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炉冬火
2025年01月14日
字数:1216
版次:04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陕北子午岭大山深处度过的,那时的冬日冰封雪盖,动辄就是摄氏零下几十度的透骨奇寒。我们曾坐在生着火炉的教室里上课,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在老师的讲解中了解到,原来毛主席这首词是作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更是大雪纷飞的陕北纵横千万里最壮美的雪景。当年我们抵御风寒最暖心的杀手锏,就是每家每户都拥有的火炉,它就像冬日的保护神,陪伴我们度过漫漫长冬。
苍茫大山为我们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木柴,当年的家属院,每家窗外都有高高垒起码放好的柴火堆,那是做饭取暖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父亲下班稍有空闲就拿着长斧劈柴,看父亲不消一会儿,就劈一大堆,有次我偷偷抡起斧头,可脚下圆滚滚的木头就像难以驯服的野马,任我左劈右砍,拼尽全力也只是溅出些木屑,还差点将斧头砍到脚上。我的危险动作让父亲一阵呵斥,再不许我碰斧头。
那年冬日,外面飞雪满天,一家人围炉而坐,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收音机里播放着我最喜爱的“小喇叭节目”。在热气氤氲中,姐姐趁着起身给火炉添煤,顺便从橱柜里拿出父亲珍藏的酒,父亲一脸惬意地抿上几口,他笑意融融间变戏法般,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分发给我们。瞬间我们快乐倍增,欢畅地聊起校园趣事和厂部轶闻。
陕北的冬天漫长寒冷,我们子弟学校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取暖的铁皮炉,我和伙伴们周末就会上山拾柴。我们牵手从大河厚厚的冰层穿过,山上拾柴的间隙,站在高山眺望,虽树秃叶落,可逶迤群山间,沟壑纵横,薄雾缥缈,那浑朴凝重、苍莽壮阔之美,总让我“观山则情满于山”。
我们将拾来的柴火高高堆于教室墙角。每轮值日生炉子,那可真是个苦差事,天麻麻黑在刺骨冷风中赶到教室,可这“铁家伙”甚是难弄,有时手忙脚乱用桦树皮引着了木柴,看着火苗高高蹿起,立即将煤块架上,可没多久火灭烟起,满教室浓烟呛鼻,又得重新再燃。每次费九牛二虎之力,在炉火烧旺之时,我们的脸上也被炉灰抹得像画了京剧脸谱,甚是滑稽搞笑。那时最幸福的莫过于课间休息,外面寒风呼啸,我们围炉烤火,笑语寒暄间满教室暖意融融。
可这“铁家伙”也是个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初三那年寒假,我因忙于补课应对中考,就没随父母回老家过年,单独留在了家中。大年初二,已日上三竿了,哥哥觉得蹊跷,说好的去他家吃饭,却迟迟不见我的踪影,他赶来敲门也不见动静,问了左邻右舍,都说没见我出门。他心头一惊,打开房门时,看我躺在床上久唤不醒,哥哥一看便知,我中了煤毒。他立刻打开门窗,扶我坐在阳光下呼吸新鲜空气。坐在院子里,我浑身无力直冒虚汗,走路更是两腿发软,踉踉跄跄像踩在了棉花上。事后父母闻之也惊骇不已,都说若不是哥哥及时发现,后果真不堪设想。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我身居江南已多年,火炉也早已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每到寒风凛冽的冬日,想起火炉烤箱里氤氲的薯香,清晨用炉火烤得脆香掉渣的馒头片……那火炉旁的旧时光影,一幕幕都化作浓浓乡愁,成了冬日最温暖的情感慰藉。
苍茫大山为我们提供了用之不竭的木柴,当年的家属院,每家窗外都有高高垒起码放好的柴火堆,那是做饭取暖不可或缺的必需品。父亲下班稍有空闲就拿着长斧劈柴,看父亲不消一会儿,就劈一大堆,有次我偷偷抡起斧头,可脚下圆滚滚的木头就像难以驯服的野马,任我左劈右砍,拼尽全力也只是溅出些木屑,还差点将斧头砍到脚上。我的危险动作让父亲一阵呵斥,再不许我碰斧头。
那年冬日,外面飞雪满天,一家人围炉而坐,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收音机里播放着我最喜爱的“小喇叭节目”。在热气氤氲中,姐姐趁着起身给火炉添煤,顺便从橱柜里拿出父亲珍藏的酒,父亲一脸惬意地抿上几口,他笑意融融间变戏法般,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糖果分发给我们。瞬间我们快乐倍增,欢畅地聊起校园趣事和厂部轶闻。
陕北的冬天漫长寒冷,我们子弟学校每个教室都有一个取暖的铁皮炉,我和伙伴们周末就会上山拾柴。我们牵手从大河厚厚的冰层穿过,山上拾柴的间隙,站在高山眺望,虽树秃叶落,可逶迤群山间,沟壑纵横,薄雾缥缈,那浑朴凝重、苍莽壮阔之美,总让我“观山则情满于山”。
我们将拾来的柴火高高堆于教室墙角。每轮值日生炉子,那可真是个苦差事,天麻麻黑在刺骨冷风中赶到教室,可这“铁家伙”甚是难弄,有时手忙脚乱用桦树皮引着了木柴,看着火苗高高蹿起,立即将煤块架上,可没多久火灭烟起,满教室浓烟呛鼻,又得重新再燃。每次费九牛二虎之力,在炉火烧旺之时,我们的脸上也被炉灰抹得像画了京剧脸谱,甚是滑稽搞笑。那时最幸福的莫过于课间休息,外面寒风呼啸,我们围炉烤火,笑语寒暄间满教室暖意融融。
可这“铁家伙”也是个双刃剑,它给我们带来温暖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初三那年寒假,我因忙于补课应对中考,就没随父母回老家过年,单独留在了家中。大年初二,已日上三竿了,哥哥觉得蹊跷,说好的去他家吃饭,却迟迟不见我的踪影,他赶来敲门也不见动静,问了左邻右舍,都说没见我出门。他心头一惊,打开房门时,看我躺在床上久唤不醒,哥哥一看便知,我中了煤毒。他立刻打开门窗,扶我坐在阳光下呼吸新鲜空气。坐在院子里,我浑身无力直冒虚汗,走路更是两腿发软,踉踉跄跄像踩在了棉花上。事后父母闻之也惊骇不已,都说若不是哥哥及时发现,后果真不堪设想。
时光荏苒,往事如烟,我身居江南已多年,火炉也早已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每到寒风凛冽的冬日,想起火炉烤箱里氤氲的薯香,清晨用炉火烤得脆香掉渣的馒头片……那火炉旁的旧时光影,一幕幕都化作浓浓乡愁,成了冬日最温暖的情感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