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新疆化工:科技创新点亮产业兴疆路
本报特约记者 冯永强
2025年04月15日
字数:2383
版次:01
  在广袤的新疆大地,化工产业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而这背后,科技创新宛如一盏璀璨的明灯,照亮了产业兴疆的康庄大道。
  3月12日,备受瞩目的中央企业产业兴疆重点项目2025年投资推进会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开启新疆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煤化工作为新疆特色优势产业,在新疆“十大产业集群”中占据重要地位。新疆化工紧紧围绕煤制烯烃产业链,精心打造创新链,实现价值链,推动煤化工产业朝着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迈进,为产业兴疆注入强劲动力。
  

科技创新提升“含智量”


  4月1日,新疆化工全面启用嵌入“智慧芯片”的专属二维码包装袋,为聚烯烃产品披上科技“战甲”,全力打通市场流通脉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数字化动能。
  在全球经济深度变革与“一带一路”倡议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新疆化工立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聚烯烃产品包装进行全面升级。每个包装袋上嵌入“智慧芯片”专属二维码,只需轻轻一扫,便能获取企业简介、聚烯烃产品特点、联系方式等信息,使品质管控有迹可循,市场流通更加透明高效,还可以实现中英文模式切换,开启了国际交流的新窗口,助力产品跨越国界,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化的产品服务体系。
  “此次聚烯烃产品包装袋升级改造,标志着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迈出关键步伐,有效提升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新疆化工质量技术部业务经理刘义说。
  去年以来,新疆化工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1331”科技创新战略,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步伐,积极探索现代煤化工发展新路径、新材料、新工艺,主要技术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4年研发投入高达8765万元,完成14项公司级科技创新项目验收,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5项,100%完成专利考核指标。联合新疆能源推动“煤来渣往”,取得气化渣土壤修复阶段性成果,10项“智慧化工”项目提升了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水平和运行平稳率。通过开展烯烃分离产品气压缩机K201节能降耗研究,解决了现场管线、设备振动隐患,降低了装置能耗。加快推进智慧化仓储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煤化工行业仓储管理标杆。推动人员定位二期、智能泄漏监测等项目加快实施,开展设备失效数据库研究,高标准投运全厂机泵群二期、腐蚀监测二期、换热器性能及泄漏监测等项目,提升全厂智能化、智慧化水平。
  此外,为满足集团公司智慧化、数字化、数据融合发展目标,该公司通过无线对讲及视频融合系统建设,在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基础上实现了智能防爆终端与无线通信系统及生产、安全视频监控系统之间语音、数据、视频融合服务,达到“系统数据共享、统一管理”的目的,为装置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增添“含绿量”


  1月21日,乌鲁木齐市生态环境局公布了《2024年度“无废细胞”建设单位名单》,新疆化工成功入选乌鲁木齐市首批“无废企业”。
  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化工产业必须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新疆化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开展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工作,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实现从“末端治理”到“源头防控”的重大转变。通过实施节水消雾、污泥干化、结晶盐提质等节水技术改造措施,2024年首次实现全年污水零排放,获评国家级水效领跑者企业。陆续投资38亿建设环保设施,提高煤炭综合利用效能。从源头“节”煤,烟气回收系统产生的副产蒸汽每小时大约节煤1.5吨,每年节约原煤1.2万吨。“捕”碳技术成效显著,该公司30万吨/年CCUS示范项目投运,成功回收二氧化碳气体,用于油田驱油,为碳减排作出重要贡献。
  此外,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赋能,持续探索高附加值利用路径,完成气化渣用于矿山修复、土壤重构试验和土壤改良剂试验,相关土壤改良技术得到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技术评估认可,取得煤气化渣土壤改良技术评估证书。厂内厂外多途径开展一般固废资源化利用,锅炉成功掺烧气化渣,结晶盐全部实现资源化利用,气化炉常态化掺烧生化污泥,2024年节约处置成本约2000万元,一般固废综合利用率大幅提升。推进“一企一策”大气污染治理,巩固拓展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进一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科技创新增强“含金量”


  走进新疆化工生产现场,能够看到沉睡亿万年的黑色煤炭投入塔罐装置,经过1300摄氏度的高温“桑拿”,再穿越蜿蜒曲折的管道“丛林”后,变成了白色米粒状的聚丙烯新产品GX2026S。
  3月26日,新疆化工与低碳院积极响应国家产教融合政策号召,通过产学研深度协同合作,成功实现聚丙烯新产品GX2026S的工业化生产。首批1100吨产品已顺利产出,其中500吨将出口中亚地区,应用于高端地毯制造领域,标志着该公司在聚丙烯产品序列拓展和海外市场布局取得双重突破,为持续开发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奠定坚实基础。
  “聚丙烯新产品GX2026S具有优异的刚韧平衡和成纤拉丝性能,广泛用于高端地毯丝、长纤等各种纤维料的生产,市场需求量较大,加工性能优良。该产品实现工业化生产,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聚烯烃产品种类,更凭借其优异性能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持续开发高附加值聚烯烃产品奠定了基础。”刘义介绍说。
  近年来,面对国内聚烯烃产能过剩和产品同质化竞争,新疆化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新产品研发,通过科技创新开发出薄壁注塑料、透明料、多种膜料、电缆料等6大系列十几个牌号聚烯烃专用料产品,销售至下游可生产出农用薄膜、水果发泡网套、奶茶杯、购物袋、一次性餐盒、汽车内外饰等数百种产品,广泛应用于农业、建筑业、汽车制造业等多个行业,满足终端用户个性化、高端化需求。同时,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拓展海外市场,2024年,向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土耳其等国家出口聚烯烃产品3.9万吨,同比增长420%,提升了集团品牌知名度。
  今年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新疆化工持续践行“创新是企业的责任”,聚焦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化工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迈进,让科技创新光芒在新疆大地闪耀。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