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脉搏的新跃动
2025年03月21日
字数:2432
版次:02
本报特约记者 贺晓梅
春寒料峭的鄂尔多斯高原上,一列长达1.3公里的重载列车正轰鸣着驶出包神铁路集团乌兰木伦站。驾驶室内,机车乘务员赵福平紧盯前方蜿蜒的铁路线,左手始终悬停在电空制动控制器上方,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今年全国两会提出了狠抓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牢牢掌握应对风险挑战主动权。身处能源保供的第一线,我们机车乘务员更要坚守安全底线……”早班会上值班主任的叮咛言犹在耳,赵福平一刻也不敢松懈,目光紧盯仪表盘上跳动的数字。
作为承担集团公司核心矿区70%以上煤炭装车任务的运输产业企业,包神铁路集团自觉肩负起“打造能源运输桥头堡、守好蒙煤南下北大门”的重任,通过运输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安全管理以及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等措施的深入推进,自1989年开通运营以来,累计完成货物运输超56亿吨,连续6年年运量超3亿吨,为保障国家能源供应链安全稳定贡献了包神力量。
协同联动构建“强机制”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公司党委会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的重要讲话精神的要求在千里铁道线上掀起热潮。
该公司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伟大号召,开展岗位建功行动评选表彰,加强示范引领。狠抓党支部攻坚竞赛行动,确定了174个项目聚力攻坚。以“最先一公里”“一棵树”等党建品牌带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融合,创建党员先锋岗,设立党员责任区,攻坚极端天气保供、设备抢修等急难任务。在包神南线一次车辆编解时间较整合前减少4个小时,机车利用率大幅提升;万吨大列周转时间由2.8到2.9小时压缩为2.7至2.8小时;开行列车由102列增加到108列至110列,万吨重载列车从28列增加到30列,党建引领下的保供合力持续增大。
各单位还积极倡导党员发挥示范模范作用,眼睛向内,从各单位的故障件数、亿吨公里故障率、中断行车时间、故障延时、定责率、影响空重车列数、领导干部现场应急指挥情况7个维度,深入查找故障暴露出的技术管理、安全管理、应急抢修、人员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原因,针对性地制定并执行改进措施。截至3月14日,包神铁路集团实现连续安全生产无较大及以上责任铁路交通事故10697天。
精准施策夯实“硬支撑”
深夜时分,走进巴图塔站区,站场内依旧灯火通明。
包神铁路集团在推行“五优先”运输机制(优先计划、优先配空、优先装车、优先挂运、优先卸车)的基础上,始终坚持做大巴图塔站、色连站装运量的基本盘,优化重载列车开行方案,紧盯车流、煤源、装车等关键环节,加强调度集中统一指挥,提升能源保供效率。致力于打造金泉站新增长点,灵活运用量价互保政策,拓宽蒙煤运输通道,积极引流上线,全力克服供需两弱、价格倒挂等不利因素影响,挖掘吸引优质供应商。2024年,一体化运营保持运输高效、运行畅通,列车运行图实现了高标兑现,其中神朔线万吨列车基本实现满图运行。截至3月13日,公司全年累计货运量完成5659.93万吨,其中1月份完成货物运输2418万吨,超月度计划143万吨,能源保供有序有力。
初春的天刚蒙蒙亮,巴图塔站区的探伤工们已经手持检测仪,弯腰俯身对钢轨焊缝进行检查。“每个焊点都是列车的脉搏,必须精准把脉。”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包神铁路1228公里的铁道线上演绎。
包神铁路集团健全了公司、子分公司、站区(车间)三级安全管理机制,配齐了安全管理人员,厘清了安全、健康、环保监察职责,形成了覆盖全员的安全管理网络。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机构设置、岗位调整和分工细化等情况,修订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2187个、消防安全责任制35个、环保责任制36个,让安全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
创新“平安包神”安全管理应用场景,推进智慧安监系统建设,运用AI视频监控、无人机巡检等技术,使关键区段风险预警响应率达100%。强化应急基础建设,积极开展应急救援演练,2024年组织各类应急救援演练1696场次,24400余人次参加,筑牢了坚实的安全生产防线。
创新驱动 打造“新引擎”
在调度指挥中心的大屏上,智慧调度系统映射着全线动态,可实时显示每个监控点的设备设施状态,用职工的话来说,安全防控既有“千里眼”又有“顺风耳”。
围绕通道能力提升,包神铁路集团不断积蓄新动能,通过气象驾驶舱、视频云平台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测铁路沿线的状况,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等3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稳步推进,其中“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质量控制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获得科技部批复……如今,智慧调度实现了运用调度信息系统对一线生产数据的整合抽象提升,不用人工就可以实现车辆全过程追踪统计、基于机车周转圈的指标自动统计、机车整备和乘务员操劳预警及货运装卸作业进度可视化等数智化功能,为运营决策人员和调度指挥人员提供现场各类实时动态运输信息,助力运输生产提质增效。
牵头研发的“重载列车智能驾驶系统”也捷报频传,不仅首次实现了重载机车独特的无线编组与解编、出入库、站段调车、转场转线,极大提升机车调车作业效率,而且智能驾驶技术的谱系化批量运用还实现了机车自动调车作业、长距离自主异物检测与巡检、全景状态监视与远程驾驶,从单列机车有人值守自主控制到地面远程监视与集中控制,一名工作人员即可同时监测控制多列货运列车,有效降低了职工工作强度,高效赋能智慧运输。
在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征程上,包神铁路集团不断强化“智慧包神”顶层设计,投用北斗定位、5G通信等新技术,实现全线调度指挥“一张图”管理,列车准点率达99.8%。成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制定“5个100%”目标,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9%,发明专利获批28项,“重载铁路车站关键行车设备自动检测与监测技术应用研究”项目获得国家铁路局2024年铁路重大科技创新项目A类成果。
远方,迎着朝阳前行的包神铁路集团保供列车依旧车流不息,这条横跨3省6市17个区县的能源大动脉,正以新时代的铿锵节奏,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着力构建“1531+N”战略格局,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服务国家能源安全大局,为稳经济、保民生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