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冰糖葫芦”大餐
本报通讯员 梁伟伦
2025年02月05日
字数:1515
版次:02-03
  1月28日10时多,平庄煤业风水沟矿主平硐巷道里矿灯闪烁,很多员工忙完手头的收尾工作,准备回家过一个团圆的春节。就在这时,刚刚停止运转的主皮带下出现两个逆向而行的身影。
  “老孙,还不升井洗澡去啊?再晚一会儿就赶不上家里的团圆饭了。”
  “小王,还忙呢,大家伙都升井准备回家过年了,你们老哥俩这是要和我们‘逆行’呀?还是等着我一会儿给你送酒来?哈哈……”
  随着升井工友的善意调侃,运转区皮带班班长孙志高和维修钳工王军没有停下手里的活儿。他们一边紧张地忙碌着,一边面带微笑回应着大家的“问候”,也为寒冷的巷道送去了丝丝暖意。
  时间回到早班会,副区长邢磊有序安排着春节假期前的收尾工作:“今天,我们把井下所有煤炭存储缓冲大眼的煤清空拉运到地面,再把各条皮带的卫生清理干净,大家就可以下班回家过年了,我在这里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早在上班路上,孙志高就感觉到降温降雪天气可能给生产带来的影响,他悄悄给王军说明了心里的担忧,早班会一结束,二人就离开会议室换好衣服提前入井来到井口胶带运输机机头。
  “今天的煤质情况含矸较多。”他们向司机了解了当班运输情况,听完司机的介绍后,二人转身对机头等部位进行观察,随后仔细察看了煤质的含矸含水等情况,又到暖风硐处体感了一下温度,并安排司机准备好大锤、尖钻、钢平铲等工具,开始了对运输胶带机的“把脉问诊”工作。
  “今天的天气和煤质情况,肯定会有大量的皮带底托辊蘸了‘冰糖葫芦’,还会造成不少托辊的轴承损坏,如果不处理,会影响春节期间出勤人员的正常工作。”孙志高和王军心有灵犀地对视了一眼。虽然他们也想早点儿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是故障不排除,回家了心里也不踏实。两人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回家的“逆行路”,还没走多远,巷道远处就传来时高时低的皮带敲击声。
  “听听这‘打鼓’声,估计‘冰糖葫芦’还不小呢!”孙志高一边仔细倾听,一手拿着记录粉笔对“带病”地点进行标记,检查异响磨损隐患的胶带托辊;一边观察着胶带的运转情况,如果发现有影响胶带安全运行的重大隐患,他会立刻为皮带运行“叫停”。
  胶带托辊蘸“冰糖葫芦”,是皮带班员工给托辊沾矸现象起的“雅称”。在煤炭运输过程中,由于煤炭含矸比例增大,加上适当的含水,会造成胶带表面挂上一层泥状矸石,在经过底托辊时被刮落,很多时候还会粘黏在底托辊上,形成一个个粗大不规则的椭圆球体,胶带运行就会产生“咚咚”的敲击声。尤其是在低气温的情况下,会增加这些“冰糖葫芦”在形成初期胶带运行压力碾碎的难度,从而加大“冰糖葫芦”的比例和矸石的蘸冻厚度,而负重运转再加上胶带“打鼓”敲击也极易造成托辊损坏,甚至托辊转动受阻被磨成平面,严重影响胶带机的运行安全。
  “今天这‘冰糖葫芦’大的有40多个,小的还有很多,还有异响的托辊6个,看来这是给咱哥俩的春节加了一道‘冰糖葫芦’大餐啊!”孙志高看了一眼王军笑嘻嘻地说。
  “还好没有磨平的,这样咱俩就可以一边监护皮带,一边将大眼里的煤炭拉空,然后再进行故障处理,让运转小班的兄弟门回家过年。”看着王军憨厚的表情,孙志高收起笑容,感动得拍了一下王军的肩膀。“那就辛苦你了,兄弟。”剩下的话便没有再说下去。
  9时55分,当皮带机头传来一声长长的停机铃声,近千米长的胶带运输机缓缓停了下来。
  “兄弟,你快下班回家吧!”孙志高劝走了想要留下来帮忙的机头司机,拿起工具和刚刚忙完工作赶来的邢磊和小王一起忙碌起来。
  他们钻到皮带底下“仰伏”着更换各种姿势,遇到超大的“冰糖葫芦”时就把托辊卸下来进行处理,经过3个多小时的忙碌,一个个“冰糖葫芦”在大锤、尖钻、钢平铲的敲击下逐渐被清除,并顺利完成了更换损坏托辊等工作。面对呈现在眼前干净整洁的巷道,他们挂满泥浆、灰尘和汗水的脸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