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2025年03月17日
字数:2103
版次:01
本报通讯员 刘 敏
初春时节,走进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利原村,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四通八达,贯穿整个村落。主干道两旁,是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民宅,红瓦白墙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牛粪及泥土复苏的混合气味,在薄雾的映衬下,别是一番滋味。
利原村位于扁担沟镇政府南30公里,在吴忠市利通区最南端,2009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易地扶贫生态移民项目,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隆德县搬迁移民279户1175人。
从基建落后、“其貌不扬”的小乡村,到2024年村集体经济年净收益首次突破60万元;从基础薄弱的基层设施到不断壮大的特色产业和不断提升的乡村治理新貌,宁夏电力大坝公司通过点对点乡村振兴帮扶、大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等措施,为利原村注入发展新活力,实现了旧貌换新颜。
驻村工作队精挑细选
2021年初,该公司党委接到自治区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意见》后,就如何利用企业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进行研究部署,第一时间组织开展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选拔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帮扶点振兴发展”工作稳步有序推进。
“有党务工作经验,政治敏锐性强,能够精准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意义,确保驻村工作始终与党中央决策部署同频共振;既要迅速打开工作局面,又要为乡村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工作队’。”公司明确提出了对驻村工作队队员选拔的首要条件。
该公司原党建工作部负责人尤学义因懂农业技术、有项目管理和基层治理经验,具备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沟通能力,成为第一书记候选人之一。在与公司领导班子交谈时,他对“乡村治理创新”“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等想法有着独特的见解,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在综合对比后被任命为利原村驻村第一书记。同时,通过笔试、计算机考试和面试选拔出有足够的基层经验和适应农村环境能力的两名驻村队员。驻村工作队人员的精挑细选,不仅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该公司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实践。
找准切入点精准施策
破旧的农具部件随意散落在道路两旁和田埂边,村民屋檐下歪斜的电表箱裸露着老化的电线,村党支部院里的旗杆锈迹斑斑、升旗的绳子在风中随意飘荡……初入利原村,这番景象不禁让驻村工作队队员心头一紧。如何把握群众思想动态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如何因地制宜开展企业—乡村联动、助力乡村振兴,成为驻村干部亟待解决的难题。
驻村工作队在与村两委深入交流后,了解到利原村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薄弱;利用早晚农闲时段,他们走访脱贫户、监测户、老党员等群体,召开村民座谈会,现场征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诉求,建立问题台账;在全面掌握情况后,围绕“扶什么”“怎么扶”进行专题研究,并制订乡村振兴共建工作计划和方案。
从排查村民用电隐患到完成线路更换,从环境治理到村容村貌的改变,从家庭情况摸排到政策帮扶落地……驻村工作队以村民关心的“小问题”转化为“任务清单”作为突破口,将每一项任务清单的销号化作迈向美好生活的坚实足音,义无反顾勇毅前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做好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件件‘小事’,要让村民看见改变,让干部找到方向。”尤学义介绍道,这种“问题导向、清单管理、闭环落实”的模式激活了乡村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
村企联建答时代考卷
乡村振兴意在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该公司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共建,领导班子每季度开展实地调研,全力支持驻村工作队在利原村开展帮扶工作。自2021年开始,每年向利原村进行捐赠用来壮大村集体经济。
针对当地土地肥沃但种植分散、劳动力闲置等问题,该公司积极帮扶打造蔬菜大棚共计56个。驻村工作队提出“分散种植、错峰上市”策略,引导村民根据家庭劳动力、土地条件差异化种植,形成“一户一特色”的蔬菜多样化格局。同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帮助拓展销售渠道,让扁担沟镇的蔬菜走进了城市的各大超市和农贸市场,实现了产销无缝对接。
在发展蔬菜大棚产业的基础上,该公司积极扶持养殖产业。通过建立桥梁、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引进优良品种、建设标准化养殖设施等举措,帮助村民发展牛羊养殖。为解决养殖过程中的资金难题,驻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农村信用合作社,为养殖户争取低息贷款,助力养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养殖产业已成为利原村的又一支柱产业,为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注入了强劲动力。
截至2024年12月,宁夏电力大坝公司累计捐赠产业扶持资金36.5万元,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利原村村集体经济年净收益首次突破60万元,人均纯收入同比2021年增长2倍达到21500元,村企联建形成了“党建引领、企业发力、村企共赢”的乡村振兴新格局。
该公司努力将企业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动能,昔日贫困落后的乡村如今已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新农村。“村有产业、户有收入、人有技能”的美好愿景正在这里逐步成为现实。该公司将继续以“国企担当”答好乡村振兴时代答卷,积极探索“村企共建、互利共赢”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努力推进“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工程建设,为乡村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共同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生态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