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乌海能源:落子布局积胜势
本报特约记者 付兰伟
2025年03月25日
字数:2736
版次:01
  春日里,正午的阳光照在身上,暖融融的,特别舒爽。乌海能源黄白茨矿业公司渣堆治理现场,闪着蓝盈盈光泽的光伏板如着装整齐的卫兵列队,汇聚成一片光伏“蓝海”,产出源源不竭的绿色清洁电能,为企业创造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利用渣堆治理现场和矿区建筑物屋顶等资源发展新能源,是乌海能源推动转型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
  乌海能源是有着60余年发展历史的老煤炭企业。为改变传统产业发展的束缚,近年来,乌海能源立足实际,科学规划、提质增效,以前瞻性思维和开拓性举措,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多元互补,全面提升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用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和手段,缓解资源紧张难题,保障资源安全、绿色高效利用,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盘活存量 活用资源增效益

  为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乌海能源按照“精排五年、详排十年、普排全周期”的思路,对矿区范围内的煤炭资源进行全面盘点,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煤炭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科学规划,为后续资源开发科学决策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撑。
  结合各矿井生产实际,科学合理制订年度生产接续计划,通过月度质量、计量专项检查工作,考核各矿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同时,充分考量灾害预防、装备接续等因素,编制五年、十年以及全周期的生产接续规划,全力推动井工改露采及浅部遗煤复采工作。在此过程中,路天矿业公司隐患综合治理项目和苏海图煤矿采空区综合治理项目得以有序实施。通过持续优化资源开采方式,有效提升煤炭资源利用率,为公司实现保产增效打牢资源基础。
  1月12日,乌海能源物资供应中心联合财务共享中心、审计部工作人员完成2024年度库存物资盘点工作,实地清查公司12家仓库、33个大类库存物资,全面掌握库存物资的状态和数量,确保物资家底清、账目清。
  乌海能源坚持全面盘点和抽盘相结合、实物盘点与账务盘点相结合,以定额储备、优先利库、先进先出、资源共享、总量控制的原则合理调控物资储备,保持设备物资等安全合理库存,盘活闲置有效设备物资,防止物资超储积压,全年生产物资库存始终控制在公司核定储备资金范围。加强通用大型物资集中管理,提高全公司设备周转率和物资利用率;充分利用集团闲置物资调剂平台,将闲置物资推送至平台,在内部厂矿间进行调剂利用,闲置物资较年初大幅下降,低效无效资产得到有效处置。
  在此基础上,乌海能源加大小改小革奖励力度,鼓励职工开展修旧利废、节支降耗工作,最大限度实现设备材料回收复用,降低生产成本,为公司增收创效。

  做优增量 提升发展硬实力

  经过60余年的开采,煤炭资源紧缺已经成为制约乌海能源长远健康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公司积极推动内部资源增量和外部资源获取工作,持续发力,成果丰硕,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硬实力和竞争力。
  向内挖潜,持续优化生产布局,加快推进“一井一面两掘进一充填一留巷”生产布局。2024年,黄白茨矿业公司充填开采项目生产原煤8.3万吨、充填矸石7.9万吨,沿空留巷工程完成900米,“一井一面两掘进一充填一留巷”的生产布局已初具规模;利民公司充填开采正常推进、井下智能选矸科技项目立项已通过集团审核,为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减轻环保压力、释放压覆资源开辟出一条新路径。
  时刻关注政策变化,全力协助地方政府加快推进乌海矿区总体规划审批,积极配合集团公司完成增产能专项任务,协调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扎实推进证照办理、专项审批等业务工作。2024年,继黄白茨矿业公司获得新的采矿许可证后,五虎山矿业公司、平沟煤矿和公乌素煤业公司又陆续获取到新的采矿许可证,并分别获取资源3004万吨、9375万吨、18420万吨。
  “企业必须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获取资源、组织生产,才能确保健康长远发展。”公司证照办公室贾艳菊介绍说,2024年,公司加强与阿拉善盟行署、能源局等政府和行管部门对接,多渠道获取资源信息,探索资源获取方式,破解企业后备资源不足的瓶颈难题。详细梳理在产在建煤矿拟获取深部资源、探矿权资源、周边空白资源、转化项目配套的煤炭资源、拟获取的市场出让资源、拟远期获取的后备区勘查区6类资源情况。积极推动黑山一号井资源、骆驼山南部白音乌素资源开发和老石旦煤矿、路天矿业公司、公乌素煤业公司等矿井周边空白资源获取工作,为公司后续发展夯实资源基础。

  多元互补 绿色发展探新路

  乌海矿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焦煤生产基地,多年来,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但乌海能源并不因循守旧,而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煤为基、多元互补,深挖绿色清洁可再生和伴生能源,推动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的新路径。
  乌海能源扎实开展“无废企业”建设,变废为宝,最大限度增加能源利用率。在各煤矿推进推广连采连充绿色开采新工艺,在解决采空区大面积沉陷破坏及厂矿废水、矸石处理等问题的同时,将井下留设的部分煤柱、压滞煤炭资源开采出来,既节省固体废弃物处理占用土地,又控制地表沉降,减少地压,防止采空区火灾,有效保护矿区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回采率。对各种废旧材料分拣归类,能复用的,简单处理锈皮煤灰后按品种、规格整齐归类码放,方便基层生产单位履行正规手续后领取复用,有效节约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没有复用价值的,及时统一处理,避免杂乱无章影响矿区环境整洁美观,杜绝煤灰油污污染空气地表。
  完成9个矿井水和生活污水提标改造项目、8家单位矿容矿貌改造项目,矿井水经处理后全部用于洗煤生产、绿化和道路降尘,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利用渣堆治理平台、建筑物屋顶等处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建成光伏+矿山生态修复综合利用2×10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11.86万吨;在各厂矿建设8个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为8.27兆瓦,年可节约标煤2.06万吨。将瓦斯作为清洁能源转化为电能,减少环境污染,避免瓦斯灾害事故,烟气余热还可解决煤矿冬季采暖需求。黄白茨瓦斯氧化蓄热项目投运,年消耗瓦斯纯量可达520万立方米,年供蒸汽量7.76万吨,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2024年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原乌达矿务局和海勃湾矿务局榜上有名,成为国家能源集团唯一上榜的煤炭企业,实现了内蒙古自治区煤炭板块企业入选国家工业遗产“零”的突破。乌海能源将国家工业遗产作为宝贵资源,妥善加以保护开发利用。筹建工业遗产博物馆及党性教育基地,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护为主、兼顾利用,修旧利旧、讲好故事,加大对接、尽快见效”原则,将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作为公司“一三九七”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吸引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民众共同讲好企业故事、传承历史文脉,让一度沉寂的工业遗产重现光芒,为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坚持绿色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乌海能源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必将行稳致远,创造更多效益、实现更大辉煌。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