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长周期
—— 宁海电厂安全生产7000天工作综述
2025年03月10日
字数:2175
版次:02

本报通讯员 董廷廷


  东海之滨,潮涌不息。
  截至3月1日,浙江公司宁海电厂实现连续安全生产7000天。从滩涂上的“电力种子”到现代化能源企业,这座总装机容量4681.31兆瓦的火电“巨轮”,始终将安全生产置于首位,以管理筑基、科技赋能、文化铸魂的生动实践,为长三角经济圈输送着澎湃动能,为能源行业提供安全生产的“宁海样本”。
  

从“常规管理”到“精细管控”,夯实安全根基

  集团公司安全环保评级长周期企业,安全生产十周年以上优秀单位,集团标准化标杆企业,连续6年在浙江省发电企业(核电除外)技术监督排名第一……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管理体系精雕细琢的体现,宁电人有着自己的“安全经”。
  一直以来,该厂将安全生产视为“一把手工程”,深入践行集团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健全制度标准,坚持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分解并落实年度重点任务;围绕“一岗一清单”要求,签订全员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促进岗位职责从被动执行到主动实践。在贯彻落实“三现”要求上,围绕主题主线,开展现场调查研究,深入班组一线开展大讨论、倾听意见,打通安全管理“最后一公里”。
  “十四五”期间,该厂大力实施两台百万机组“三改联动”,开展灵活性项目和深调验证试验,5号机组增容提效改造项目获评全国“三改联动”优秀案例并交流发言,这是该项目继入选集团典型案例、中电联优秀案例后,再次被全国煤电同行所认可。作为集团公司首批“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标杆”企业,该厂动员全体职工走进现场清扫设备,动态推进标准化建设进程,以“任务上墙、挂图作战、量化推进”的管理方式,实现物、人、环、管四大要素处于良好生产状态,争做安全管理“尖子生”。
  在外委队伍管理中,该厂创新管理模式,以“名义班长制”“末位淘汰制”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提升外委队伍自主管理能力。通过开展评优评先活动,增强外委队伍的荣誉感、获得感,构建“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推进“无差别、一体化”管理走深走实。
  

从“传统管控”到“创新驱动”,打造安全新生态


  走进宁海电厂燃料智能一体化管控中心,工业电视大屏实时跳动着数千个数据点,三维温度场防自燃系统、有毒有害气体监测系统等15项技能和多个隐藏功能实现数字孪生,能降低标煤损耗1060吨/年,提高工作效率33%;走进3号智慧煤场,无人值守堆取料机正在进行智能移车作业,系统自动规划最优安全操作路径;在廊道皮带上方,已经运行超6000公里的轨道机器人正全方位“扫描”输煤皮带……无人机巡检、机器人探测等高科技手段的应用场景无处不在,科技赋能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不断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力。
  该厂始终坚定“创新是企业的责任”理念,把科技创新作为全面创新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关键核心技术,加强科技攻关,做好技术保安,打造智慧安全企业。邓建国创新工作室聚焦企业安全生产难题,通过自主研发新系统、新装置、新流程,提前锁定预警潜在安全隐患,助力打造更高效、更安全、更环保的数字化智慧电厂。
  传统的堵煤检测装置经常发生积煤,大量积煤会使输煤电机过载,可能引发皮带断裂等严重事故,堵煤问题成为压在创新工作室成员李文山心里的一座大山。他每天“泡”在设备旁,钻到皮带机处一次次观察研究,拿着设计图纸改了又改,新装置问世后减少98%以上的落煤管堵煤溢煤事件发生,降低运行人员操作风险系数,输煤系统自动化保护功能和运行效率大幅提高,达到节能降本效果。李文山终于松了一口气。
  2024年,该厂上线物联数智光伏管控系统。该平台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物联网智慧光伏示范项目的应用示范成果,实现了光伏电站由传统人工运营向数智化全要素、全过程管理模式的转变,智能巡检、故障诊断、智能清扫、数字化管理等综合性元素与功能一应俱全。半年试运行期内,电站系统效率增加2.19%,直接带来电站整体发电量的提升。
  目前,该厂已有百余项实用新型专利、发明专利成果,成功解决了阻碍安全生产的薄弱点,为安全生产带来源源不断的红利。
  

从“制度约束”到“文化引领”,厚植安全底蕴


  文化的力量犹如春风化雨,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也是如此。宁海电厂在厂区内各个区域都布置了安全文化宣传内容,让“知安全、懂安全”理念不仅扎根于生产现场,更深深扎根于宁电人的心里。
  从新职工入职、外委队伍入厂的那一刻,安全教育、安全知识讲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就成为他们的必修课。厂区内,安全标语随处可见,安全宣传栏定期更新。进入生产现场一直走到化学楼附近,一座集安全知识、安全播报、事故警示于一体的安全文化亭赫然眼前。职工们在工作之余到此处休息时,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全文化的洗礼。
  该厂还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安全文化活动,举办安全主题演讲比赛、安全文化征文、安全抢答、VR实景体验等,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职工了解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逐渐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的良好风尚。
  走出班组,抬眼就能看到一面照片墙,有职工和家属的合照,也有全家福。该厂不断强化具有“宁电特色”的安全文化建设,创新打造理论+实践+家庭+文化的“安全文化四课堂”,定期举办家庭安全开放日活动,让职工和家属知道安全是关乎生命、关乎家庭幸福、关乎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争当安全文化的传播者和监督者。
  七千个日夜坚守,十九载春华秋实。这是安全生产的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起跑线,宁海电厂用行动诠释“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以如履薄冰的敬畏、精益求精的执着,筑起坚不可摧的安全长城,为能源安全高质量发展书写新的时代答卷。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