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从“一个村”到“一个联盟”
本报特约记者 朱萌
2025年01月17日
字数:2208
版次:01
  清晨,天刚蒙蒙亮,吴光辉就起床了,暖黄的灯光照亮了简朴的宿舍。简单收拾后,他就推着自行车出了院门。
  清晨的村庄宁静又惬意,不时传来公鸡打鸣的声音,淡淡的晨雾笼罩着田野,远处的山峦轮廓清晰可见,吴光辉蹬着自行车行走在乡间小路上,精神抖擞。
  “吴书记,这么早出门啊?”“我去村里转转。”刚出门没多久,吴光辉就碰到了正在田间翻地的村民吕大娘。
  “吕大娘,今年准备种点啥?”吴光辉停下自行车,走到田埂上问。
  “种点玉米。”吕大娘停下手中的锄头说道。
  吴光辉蹲下身子,熟练地拔起地里的杂草,边拔边说:“大娘,您家孩子都在城里打工,这地里的活儿可不轻,有需要您就吱声儿,我们驻村的3个大男人,都是您的劳动力,随时都能帮上忙。”紧接着,吴光辉伸手接过吕大娘手里的锄头,利落地挥动起来,一下一下地翻动着泥土……
  2023年7月,吴光辉作为集团公司派驻米脂县杨家沟镇管家咀村的第一书记,来到了这片黄土地。管家咀村是米脂县最大的行政村,村里管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总土地面积13.8平方公里,村民主要收入依靠种养殖业和季节性务工。
  “来到管家咀村咱们就要扎根基层,干出一番事业、造福当地百姓。”这是吴光辉在管家咀驻村第一次工作队会议上说的话。这句话,在他的耳畔回响至今。
  在米脂县杨家沟镇这片沉淀着厚重历史与质朴气息的黄土地上,吴光辉以炽热的光芒照亮了乡村振兴的前行道路。
  “吴书记,你知道得多,咱们的光伏到底咋样?”“吴书记,我有这么个事情还想跟你说一说”……在村头那棵老树下,吴光辉与村民们围坐一团,认真地听着村民们对村庄发展的期望与担忧,时而微微点头,时而认真记录,眼神中满是关切与决心。
  “要想让村子发展,必须了解村民的心声,只有他们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梦想才能真正实现。”在深入了解村庄情况后,吴光辉敏锐地意识到,党建工作就是点燃乡村发展引擎的关键火种。
  在充分调研后,他创新性地提出了“支部+驻村工作队”党建联盟的思路,以村党支部和驻村工作队为主导,把整个米脂县杨家沟镇各个村子的村民和驻村书记捆绑联合,既通力合作,又资源共享。 
  随后,在米脂县委组织部的支持下,吴光辉创建了“支部+驻村工作队”党建联盟,会同杨家沟镇13个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签订党建联盟书,形成“聚合力、求实效、齐发展”的党建共同体新格局,推动乡村振兴与党建联创联建融合共进,推进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在田间休息时,吴光辉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开启了话匣子:“乡亲们,咱们现在种的谷子可不一般,这是航天育种的成果。它们会长得更强壮,产量更高,而且还更抗病虫害。”
  村民们听得入神,一位大爷好奇地问:“吴书记,这太空种子种出来的谷子,味道会不会也不一样啊?”
  吴光辉笑着回答:“大爷,这您就放心吧,不仅产量高,口感也会更好。到时候咱们丰收了,卖个好价钱,大家的日子就更红火了!”他的话让村民们脸上洋溢起笑容,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此时的吴光辉,不仅是村民们的书记,更是他们并肩作战的伙伴。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科技的力量传递给每一个村民,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在党建联盟的引领作用下,2024年,集团公司投入450万元,在李家寺村打造了一座现代化的谷子航天育种繁育基地。该基地融合了“四位一体”的集雨补灌技术、自动化水肥管理系统以及绿色智能病虫害防控体系,打造了一片高效节水的旱作农业示范田。通过土地整合、土壤改善、田间道路铺设等一系列工程,成功培育出“米谷1号”和“米谷2号”两个优良品种,示范面积达到400亩。2024年,这个繁育基地的谷子产量喜人,达到了15万斤,村民们又走出了一条通往富裕的新路子。
  吴光辉说:“下一步,将持续发挥好党建联盟作用,坚持高标准建设航天育种基地,打造‘米脂小米’金色品牌,引领带动区域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建联盟的成功组建,打破了地域的藩篱,形成了一个紧密相连、协同共进的党建共同体新格局。这一创举为整合各方资源,推动乡村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
  杨家沟村的1.48兆瓦光伏发电站,同样是党建联盟助力下的耀眼明珠。吴光辉充分挖掘杨家沟村光照充沛和地理位置优越的优势,全力推动项目建设。1.44万平方米的土地上,2646块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一片蓝色海洋。该项目不仅为村集体带来了每年约90万元的丰厚收益,还巧妙地利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的新农光互补模式,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额外增收10万余元。
  “咱们这是一举多得啊,既收获了清洁能源,又种下了绿色希望,乡亲们的好日子肯定会像这阳光一样,越来越灿烂。”每当看到光伏板下郁郁葱葱的草药茁壮成长,吴光辉都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眼中闪烁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此外,吴光辉巧妙借助集团公司电商平台,走进直播间,化身山地苹果“推销员”,帮助村民们打开通往全国乃至世界的销售大门。他还积极谋划社区工厂建设,助力集团公司投资500万元的管家咀村社区工厂顺利落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坚实脊梁,是支撑起乡村美好未来的中流砥柱。从谷子种植到光伏发电,从苹果销售到社区工厂落成,吴光辉始终秉持着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理念,带领村民们探索出一条多元化的产业发展之路。
  从“一个村”到“一个联盟”,这不仅是一次乡村发展的跨越,更是一场农村变革的史诗;从“一个村”到“一个联盟”,见证了乡村从独立发展到联合共赢的转变。
  此前,集团公司的定点帮扶仅限于1个村1960人,通过党建联盟的推动,帮扶范围扩大至杨家沟镇13个行政村的14019人,实现了全覆盖。在党建联盟的引领下,杨家沟镇的乡村正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迈进。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