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神公司:自强不息创新不止
2025年02月10日
字数:3206
版次:01
创新点火,三地焕新。
国神公司主导的第四部ISO国际标准获得国际标委会批准立项,填补了国内外火电厂锅炉“四管”涂层防护技术标准领域的空白,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贡献了国神智慧;
首次牵头承担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十大项目”,致力于攻克变负荷及深度调峰工况下纯烧高碱煤的“卡脖子”难题;
“电厂烟气注入煤矿采空区封存利用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一个个创新成果涌现而出,成为国神公司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
作为集团唯一跨区域煤电一体化专业管理企业,国神公司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形成“煤电一体化”独特创新优势,攀高图强,加快迈向“三个联营”一流清洁低碳综合能源示范企业。
突破——把“关键变量”转为“最大增量”
科技创新是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关键。回望企业2024年轨迹,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国神公司前进的核心动力源。
该公司积极践行“创新是企业的责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全力将其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印发《国神公司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的独特优势,聚焦煤炭、电力领域“卡脖子”难题,打通机制堵点,精准发力。
该公司科信部主任吴锡鹏介绍,从安全生产到效益提升,从环境保护到转型升级,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现场实际需求为牵引,全面带动关键核心技术与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和示范,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赛道上行稳致远。
2024年8月,国神公司科研成果“高盐废水零排放与盐资源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经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每年可处理脱硫废水超20万吨,对火电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优秀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在该公司河曲电厂生技部高级主管蒋勇看来,打破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僵局,破解转化难题,让高水平科研成果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的科技创新主旋律。
该公司牵头研发的“巷道快速掘进钻、探、掘一体化保障技术与装备研究”技术,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项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可大幅提升掘进效率,有效减少钻探施工量和钻孔硐室的支护投入,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在沙吉海矿井下工作面运输顺槽完成了超过3000米的工业性应用,新增利润超2700万元。
不仅如此,该公司在科研项目上持续发力,数量与质量齐升。以“减人、提效、保安、实用”为目标,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河曲电厂和地勘公司试点建设国神公司首批柔性研发中心,为该公司在“三个联营”科技创新体系的新模式建设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国神公司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了独特的煤电一体化科技创新技术优势,带动各生产经营指标持续上扬,上下游产业紧密联动,构建起绿色低碳、集约共享、循环高效的经营模式,推动能源产供销集成优化和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布局。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国神公司发电量完成645.12亿千瓦时,超集团年度计划5.7亿千瓦时;供热量完成711.89万吉焦,较去年同期增加85.80万吉焦,超年度计划96.89万吉焦;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累计完成5096小时,较集团平均水平高336小时,3家电厂“三同对标”区域第一;商品煤产量完成5644.62万吨,超去年同期338.53万吨,超年度计划84.62万吨,连续9年保持正增长;商品煤销量完成5674.37万吨,超去年同期370.04万吨,超年度计划114.37万吨,创历史新高;一体化发运完成1436.11万吨,超去年同期178.19万吨,超年度计划96.11万吨,创历史新高,全面完成“一利五率”,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圆满收官,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奋楫——把“国神制造”转为“国神创造”
2024年,国神公司紧密贴合自身煤电一体化发展优势,强化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智能化对“三个联营”的支撑作用,实现从参与配合到自主牵头的华丽转身,借助新疆、晋、陕、蒙区域的建设契机,开辟出独具国神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全年申请发明专利88件,完成集团考核指标的152%,研发投入超5亿元。
《一体化数据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的应用,使国神公司成为集团内率先实现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三级数据纵向贯通的子分公司,荣获“2024能源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成果”奖;集团科技创新“十大项目”课题“基于AI+多维感知在线计量技术的煤质管控体系创新研发与应用”,立足现有煤质检验痛点问题,开展煤质在线计量的煤质管控平台建设和数据接入研究……
“随着推动公司煤电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家级、集团级等一批高层次研发项目获批立项,去年可是我们的‘丰收年’。”公司科信部三级主管刘赛自豪地说。
国神公司以产业为依托实施引领性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智能高效灵活燃煤发电、CCUS等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为能源行业服务“双碳”目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国神样本。
在煤田地质勘查钻井液领域,地勘公司成功研发出抗高温弱交联改性淀粉CMS-LX,并将其应用于钻井液体系作为降滤失剂,实现了对地层裂缝的有效封堵,降低了对周边水质和土壤环境的不良影响,对提升我国环保冲洗液技术应用水平意义深远。
2024年11月27日,神东电力新能源分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分布式光伏示范工程取得重大突破,1号地块7号汇流箱30千瓦容量首次并网一次性成功,标志着该项目示范工程部分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该项目不仅为国神公司创新型能源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国家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项目负责人任杰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国神公司将引才引智视为提升科技实力的重要突破口,积极与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携手开展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提升活动,大力推进优秀专家、大国工匠、青年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公司现有集团级首席师2人,集团科技新星1人,集团青年科技创新先锋4人。
蓄力——把“规划蓝图”转为“现实画卷”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国神公司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结合“三个联营”产业特色,形成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研发机构、研发平台、人才队伍、成果转化应用、评价激励体系,深化完善“以我为主、开放合作”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多能互补,智能协同的能源发展道路不断延伸,风光互补发电是国神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一大创新。
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围绕前沿新技术、新赛道、新平台,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培优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央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国神公司围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煤炭开发、清洁低碳智能灵活燃煤发电、火电+综合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深部煤炭资源气化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等方向布局。其中,在煤炭绿色智能开发方向,拟争取承担国家2030重大专项任务;在CCUS方向,结合集团规划建设新疆准东大型碳封存基地的建议开展规划布局。
“你看复垦后的黑土地,经过腐植酸改良,颜色比周围农田更深,肥力比之前更强。”在宝清煤电化公司朝阳露天矿的复垦田间,工作人员一边指着远方的黑土地一边说道。
变黑色能源为绿色经济,以工业反哺农业。基于宝清煤电化公司腐植酸中试项目的成功,在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国神公司积极推进万吨级腐植酸大项目建设,规模化生产后,不仅可用于集团内所需恢复土地的治理,还将对全国土地改造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国神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原始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建强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做精煤电一体化大文章,谱写国神崭新篇章,争做能源央企示范。
国神公司主导的第四部ISO国际标准获得国际标委会批准立项,填补了国内外火电厂锅炉“四管”涂层防护技术标准领域的空白,为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贡献了国神智慧;
首次牵头承担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创新“十大项目”,致力于攻克变负荷及深度调峰工况下纯烧高碱煤的“卡脖子”难题;
“电厂烟气注入煤矿采空区封存利用一体化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一项项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一个个创新成果涌现而出,成为国神公司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
作为集团唯一跨区域煤电一体化专业管理企业,国神公司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形成“煤电一体化”独特创新优势,攀高图强,加快迈向“三个联营”一流清洁低碳综合能源示范企业。
突破——把“关键变量”转为“最大增量”
科技创新是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和新机制的关键。回望企业2024年轨迹,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国神公司前进的核心动力源。
该公司积极践行“创新是企业的责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全力将其转化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印发《国神公司2024年科技创新工作要点》,充分发挥煤电一体化的独特优势,聚焦煤炭、电力领域“卡脖子”难题,打通机制堵点,精准发力。
该公司科信部主任吴锡鹏介绍,从安全生产到效益提升,从环境保护到转型升级,公司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以现场实际需求为牵引,全面带动关键核心技术与重大技术装备的攻关和示范,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赛道上行稳致远。
2024年8月,国神公司科研成果“高盐废水零排放与盐资源化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经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技术每年可处理脱硫废水超20万吨,对火电厂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将优秀科研成果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在该公司河曲电厂生技部高级主管蒋勇看来,打破科技成果与产业发展“两张皮”的僵局,破解转化难题,让高水平科研成果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是公司长期以来坚持的科技创新主旋律。
该公司牵头研发的“巷道快速掘进钻、探、掘一体化保障技术与装备研究”技术,经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项技术的研发和使用,可大幅提升掘进效率,有效减少钻探施工量和钻孔硐室的支护投入,经济效益显著。目前,已在沙吉海矿井下工作面运输顺槽完成了超过3000米的工业性应用,新增利润超2700万元。
不仅如此,该公司在科研项目上持续发力,数量与质量齐升。以“减人、提效、保安、实用”为目标,大力推动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企业管理深度融合。河曲电厂和地勘公司试点建设国神公司首批柔性研发中心,为该公司在“三个联营”科技创新体系的新模式建设上作出了有益探索。
国神公司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形成了独特的煤电一体化科技创新技术优势,带动各生产经营指标持续上扬,上下游产业紧密联动,构建起绿色低碳、集约共享、循环高效的经营模式,推动能源产供销集成优化和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布局。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国神公司发电量完成645.12亿千瓦时,超集团年度计划5.7亿千瓦时;供热量完成711.89万吉焦,较去年同期增加85.80万吉焦,超年度计划96.89万吉焦;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累计完成5096小时,较集团平均水平高336小时,3家电厂“三同对标”区域第一;商品煤产量完成5644.62万吨,超去年同期338.53万吨,超年度计划84.62万吨,连续9年保持正增长;商品煤销量完成5674.37万吨,超去年同期370.04万吨,超年度计划114.37万吨,创历史新高;一体化发运完成1436.11万吨,超去年同期178.19万吨,超年度计划96.11万吨,创历史新高,全面完成“一利五率”,各项生产经营任务圆满收官,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奋楫——把“国神制造”转为“国神创造”
2024年,国神公司紧密贴合自身煤电一体化发展优势,强化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智能化对“三个联营”的支撑作用,实现从参与配合到自主牵头的华丽转身,借助新疆、晋、陕、蒙区域的建设契机,开辟出独具国神特色的科技发展之路。全年申请发明专利88件,完成集团考核指标的152%,研发投入超5亿元。
《一体化数据体系建设与应用》项目的应用,使国神公司成为集团内率先实现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三级数据纵向贯通的子分公司,荣获“2024能源企业信息化管理创新成果”奖;集团科技创新“十大项目”课题“基于AI+多维感知在线计量技术的煤质管控体系创新研发与应用”,立足现有煤质检验痛点问题,开展煤质在线计量的煤质管控平台建设和数据接入研究……
“随着推动公司煤电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科研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家级、集团级等一批高层次研发项目获批立项,去年可是我们的‘丰收年’。”公司科信部三级主管刘赛自豪地说。
国神公司以产业为依托实施引领性科技攻关,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在煤炭绿色智能开采、智能高效灵活燃煤发电、CCUS等关键核心技术上的突破,为能源行业服务“双碳”目标、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国神样本。
在煤田地质勘查钻井液领域,地勘公司成功研发出抗高温弱交联改性淀粉CMS-LX,并将其应用于钻井液体系作为降滤失剂,实现了对地层裂缝的有效封堵,降低了对周边水质和土壤环境的不良影响,对提升我国环保冲洗液技术应用水平意义深远。
2024年11月27日,神东电力新能源分公司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轨道交通‘网—源—储—车’协同供能技术”分布式光伏示范工程取得重大突破,1号地块7号汇流箱30千瓦容量首次并网一次性成功,标志着该项目示范工程部分正式进入联调联试阶段。
“该项目不仅为国神公司创新型能源生态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国家轨道交通新能源应用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范例。”项目负责人任杰说。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培育高水平创新人才。国神公司将引才引智视为提升科技实力的重要突破口,积极与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等高校携手开展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提升活动,大力推进优秀专家、大国工匠、青年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公司现有集团级首席师2人,集团科技新星1人,集团青年科技创新先锋4人。
蓄力——把“规划蓝图”转为“现实画卷”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国神公司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结合“三个联营”产业特色,形成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方案,健全完善科技创新组织管理、研发机构、研发平台、人才队伍、成果转化应用、评价激励体系,深化完善“以我为主、开放合作”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多能互补,智能协同的能源发展道路不断延伸,风光互补发电是国神公司在绿色能源领域的一大创新。
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围绕前沿新技术、新赛道、新平台,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培优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是央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
在这一背景下,国神公司围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煤炭开发、清洁低碳智能灵活燃煤发电、火电+综合能源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深部煤炭资源气化开采关键技术研究等方向布局。其中,在煤炭绿色智能开发方向,拟争取承担国家2030重大专项任务;在CCUS方向,结合集团规划建设新疆准东大型碳封存基地的建议开展规划布局。
“你看复垦后的黑土地,经过腐植酸改良,颜色比周围农田更深,肥力比之前更强。”在宝清煤电化公司朝阳露天矿的复垦田间,工作人员一边指着远方的黑土地一边说道。
变黑色能源为绿色经济,以工业反哺农业。基于宝清煤电化公司腐植酸中试项目的成功,在地方政府和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国神公司积极推进万吨级腐植酸大项目建设,规模化生产后,不仅可用于集团内所需恢复土地的治理,还将对全国土地改造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科技赋能发展,创新决胜未来。国神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强原始创新、推进成果转化、建强人才队伍,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做精煤电一体化大文章,谱写国神崭新篇章,争做能源央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