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区队故事会
流水线上舞动的春蕾
本报通讯员 石小刚
2025年03月20日
字数:1242
版次:03
  3月14日,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轻柔地洒在陕北黄土高原上,铁路装备榆林分公司段修车间的流水线早已热闹起来。在繁忙的流水线上,有英姿飒爽的“空中舞者”,有火眼金睛的“安全卫士”,还有追求极致的“工艺大师”,她们用勤劳的双手赋予了机具滚烫的温度,以坚韧和细腻诠释着肩上的责任与担当,默默地为铁路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6时40分,天空刚刚泛起亮光,天车司机孙美清已经到达生产现场。按照惯例,她在细致点检吊具后,顺着楼梯向天车爬去。
  站在离地面十几米高的天车上,她脚步沉稳来到车顶,借助手电的强光仔细地检查着钢丝绳的状态,确保一切良好后,放心地进入了驾驶室。
  随着一声清脆的警铃响起,天车缓缓启动。在首次起吊时,她先轻轻试拉,感受货物的重量和天车的状态。随即紧握操纵杆,灵活地操作着拨杆,眼睛时刻关注着下方的情况。庞大的天车在她手中宛如一只听话的精灵,在空中翩翩起舞。
  随着吊具缓缓上升,转向架被稳稳吊起,当转向架接近指定位置时,她放慢速度,小心翼翼地调整方向和高度,尽量让每一次动作都能够规范平稳。就这样重复着吊运作业的动作要领,孙美清的眼神中透露着自信而笃定的光芒。
  11时01分,在轮轴探伤作业区域,轮轴工刘莉站在超声波探伤仪旁边,已经连续工作一上午的她,身姿依然挺拔而坚定,眼神锐利如鹰,仿佛能洞察轮轴内部的一切秘密。
  一条轮轴刚刚探伤完毕,她立刻戴好手套,将待检轮对推入指定位置,随即摘下手套后在键盘上熟练地敲击着……一套动作娴熟而沉稳。
  当探伤仪启动后,她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上的波纹,一刻不敢放松。每当发现有疑似故障时,她总会不由得微微向前凑近,仔细观察着发出警报的部位。接着,熟练地调整探伤仪的参数,手指在按钮上快速而准确地点击着,仿佛在弹奏一首复杂的乐曲。再次进行检测时,她屏住呼吸,眼神变得更加专注。经过一番细致检查,刘莉终于确定了故障所在,为车辆的安全运行再次排除了一颗潜在的“炸弹”。
  17时30分,夕阳的余晖染红了内制动班组的整个工作台。制动钳工边玲艳依旧在工位上忙碌着,只见她快速拆解开限压阀,将各种细小的配件清洗后并使用风枪吹干,又拿起洁白的细棉布仔细擦去表面的污渍。一切就绪后,她左手持着显示活塞杆,右手的卡尺娴熟地在部件上轻轻移动,动作轻柔而细腻,仿佛在触摸一件珍贵的瓷器。
  “7.88mm,不符合标准,报废。”她轻声说道,语气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迅速将配件放置于报废区域。
  随后继续着手中的动作,准确地调整着配件的尺寸。测量完毕后,她依次拿起工作台上的各种零件,娴熟地将限压阀组装完成,动作让人眼花缭乱。望着一排检修完毕的限压阀,她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那笑容中,既有完成工作的成就感,又有对自己精益求精精神的认可。
  边玲艳每日需要检修70余套制动阀,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她始终保持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严格把控着精密的限度,绝不允许任何一个失误出现在自己身上,被同事们亲切地称为“工艺大师”。
  这些奋战在检修一线上的女工们,如同一朵朵舞动的“春蕾”,在春日的怀抱中,尽情地释放着属于她们独特的芳香。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