叶片宛如白鸟纷飞,这些曾在国能光影中见过的国家能源集团壮美画面如今都真实地展现在面前。
当“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的标牌映入眼帘时,甘秀超的心跳加速了。梦想照进现实,期待、兴奋的同时一种感动的情怀油然而生。
一望无际的光伏海洋在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视线所及处,220余万块光伏板犹如银色波浪起伏,311台箱变如同钢铁哨兵,4354台逆变器组成庞大的方阵,与印象中“死亡之海”形成强烈反差。更让甘秀超震惊的是板下的勃勃生机——沙蒿、苜蓿等植物郁郁葱葱,柠条、花棒等沙生灌木在组件阴影中舒展枝叶,不远处一只黑顶小麻雀蹦蹦跳跳在觅食。监测系统显示——这片曾经的荒漠,如今植被覆盖率已达20%。一只沙蜥蜴仿佛是在迎接他一样出现在他的脚下,甘秀超一把将它捉住,幽默地称他为“沙师兄”,这只沙漠里特有的物种为视频的拍摄增添不少生机。
“看那边!”顺着龙源宁夏公司中衡第一光伏电站主任工程师潘战国手指的方向,他们隐约看到几只鹅喉羚的身影。“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片曾经的荒漠正在焕发新生,越来越多的生物驻扎其间。”
“将组件中心点离地距离提升至3米,给植被留空间,支架角度能自动追日,既保证发电效率,又为植被留足生长空间。”技术人员的讲解让他们茅塞顿开。甘志超俯身轻触一株沙蒿,指尖传来生命的颤动,这就是梦想开花的样子吧?
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占地2.8万亩、装机100万千瓦的超级工程。智能化管控系统、可精准追日的平单轴支架、3米高的组件设计……每一项创新都让他们叹为观止。
“最打动我的是‘光伏+治沙+种植+养殖’的立体化发展模式,这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当晚,甘秀超在朋友群发了一条信息:“原来‘光伏+’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让每度电都带着生态温度。”
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上,集团公司正将这样的“梦想嫁接”持续复制——从宁夏腾格里沙漠的“蓝碳基地”到福建莆田南日岛附近海域全球首个漂浮式风鱼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无数名能源工作者,用年复一年的坚守证明:在追求绿色发展的征途上,央企既是“造梦者”,更是“织梦人”,他们让梦想开出花。
这样的场景在龙源贵州公司职工甘秀超的脑海中无数次闪现。但是当他真正跨越1700公里感受到腾格里沙漠干燥温热的风,望着屹立在黄沙之上一望无际的光伏板时,他的内心除了惊叹就是赞叹。
2023年12月,为增强员工的参与感与获得感,龙源公司开展征集员工新年心愿活动。在龙源贵州公司盘石风电场的值班室里,集团公司2021届校招大学生甘秀超盯着电脑屏幕上的通知出神。同事杨再军拍拍他的肩膀,问道:“小甘,你不是常说想去看看新能源大基地吗?”
每天浏览集团新闻,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光伏项目那些震撼人心的照片总让甘秀超注目。他无法想象在茫茫沙海中,光伏板如海洋般铺向天际的“蓝色花海”,还能固沙增绿。这个在武陵山区长大的年轻人郑重地在许愿卡上写下:“我想去宁夏腾格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中卫光伏项目学习。”
在这个心愿里,还藏着甘秀超的一份青春记忆。7年前,他还在宁夏求学,目睹过沙尘暴的肆虐。“当年那里几乎没有光伏项目,如今却建成了千万千瓦级的新能源基地,而且还是我们集团的项目。”这份特殊的感情,更让他把宁夏新能源基地作为心愿首选。彼时,他正参与建设贵州首个山地光伏项目,每天与崎岖地形斗智斗勇,这个年轻人萌生了“向沙漠要答案”的念头。
2024年7月的一个普通工作日,正在忙碌的甘秀超突然接到电话:“小甘,下周三出发去宁夏!”龙源贵州公司党建部主任王芳的声音里带着笑意。甘秀超愣在原地,反复确认了三遍——这个自己许下的心愿,竟然“还愿”了。
临行前夜,甘秀超在笔记本里写满了想要请教的问题。心愿卡变成了机票,第二天,他与同事杨再军搭上了追梦的航班。
梦想照进现实。在前往目的地记录拍摄的途中,甘秀超看见甘肃公司在戈壁之上整齐排列的风电机组的叶片宛如白鸟纷飞,这些曾在国能光影中见过的国家能源集团壮美画面如今都真实地展现在面前。
当“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的标牌映入眼帘时,甘秀超的心跳加速了。梦想照进现实,期待、兴奋的同时一种感动的情怀油然而生。
一望无际的光伏海洋在烈日下泛着粼粼波光。视线所及处,220余万块光伏板犹如银色波浪起伏,311台箱变如同钢铁哨兵,4354台逆变器组成庞大的方阵,与印象中“死亡之海”形成强烈反差。更让甘秀超震惊的是板下的勃勃生机——沙蒿、苜蓿等植物郁郁葱葱,柠条、花棒等沙生灌木在组件阴影中舒展枝叶,不远处一只黑顶小麻雀蹦蹦跳跳在觅食。监测系统显示——这片曾经的荒漠,如今植被覆盖率已达20%。一只沙蜥蜴仿佛是在迎接他一样出现在他的脚下,甘秀超一把将它捉住,幽默地称他为“沙师兄”,这只沙漠里特有的物种为视频的拍摄增添不少生机。
“看那边!”顺着龙源宁夏公司中衡第一光伏电站主任工程师潘战国手指的方向,他们隐约看到几只鹅喉羚的身影。“这可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片曾经的荒漠正在焕发新生,越来越多的生物驻扎其间。”
“将组件中心点离地距离提升至3米,给植被留空间,支架角度能自动追日,既保证发电效率,又为植被留足生长空间。”技术人员的讲解让他们茅塞顿开。甘志超俯身轻触一株沙蒿,指尖传来生命的颤动,这就是梦想开花的样子吧?
在基地负责人的带领下,他们深入了解了这个占地2.8万亩、装机100万千瓦的超级工程。智能化管控系统、可精准追日的平单轴支架、3米高的组件设计……每一项创新都让他们叹为观止。
“最打动我的是‘光伏+治沙+种植+养殖’的立体化发展模式,这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当晚,甘秀超在朋友群发了一条信息:“原来‘光伏+’不是简单叠加,而是要让每度电都带着生态温度。”
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上,集团公司正将这样的“梦想嫁接”持续复制——从宁夏腾格里沙漠的“蓝碳基地”到福建莆田南日岛附近海域全球首个漂浮式风鱼融合项目——“国能共享号”,无数名能源工作者,用年复一年的坚守证明:在追求绿色发展的征途上,央企既是“造梦者”,更是“织梦人”,他们让梦想开出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