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神东:“特产”中寻年味
本报通讯员 高睿晗 徐颖
2025年01月27日
字数:1521
版次:02
  春节是刻在中国人血脉里的印记,是我们心目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家盼望着这个承载无数人情感的节日,也对“年味”充满了期盼。
  年关将至,寒冷的冬日里,神东煤炭的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了节日的氛围。
  1月22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照亮大地,公司综合楼食堂的热炒间里早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推开后厨的大门,卤肉特有的香味混合着香料的辛香扑鼻而来。
  只见几位厨师在一口口大锅前忙碌着。他们身穿整洁的工作服,头戴工作帽,手中握着长柄勺,不停地轻轻翻动着锅里的食材,确保每一面都能均匀受热。原本粉白色的食材在深褐色的卤水中翻滚着,逐渐呈现出诱人的酱色,变得油亮软糯,这样的美食,瞬间唤醒人们味蕾的记忆。
  “今年我们准备了猪肘子、猪耳朵、酱猪手、卤整鸡、卤猪肝、卤牛肉,酥鸡、丸子等等。”综合楼食堂厨师长邵小强说道。
  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有好味道,更有好寓意。猪蹄有“金榜题名”之意;鸡与“吉”谐音,蕴含吉祥、吉利的意义。公司精心烹制这些年味大餐,是希望将这些美好的祝愿传递给每一位职工。
  “从1月6日开始,我们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熬制,一直到差不多中午十一点才能全部出锅,其间还要保证食堂正常开餐,真的是忙得团团转。但是一想到能让职工朋友们品尝到‘年’的味道、感受家的温暖,浑身就又充满了干劲,感觉忙点累点也都值了。”邵小强笑着说。
  2012年至今,邵小强每年都会参与公司春节期间的“特产”自制,十余年来从未间断,每年还争取能让公司自制的年货推出新花样。今年,食堂特别推出了炸糕圈。糕与“高”谐音,代表着一年更比一年高的寓意,其圆圆的形状更是有着阖家团圆的美好象征。
  这时,热炒间隔壁的面点间传来了“滋滋”的油炸声,原来是面点师傅在炸糕圈和麻花。他们将提前一天发好的面取出,经过搓、揉、擀、拉、旋一气呵成的动作后,一个个糕圈、一条条麻花“跃然盘上”,大厨们熟练地下锅炸制,不一会儿热腾腾、金灿灿的面点就出锅了,外酥里嫩,色香味俱佳。
  随后,厨师们将制作好的年货一一摆盘,整齐地码放在了售卖窗口前。
  中午11时15分,食堂大门打开,前来就餐的职工陆续走了进来。不一会,售卖年货的窗口前就围满了人,他们有的观察着年货的品种,有的凑上前去轻嗅熟食的香气,还有的拿着手机给家人打视频询问想要购买的食物。在工作人员选取、称斤、打包等一系列熟练的动作下,一袋又一袋承载着幸福的“年货”交到了职工的手里,队伍快速向前移动着,大家纷纷对食堂精心制作的年货赞不绝口。
  “每年过年,我都会来食堂买些年货,这已经成了家里的‘传统’,不买总觉得少了点什么。”职工高娜提着两大袋刚买到手的卤牛肉和炸丸子,对旁边的同事说。
  同事们也连连称赞道:“是呀,食堂做的这些熟食不仅味道好,而且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用料安全有保障,比外面买的更让人放心。过年本来就有一大堆事情要操办,这样一来节省了好多时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
  打好饭后,高娜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一坐下她就迫不及待地打开袋子尝了一个丸子,一边咀嚼一边露出满足的神情:“这味道太正宗了,小时候过年就是这个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年味!”
  为了让广大职工过个欢乐祥和的春节,多年来,矿业服务公司始终坚持为职工办年货、备年货,让职工群众在单位就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食堂上下都十分重视这次年货备制。我们根据往年的数据和经验,提前做好了各类原材料的预订计划。最近每天制作一百斤左右的量,售卖过程中也会根据实际销量适当加量,力求最大限度满足大家对年货的需求。”矿业服务公司综合楼食堂管理员马荣说道。
  神东煤炭用心准备,用爱关怀,在小小的食堂里,回应着职工的“追寻”。在寒冷的冬日里用自制“特产”温暖大家,让每一位神东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年味记忆、那份对家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