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万公里的“速度”与“激情”
2025年03月12日
字数:1405
版次:03
78万公里,有多远?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7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20圈。
而火车司机冯雁宾手握小小闸把,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一颗执着坚守的心,在631公里的能源运输线上穿梭了15年,成功写下了安全行车1500趟、运行里程78万公里的奋斗轨迹。
火车司机的神秘和风光,给学生时代的冯雁宾心中埋下了一颗职业理想的种子。走出校门的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成为一名新朔铁路的火车司机。然而,追梦之路不全是坦途,当他平稳度过实习期成为一名副司机的时候,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成为他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
为尽快掌握驾驶技术,冯雁宾抱着一切归零的心态,从最基本的机车原理开始学起,认真跟着师傅学操纵、排故障。上班一年后,冯雁宾就记了10万多字的学习笔记,绘制了近百份电路图,沿线300余架通过信号机、近万个坡道和曲线特点都熟记于心,被师傅和同事称为“活规章”“活地图”。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冯雁宾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便顺利考取了电力机车驾驶证,底气十足地坐上了司机驾驶位,成为同批入职司机中的“第一人”。
新朔铁路是连通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两大“西煤东运”主通道的重要线路,更是“三西”地区连通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运输网络,成为集团一体化运输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每年超1.5亿吨保供煤炭经由新朔铁路运输出区,点亮万家灯火。能源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已经经验老道的冯雁宾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回忆起2015年的那一天,冯雁宾仍心有余悸。他值乘的万吨重载列车行至龙王渠站至老牛湾站间,过完分相后机车主断路器突然无法闭合,当时列车正处于坡度为6‰与8‰的下坡道,在无动力制动且充风不足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列车超速紧急途停。面对突如其来的故障,冯雁宾冷静分析,在确定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情况下,果断采取“甩单节”的方式维持列车运行,保证了最佳制动时间,让列车安全运行至老牛湾站。
“做好铁路运输工作,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基础,技术过硬才能谈得上效率和安全。”冯雁宾始终保持提升专业技能的态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流程,先后排除机车故障100余起,防止各类事故30余件,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出站信号好了,发车,司机明白。”冯雁宾向前推动操纵手柄,一声风笛长鸣后,列车轰然启动向远方驶去。他神情专注地观察运行线路状态和机车各个仪表数据变化,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副司机驾驶位上的徒弟,聚精会神地学习着他的操纵步骤。“一点不差,差一点儿也不行。”冯雁宾像自己的师傅一样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以身作则守牢安全行车“红线”。冯雁宾带出优秀徒弟近30人,其中15名乘务员走上司机岗位,2名乘务员走上管理岗位,3名乘务员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随着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机车不断迭代投用。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全国首台氢能源机车试验、干调一体化重载运输电—电双源制大功率机车等科技项目实施中,冯雁宾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完成环线装车、正线试验、低匀速装车实验,为项目的成功推进积累了宝贵数据。
冯雁宾凭借辛勤的付出和卓越的贡献,被授予国家能源集团劳模称号。面对荣誉,他没有丝毫骄傲自满,而是将其视为前进的动力。他常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每一位默默奉献在铁路一线的同事们。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将继续努力,为铁路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78万公里的安全轨迹,是冯雁宾用责任和奉献铺就的荣耀之路。十五载寒来暑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用“速度”与“激情”,保障能源运输安全畅通。
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公里,78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20圈。
而火车司机冯雁宾手握小小闸把,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和一颗执着坚守的心,在631公里的能源运输线上穿梭了15年,成功写下了安全行车1500趟、运行里程78万公里的奋斗轨迹。
火车司机的神秘和风光,给学生时代的冯雁宾心中埋下了一颗职业理想的种子。走出校门的他毅然决然选择了成为一名新朔铁路的火车司机。然而,追梦之路不全是坦途,当他平稳度过实习期成为一名副司机的时候,理论与实践的距离,成为他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
为尽快掌握驾驶技术,冯雁宾抱着一切归零的心态,从最基本的机车原理开始学起,认真跟着师傅学操纵、排故障。上班一年后,冯雁宾就记了10万多字的学习笔记,绘制了近百份电路图,沿线300余架通过信号机、近万个坡道和曲线特点都熟记于心,被师傅和同事称为“活规章”“活地图”。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冯雁宾仅用了不到5年的时间,便顺利考取了电力机车驾驶证,底气十足地坐上了司机驾驶位,成为同批入职司机中的“第一人”。
新朔铁路是连通大秦铁路、朔黄铁路两大“西煤东运”主通道的重要线路,更是“三西”地区连通国家能源集团铁路运输网络,成为集团一体化运输的重要战略组成部分。每年超1.5亿吨保供煤炭经由新朔铁路运输出区,点亮万家灯火。能源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已经经验老道的冯雁宾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有多重。
回忆起2015年的那一天,冯雁宾仍心有余悸。他值乘的万吨重载列车行至龙王渠站至老牛湾站间,过完分相后机车主断路器突然无法闭合,当时列车正处于坡度为6‰与8‰的下坡道,在无动力制动且充风不足的情况下,极易造成列车超速紧急途停。面对突如其来的故障,冯雁宾冷静分析,在确定短时间内无法恢复的情况下,果断采取“甩单节”的方式维持列车运行,保证了最佳制动时间,让列车安全运行至老牛湾站。
“做好铁路运输工作,扎实的业务素质是基础,技术过硬才能谈得上效率和安全。”冯雁宾始终保持提升专业技能的态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标准化作业流程,先后排除机车故障100余起,防止各类事故30余件,在平凡的岗位上交出了亮眼成绩单。
“出站信号好了,发车,司机明白。”冯雁宾向前推动操纵手柄,一声风笛长鸣后,列车轰然启动向远方驶去。他神情专注地观察运行线路状态和机车各个仪表数据变化,确保列车安全平稳运行。副司机驾驶位上的徒弟,聚精会神地学习着他的操纵步骤。“一点不差,差一点儿也不行。”冯雁宾像自己的师傅一样将一身本领倾囊相授,以身作则守牢安全行车“红线”。冯雁宾带出优秀徒弟近30人,其中15名乘务员走上司机岗位,2名乘务员走上管理岗位,3名乘务员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随着铁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机车不断迭代投用。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在全国首台氢能源机车试验、干调一体化重载运输电—电双源制大功率机车等科技项目实施中,冯雁宾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完成环线装车、正线试验、低匀速装车实验,为项目的成功推进积累了宝贵数据。
冯雁宾凭借辛勤的付出和卓越的贡献,被授予国家能源集团劳模称号。面对荣誉,他没有丝毫骄傲自满,而是将其视为前进的动力。他常说:“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它属于每一位默默奉献在铁路一线的同事们。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我将继续努力,为铁路事业贡献更多力量。”
78万公里的安全轨迹,是冯雁宾用责任和奉献铺就的荣耀之路。十五载寒来暑往,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用“速度”与“激情”,保障能源运输安全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