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朔黄原平公司:千里铁道 安全守望
本报特约记者 任振华 通讯员 王柯杰
2025年02月07日
字数:1811
版次:03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对于铁路运输企业而言,安全是一切工作的“本”和“源”,只有安全工作扎实有效,其他工作才能顺利开展。
  2024年,朔黄铁路原平公司抓实“人、物、环、管”四个要素,构建“12571”大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顺利实现“五杜绝、两控制、一确保”安全目标。
  

践行安全发展理念


  原平公司始终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要务”,不断引导全员理解、践行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各党支部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纳入政治学习、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活动内容,积极开展安全生产岗位建功、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围绕大中修重点施工、设备维修、科技保安等工作,由党员干部揭榜挂帅,带头攻坚,做到关键任务有党员引领、关键技术有党员攻关、关键工序有党员盯守,大力发扬神池南“1533精神”,发挥“小觉站、大觉悟”优势,冲锋在前、苦干实干,为安全运输生产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强化安全防控措施


  面对山区地段施工与维修存在同一年度同一区段多家施工单位扎堆,计划铺排困难,施工人员、机械互相干扰,天窗利用效率低,施工项目不能按合同工期完成的问题,原平公司首创“联维模式”。按照时间卡控、区段划分、物理隔离的原则进行综合计划平衡,从源头卡控安全,消除由于计划不合理造成的作业风险,并通过点前人脸识别上道安全管控、点内施工监管网格化统一管理、作业结束盯控人员落实质量回检,点闭复查人员下道、盯控列车运行等措施,保障了联维工作安全高效,实现了从0到n的突破性进展。
  面对山区2万吨列车安全开行问题,原平公司总结过去十年来安全问题的规律,预测分析研判未来可能发生的风险,按月下发风险提示函,制定针对性应对措施,实现了安全风险的有效防范。聚焦15处两万吨列车缓解地段、凸字坡、凹字坡、W形坡设备提升,形成《两万吨列车制动、缓解地段工务设备提升“一处一方案”》,根据方案按月推进设备检修,确保静态设备安全稳定,满足2万吨列车高位运行需求。
  同时,从“点、线、面、体、域”五个维度,构建了智慧运维新模式,可及时掌握设备变化规律,精准评判作业风险,实现桥、隧、涵、山体、隧道结冰、行人侵限等智能监控,确保大数据支撑维修作业,智慧运维指导安全生产。开展病害整治与风险评估,搭建洪灾风险信息化监测平台,对隧道病害、桥体偏心实施精准管控,实现设备状态全周期动态管理;逐步完善检测监测与应急指挥互联互通的可视化应急指挥系统、山区铁路导航系统,提高工作效率与应急处置能力。
  

多措并举夯实安全根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产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化协作程度不断提高,工程承包形式逐渐增多,涌现了各种各样的承包商。为加强承包商管理,原平公司严格按照承包商“无差别、一体化、融入式”管理要求,严把承包商“准入关、过程关、考评关”,通过安全包保、专项检查等措施,严查承包商全过程管控关键环节,督导承包商依法合规经营,规范管理。同时,始终保持对承包商安全管控高压态势,通过视频全覆盖巡查、重点项目盯控、高频次现场检查等方式,严查重罚,强化现场管控。2024年运用“五种形态”考核施工单位165次,承包商现场安全管控日趋规范,“三违”问题大幅减少。
  针对承包商数量多、作业人员素质偏低、自我安全意识不强等问题,原平公司从强化安全意识、加强事故隐患管理、加强现场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管理网络。还充分利用安全生产例会、施工“五会”、基层单位月度例会等契机,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分析事故案例,组织全员(包括承包商)安全大反思、大讨论,一对一谈心谈话,进一步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铁路安全和发展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针对隧道打冰人员上道存在的人身安全风险,“精准打冰”已成为发展趋势。为将“精准打冰”落到实处,减少人身安全风险,原平公司从“巡、移、堵、疏”四方面积极探索新路径。引进车载式隧道结冰智能巡检技术,通过对隧道扫描成像后分析,实现精准出动。大范围使用绝缘挡水板对线索上方漏水点进行改移,有效防止了因冰跳闸。
  风鹏正举,砥砺初心。新的一年,原平公司强力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继续深化区段制网格化管理,加强工程监理作用的发挥,推广新型疏水材料和无人机巡检,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坚决治理重大事故隐患,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