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隧”平安
2025年03月05日
字数:1434
版次:03
“仔细听,如果发出‘当当当’的声音,说明衬砌内部是实的,没有问题;如果是‘咚咚咚’的声音,表明有空洞,是缺陷,要做好标记,为后续整治提供依据。”2月25日,张宇召一边检查隧道衬砌,一边说。
张宇召是朔黄铁路原平公司线桥检修中心副作业组长,自2024年12月7日以来,他和同事们利用天窗时间加速对隧道进行平推检查,计划在今年3月底完成管内隧道平推检查工作,确保平稳进入施工季。
朔黄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西煤东运能源大通道,从晋西北高原神池南站一路东进,横穿恒山、云中山和太行山山脉,共有隧道77座,地质结构复杂,每天有近100万吨煤炭运往全国各地。随着运营时间的不断增加,隧道衬砌存在老化松动现象,如果出现大面积空洞,隧道衬砌混凝土掉落在线路或机车上,将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每年冬休期也是隧道病害排查的黄金期,原平公司会组织桥隧班组员工对隧道进行平推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处理,保证线路安全。
9时03分,随着天窗停电命令的下达,身穿防护服的桥隧工们在寺铺尖隧道进口,手持钢钎、短钎、铁锹、木板、大锤、检查锤、探照灯等工具,分别登上1号和2号轨道车,向龙宫隧道和滴水崖隧道深处驶去。
隧道拱顶高6米,检查时,张宇召带领3名作业人员在1号轨道车上,全副武装登上检测升降平台。
轨道车缓慢向前,他们用犀利的眼神不停扫射拱顶、拱腰,一旦发现疑似隐患立即通知司机停车,先用钢钎试探性捅治检查,观察衬砌整体的裂纹变化和变形,若发现大面积衬砌松动情况,立刻上报公司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现场整治。
“钢钎捅治检查主要靠‘听诊’,钢钎就是我们的‘听诊器’。”已有23年工作经验的桥隧工樊计林早已练就了一双“顺风耳”,随手敲击一下衬砌便可判断哪个部位有空响。
“老赵等等,你再轻轻‘捅’几下,让我仔细听听,好像声音不太对。”赵明晨捅治完衬砌正在准备回收钢钎时,站在身旁的樊计林连忙说道。
听了樊计林的话,赵明晨试探性地又捅了捅衬砌。樊计林仔细听了听,感觉声音不是很清脆,便接过赵明晨手中的钢钎也试探性地捅了几下。随后,他对身旁的张宇召说:“张工,你也试一试。”他一边说一边将钢钎递给张宇召。
经过三人的捅治判断,大家一致认为此处有隐患,他们升起作业平台进行近距离探测检查,果真是由于浇筑时接缝不密实,渗漏水严重,因结冰导致接缝边缘出现了衬砌松动现象,虽然面积不大,但存在安全隐患。随即,他们进行了现场整改。
“李英,你那边检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儿,即使有小小的松动也不要放过。”线桥检修中心副主任张远航接到张宇召的报告后,在对讲机里提醒正在西河二号隧道检查的李英等人。
“由于冬季气温低、山体渗水冻胀等原因,隧道衬砌内部容易发生空鼓、掉块等病害。”张远航说。
车走走停停,作业平台起起落落,所到之处,作业人员一旦发现蜂窝麻面便使用检查锤把碎末敲掉,遇到空洞、裂缝等一时无法处理的问题,则喷上红漆标注清楚,现场做好登记。
捅治检查隧道拱部是个体力活儿,连续仰头抬臂,用不了多久手臂就会酸麻。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张远航就会在对讲机里提醒:“大家注意,千万不能漏检,如果身体有不适,就到车里休息一会儿,我们必须保证做到‘隧隧’平安。”截至2月25日,线桥检修中心已完成32座隧道的平推检查,预计3月中旬,将完成全部隧道排查工作。
在零下5摄氏度的天气里,隧道内的气温更是低得刺骨,但朔黄铁路上的桥隧工们始终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借着钢铁般的坚毅和细致入微的耐心,守护着西煤东运能源大通道的运输安全与畅通。
张宇召是朔黄铁路原平公司线桥检修中心副作业组长,自2024年12月7日以来,他和同事们利用天窗时间加速对隧道进行平推检查,计划在今年3月底完成管内隧道平推检查工作,确保平稳进入施工季。
朔黄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西煤东运能源大通道,从晋西北高原神池南站一路东进,横穿恒山、云中山和太行山山脉,共有隧道77座,地质结构复杂,每天有近100万吨煤炭运往全国各地。随着运营时间的不断增加,隧道衬砌存在老化松动现象,如果出现大面积空洞,隧道衬砌混凝土掉落在线路或机车上,将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每年冬休期也是隧道病害排查的黄金期,原平公司会组织桥隧班组员工对隧道进行平推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处理,保证线路安全。
9时03分,随着天窗停电命令的下达,身穿防护服的桥隧工们在寺铺尖隧道进口,手持钢钎、短钎、铁锹、木板、大锤、检查锤、探照灯等工具,分别登上1号和2号轨道车,向龙宫隧道和滴水崖隧道深处驶去。
隧道拱顶高6米,检查时,张宇召带领3名作业人员在1号轨道车上,全副武装登上检测升降平台。
轨道车缓慢向前,他们用犀利的眼神不停扫射拱顶、拱腰,一旦发现疑似隐患立即通知司机停车,先用钢钎试探性捅治检查,观察衬砌整体的裂纹变化和变形,若发现大面积衬砌松动情况,立刻上报公司生产应急指挥中心,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现场整治。
“钢钎捅治检查主要靠‘听诊’,钢钎就是我们的‘听诊器’。”已有23年工作经验的桥隧工樊计林早已练就了一双“顺风耳”,随手敲击一下衬砌便可判断哪个部位有空响。
“老赵等等,你再轻轻‘捅’几下,让我仔细听听,好像声音不太对。”赵明晨捅治完衬砌正在准备回收钢钎时,站在身旁的樊计林连忙说道。
听了樊计林的话,赵明晨试探性地又捅了捅衬砌。樊计林仔细听了听,感觉声音不是很清脆,便接过赵明晨手中的钢钎也试探性地捅了几下。随后,他对身旁的张宇召说:“张工,你也试一试。”他一边说一边将钢钎递给张宇召。
经过三人的捅治判断,大家一致认为此处有隐患,他们升起作业平台进行近距离探测检查,果真是由于浇筑时接缝不密实,渗漏水严重,因结冰导致接缝边缘出现了衬砌松动现象,虽然面积不大,但存在安全隐患。随即,他们进行了现场整改。
“李英,你那边检查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儿,即使有小小的松动也不要放过。”线桥检修中心副主任张远航接到张宇召的报告后,在对讲机里提醒正在西河二号隧道检查的李英等人。
“由于冬季气温低、山体渗水冻胀等原因,隧道衬砌内部容易发生空鼓、掉块等病害。”张远航说。
车走走停停,作业平台起起落落,所到之处,作业人员一旦发现蜂窝麻面便使用检查锤把碎末敲掉,遇到空洞、裂缝等一时无法处理的问题,则喷上红漆标注清楚,现场做好登记。
捅治检查隧道拱部是个体力活儿,连续仰头抬臂,用不了多久手臂就会酸麻。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张远航就会在对讲机里提醒:“大家注意,千万不能漏检,如果身体有不适,就到车里休息一会儿,我们必须保证做到‘隧隧’平安。”截至2月25日,线桥检修中心已完成32座隧道的平推检查,预计3月中旬,将完成全部隧道排查工作。
在零下5摄氏度的天气里,隧道内的气温更是低得刺骨,但朔黄铁路上的桥隧工们始终坚守岗位、默默付出。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借着钢铁般的坚毅和细致入微的耐心,守护着西煤东运能源大通道的运输安全与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