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安徽公司:“黄金水道”通途记
本报通讯员 王豪杰 袁状元
2025年03月19日
字数:2101
版次:01
  三月的安徽,寒潮裹挟着用电高峰席卷而来,蜿蜒33.6千米的引江济淮兆河航道呈现出一派火热的运输景象。满载电煤的千吨级货轮穿梭不息,船笛声与机械轰鸣交织成一首保供交响曲,昼夜不息的航运脉搏正为城市输送着发展动能。
  政企联动破困局
  “我们公司的电煤唯一运输航道途径黄雒闸,2024年4月,安徽省无为市发布黄雒闸拆除重建、西河航道断航的公告,西河航道一旦断航,合肥市近三分之一的电力保供工作将面临严峻挑战。”安徽公司合肥电厂燃料管理部主任史鑫回忆道。
  面对可能持续10个月的断航危机,该厂与地方政府在引江济淮工程框架下展开突围,先后多次与黄雒闸拆除重建主体单位、安徽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联系沟通,综合考虑安全环保、运距、路况、成本等实际因素,对“黄雒闸旁通、水转陆路运输、打通兆河航道”三个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调研比对,论证得出唯一可行的就是第三种方案——打通兆河航道。
  在安徽公司统筹协调下,合肥电厂主动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以及合肥市、庐江县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对接,通过多次现场调研、会议磋商、交流汇报和发函请示等方式,表达诉求,反映实际问题,促进各方对合肥电厂燃煤运输通道问题达成共识。
  “2024年迎峰度夏期间,安徽公司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经过多次会议沟通,8月12日合肥市交通局下发了《关于兆河航道应急疏浚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批复》,明确了工程范围、维护标准、建设内容、工程预算及工期……9月2日,施工单位陆续进场,兆河航道应急疏浚工程正式开工。”合肥电厂燃料管理主管童天春介绍道。
  面对航道疏浚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合肥电厂一方面积极协调无为市水务局,将黄雒闸断航重建工程延迟至10月中旬进行。另一方面,则努力提升厂内燃煤库存及内河待卸煤量,将其提高至30万吨,以满足迎峰度夏期间双机运行燃煤可用天数达到25天的需求。
  多维攻坚保供应
  “航道疏浚工程采用灵活调度、双线施工、生态疏浚等创新方式,实现‘零停工、零污染’的绿色施工目标。”合肥电厂兆河航道应急疏浚工程负责人黄健说。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攻坚战中,合肥电厂与省市两级政府建立“日调度、周会商”机制,省发展改革委、市政府、海事等部门协同办公,创新建立“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多方共担”的协作方案。
  “试航前,我们提前与安徽省引江济淮集团进行了对接,做好了兆河船闸开闸通航的准备工作。同时,我们也与兆河航道清淤工程的单位保持密切联系,实时了解各阶段的施工进展情况,并协调工程船为试航船只保驾护航。此外,我们还将航道图上传至导航系统,为船只的航行提供精准指导。”试航前夕,童天春从马尾河口到途中闸桥,再到合肥电厂码头,沿途仔细检查了每一片水域的情况。政府职能部门化身“服务管家”,与该厂多次召开专项协调会,破解兆河航道疏浚涉及的7处碍航点,历时41天完成兆河航道应急疏浚工程,创造水运版“合肥速度”。
  2024年10月14日,装载1300吨电煤的“皖东南货117号”江船顺利靠泊合肥电厂码头,圆满完成兆河新航线首艘货轮试航工作,标志着兆河航道正式通航。“现在每天有万吨电煤入库,机组‘口粮’充足,电、热供应完全有保障!”史鑫信心满怀地说。
  自兆河航道通航以来,合肥电厂经兆河航道运输电煤106.87万吨,发电31亿千瓦时,相当于1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集团公司“为社会赋能、为经济助力”的宗旨和安徽公司“植根安徽、融入安徽、助力安徽、服务安徽,在安徽发展,在安徽奉献”的理念。
  黄金水道焕生机
  “在接到西河航道因黄雒闸重建将要断航近一年时间的通知时,我们感觉天都要塌了。对于常年奔波于这条航道的我们来说,外地航线不熟悉、货源难找,尤其是我们这些内河小船,等于是失去了维持生计的路子。”电煤运输船工作人员说道。
  合肥电厂积极推动兆河航道疏浚通航,对于长年奔波在水面上的当地船民而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给船民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来源,也为他们铺设了一条通往未来的金光大道。
  “在兆河航道还没通航之前,受限于途中的桥闸及水位,西河航道只能满足1000吨级船舶满载通航。在合肥电厂的推动下,兆河航道全线贯通,船舶吃水深度增加、航运成本下降,从运输载重量1000吨级船舶升级到2000吨级船舶,运输能力提升一倍,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合肥电厂所在的庐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桥化工园工作人员介绍说,“当前,园区大部分企业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各种大件设备依托水上船舶运输,呈现出‘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态势,效率得到大幅提高,交通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作为引江济淮工程的重要支脉,兆河航道的贯通不仅解了合肥电厂的燃眉之急,也构建起“江——河——湖——海”联运新格局。
  “兆河航道的开通,是公司建设与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025年,黄雒闸重修结束,公司电煤运输能力将提高一倍。双航道通行,燃料运输有了双保险。”史鑫说道。
  黄雒闸重修完成后,将形成“西河+兆河”双航道运输体系,为合肥电厂提供“互为备份、全年不停”的燃煤运输保障,也为合肥地区能源安全可靠供应、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着一批批电煤货轮鸣笛启航,“国能之徽徽映江淮”的能源动脉正强劲搏动。这条奔腾不息的“黄金水道”,承载着“点亮万家灯火、送去万家温暖”的重任,正载着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轮向着春天的方向破浪前行。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