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播撒爱传承爱
本报通讯员 臧贻敏
2025年01月14日
字数:1207
版次:01
  “小朋友,你看,红灯亮了,不能再过马路了,危险!”1月6日,在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城南开小学门口,铁路装备内蒙古分公司天津区域业务部职工朱玉昌和同事高运筠、杨静下班后没有回家,而是穿上志愿者马甲加入到疏导校园交通的行列中。
  算起来,朱玉昌参加志愿者活动已经有10个年头了。从小被父母热心助人的行为所熏陶,又常常听到父母教育他要多做好事、做善事,于是,在他的心里便种下了一颗善良的种子。
  2005年参加工作后,朱玉昌主动加入到志愿者行列。起初,一有时间他就跟着志愿者团队力所能及做公益活动。有一年高考季,朱玉昌下班路过一个高考点,看到焦急等待的家长们口唇干裂也顾不上喝水,两眼紧紧地盯着高考校门,汗水无声地顺着脸颊往下流也顾不得擦拭的情景后心里不由一动,当即买了20箱矿泉水、多把纸扇分发给家长们,并耐心安慰他们,抚慰他们焦灼的内心。
  “看到他们紧张、焦虑的脸逐渐舒展开来,我的内心感到无比高兴。”从这以后,每到高考季,朱玉昌都会买上几箱矿泉水和纸扇送到考点门口,与家长进行沟通,从心理上抚慰、缓解家长们面临孩子高考时的焦躁。
  “做志愿者是一场最好的心灵修行”,朱玉昌笑着说道。在天津,他先后加入新滨海义工协会、生态城志愿者协会、生态城先锋号志愿者服务队,多次参加义工协会组织的泰达爱心义卖、幼儿园儿童义卖活动的引导和秩序维持活动。无论活动进行到多晚,他都坚持维持秩序,直到活动结束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
  2019年,朱玉昌在报纸上看到大凉山还有许多孩子因贫困而失学的报道后,心灵被深深震撼。自此,他时不时地就会给孩子们寄去衣服、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一直持续到现在。
  朱玉昌不但自己主动资助失学儿童,还教育自己的孩子与他一道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并引导孩子主动把自己看过的书寄到大凉山;让孩子给大凉山的孩子们写信,告诉他们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劝勉孩子们要多读书、读好书,有了知识就能走出大山。
  在天津这座美丽的滨海城市,朱玉昌身体力行践行着一个志愿者的责任。上班,他大多数时间不开车,而是提前骑着电动车绿色出行。一路上,他可以欣赏美丽天津日新月异的变化,还会下车拾捡路边的垃圾,为城市的环境保护尽一份微薄之力。节假日,他还会带上孩子参加生态城东堤公园的“‘海’好有你净滩”行动,不停地穿梭于海滩上,劝导游客无痕露营、烧烤的时候注意用火安全,看到有游客丢弃的塑料袋和瓶子则及时捡起来放到垃圾袋里带走。
  播撒爱,传承爱。同事高运筠、杨静看到他每天做志愿忙碌而充实的精神状态,不禁受到感染,自觉地加入到做公益的行列中。在朱玉昌的带动下,他们三个人经常参加“社区节邻里日”系列活动、“不止市集”等活动的秩序维持、亲子健康跑服务志愿者活动以及腾讯公益助捐一起做好事活动等。每次参加完一项公益活动,三个人都要击掌相庆又做了一件有意义的好事,内心充实而快乐。
  志愿之光,照亮前行的路。在国家能源集团,如朱玉昌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像光又像火,奉献着自己、温暖滋润着社会。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