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供暖线上的红色担当
——辽宁热力党员二三事
2025年03月27日
字数:2118
版次:03

本报通讯员 刘 颍

  初春时节,沈阳市铁西区卫工河畔已桃李初绽,卫工河环绕的辽宁热力公司在蓝天碧水的掩映下愈加生机盎然。炉火化春风,答卷诚意足,在城市的脉络深处,热力管道如同动脉一般纵横交错,为每个寒冬里的千家万户输送着温暖。辽宁热力公司作为民生保障的中坚力量,以党建为基础,将红色力量和国能精神融入每一寸供暖管线,书写着服务为民、创新奋进的时代篇章。

  “暖”心坚守第一线

  踏入辽宁热力锅炉专业厂区,机器轰鸣,锅炉“吞吐”着炽热火焰,仪表盘上的指针不停跳动……这里,便是供暖战役的主战场,而党员先锋队则是阵地上最坚毅的战士。
  “徐师傅,这压力看着有点波动,咱得盯紧点。”运行班长吴浩洋一边紧盯着仪表,一边向经验丰富的老党员徐胜刚喊道。徐师傅目光如炬,手中的巡检记录簿早已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
  农历大年初一,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造成的外部系统冲击给供暖设备带来巨大挑战。管道积雪积压,部分供热线路压力骤降,该公司6000伏母线停电、5条送出线路停电、部分锅炉停运,仅剩一台机组“孤岛”运行长达33分钟,供暖处于减供状态。一场关乎沈阳市铁西、皇姑、于洪三大区域将近2000万平方米供暖热网安危的关键战役随之打响。
  该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生产管理人员、部分休班运行人员、检修人员组成党员突击队,共同投入紧张的抢修中。经过12小时的紧张抢修,最终成功逐一化解难题,设备恢复正常运行,供热压力逐渐回升,居民家中暖流重现。
  在生产系统全面应对系统冲击的同时,该公司积极倾听百姓诉求,3名党员组成的客服中心24小时在线,耐心解答用户疑问、安抚情绪,客服接听用户电话41个,未发生网络舆情以及用户集中投诉情况,做到了让百姓安心、放心。

  “热”情沟通零距离

  上门问暖,暖到百姓心坎!2024年10月中旬,供暖初期,该公司主动深入供热小区高龄独居老人家中走访,实地了解居民家中温度是否达标,立查立改,确保让每位老人都暖度寒冬。
  “大爷,您家室温最近咋样?要是有问题,马上安排人来家里查看。”第七中心站二所所长赵宇亮笑容满面地向一位大爷询问。大爷皱着眉头说:“我家卧室温度有点低,晚上睡觉得盖厚被子,是不是暖气哪儿出问题了?”“您别着急,我这就把住址和联系方式给师傅,让他们来调试。”赵宇亮安抚道。
  该公司党员志愿服务队以“温情供暖、拼搏奉献”为口号,做好日常供暖工作的同时,在供暖关键节点、天气突变时刻,与维修人员一道走家串户,听民声、访民意。组织客服人员走进社区宣传供热常识,普及供热法律知识,对缴费方式、收费标准、电子发票的推广等内容进行及时宣传,提升居民知晓率,供暖前完成发放便民服务卡2万张,并在小区供暖箱门上张贴供暖报修贴5万张,公开服务电话,方便用户及时与相关负责人员沟通联系减少用户诉求,搭建起与用户沟通的桥梁。
  针对沈阳市铁西区巴塞罗那园区部分居民反映室内温度未达预期的问题,3月21日,第十中心站经理、党小组长赵震宇立即展开了走访调查。赵震宇和维修人员携带专业测温设备,深入用户家中,对室内不同点位的温度仔细测量并记录室内温度数据,力求精准掌握每家每户的真实状况。同时,与热用户亲切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扰与需求。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联合调度等部门迅速制定解决方案,全力确保巴塞罗那园区内的每一户家庭都能度过一个温暖舒适的冬天。
  每一次贴心交流、每一项暖心服务,都如冬日暖阳,驱散居民心头寒意,让居民与热力公司的心越贴越近,让党群关系在一来一往中愈发紧密,让供热辖区处处洋溢着温暖气息。

  “热”力升级促发展

  辽宁热力肩负着沈阳市铁西、皇姑、于洪三大主城区居民温暖过冬的重要使命,其供热管网犹如城市的“温暖脉络”,将热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千家万户。
  然而,在岁月的流转中,供热系统也暴露出诸多隐患,伴随供暖管路长期运行,热网安全可靠性逐渐降低,自动化程度滞后,站内设备与管路设计的不合理之处日益凸显。这些因素如同枷锁,导致供热单耗始终居高不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给企业的运营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面对这一严峻局面,辽宁热力公司党委迅速反应,精密谋划并扎实推进《采暖期供暖质量专项提升方案》,打响了一场提升供热品质的攻坚战。
  为推动项目落地,该公司党委组织党支部牵头成立攻坚专班,联合科研机构共同实践,党员们与科研人员并肩作战,深夜灯光下,专注的眼神、忙碌的身影,勾勒出创新奋进的画面。
  功夫不负有心人,历经数月攻坚,智慧热网系统运行上线。如今走进热力公司的调度中心,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幕映入眼帘,这便是智慧供热的“中枢神经”——智能监控系统。它们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数据,并以每秒数次的频率回传至监控中心。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系统能够迅速察觉供热参数的细微波动,一旦发现某区域室温有下降趋势,或是管网压力出现异常,立即发出精准预警,避免了大面积停暖事故,确保居民温暖无忧。从150公里供热动脉的智慧化改造,到161座换热站的精准调控,这场“温暖革命”不仅实现了能耗下降、故障响应提速的技术跨越,更彰显着国有企业“把党旗插在民生前线”的政治担当。
  红色力量持续赋能,温暖未来无限可期。辽宁热力党员突击队的足迹踏遍沈阳市区的街巷阡陌,让每一度温暖都浸润初心,让每一条管网都承载使命,在北国大地上,铺展出一幅热气腾腾的民生画卷。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