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三点”浴火成“金”
2025年01月13日
字数:2607
版次:02
隆冬时节,紫塞大地千里冰封,坐落在河北省承德市滦河沿岸的国电电力承德热电龙源火电协同污泥资源利用化中心内,到处都是火热而忙碌的场景。
一辆辆污泥运送车沿着既定的运输路线入厂,将不同含水率的污泥分别倾倒在指定地坑,再经过车辆清洗装置清洗后有序离厂。一池刺鼻粘稠、含水率高达80%的污泥,在这里化身为可产生热能的燃料,浴火成“金”。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承德热电年内累计掺烧污泥突破2万吨,业务营收420万元,实现了企业在综合能源转型方面的又一突破,获得了环保、经济和社会效益多赢,为建设“无废城市”“无废集团”添加绿色动能。
顺势而为解除城市痛点
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体沉淀物,含有大量细菌、重金属等污染物,如不恰当处置直接倾倒,将对水体、大气和土壤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威胁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随着社会发展及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污泥治理已成为城市环境治理的一大痛点。
承德热电深入贯彻落实集团公司“绿色发展、追求卓越”的核心价值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联手龙源环保承德分公司,就承德地区的污泥市场展开前期调研,全盘谋划火电协同污泥掺烧项目。
“这个项目,说起来容易,但真正实施起来却大费周章,着实费了一番气力。”每当谈及项目的前期工作,承德热电原计划营销部主任朱兆刚都感触颇深。自2021年年初开始,他便与龙源环保承德分公司生产项目部经理李德超跑遍了承德地区八县三区的所有泥源单位,深入调研当地污泥产能,摸清各企业当前的主要处置方式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承德地区共有14家大型污水处理企业,日均产生污泥约390吨,处理方式主要为水泥厂协同燃烧、堆肥及辅助蚯蚓养殖等,有着较为固定的处置方式和合作伙伴。
根据调研情况,承德热电工作人员搜集了近10年来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出台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绘制出一张重点突出、内容明确的环保标准和政策要求走向图。同时,利用龙源环保公司在国家能源集团系统内已建成投运的火电协同污泥掺烧项目成功案例进行宣讲,最终获得了泥源企业的认可。2021年11月,承德热电、龙源环保与承德市水务集团成功签订三方意向协议书,走出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可研报告、环评批复、排污许可、项目备案等后续环节紧锣密鼓,2023年8月,由承德热电与龙源环保以BOO合作模式开展的国电电力首家污泥掺烧项目正式开工建设。
绿色转型疏通发展堵点
“污泥掺烧可充分利用机组现有设施处理污泥,不但具有良好的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还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拓展经营范围,提升企业价值。”承德热电负责人多次强调绿色转型对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督导火电协同污泥资源化利用项目的高效落地推进。
承德热电现有3台330兆瓦燃煤机组,近年来,公司立足火电创新发展,通过大比例科学掺烧褐煤,从源头上降低发电成本,在积极推进风电、光伏项目的基础上,敏锐捕捉到环保产业商机,与龙源环保承德分公司牵手协作,全力推进“火电+”绿色转型,打破单一经营壁垒,疏通束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堵点。
“我认为五期场地东南侧原燃油罐的位置最合适,距离输煤皮带近,污泥运输车在厂内输送距离也短,对正常生产和人员都不会有较大影响。”
“根据相关的试验研究结果,只要掺烧比例不大于5%,对燃料燃烧的稳定、锅炉参数和受热面工作的安全性都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
……
热烈的讨论与交流在一群热爱环保产业建设、勇于科技创新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之间进行着,通过一次次思想火花的碰撞,凝结成一套绿色环保、节省投资、节能降耗、促进电厂转型升级的建设方案。
污泥掺烧工程的建设与运营,把以发电为主要经营产品的火电生产与城市污泥处置有机结合,把电厂原有静电除尘、湿法脱硫等环保设施巧妙利用起来,从污泥处置资源化的视角废中取材,开拓出一条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污泥处置无害化资源化的新途径,有效解决了承德市及周边生活污泥及一般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置能力、处置规模日益不足的难题。同时,企业还可获得一定的处置收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2024年6月30日,承德热电污泥直掺焚烧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可分别处理含水率20%至60%的半干污泥及含水率80%的湿污泥,经过不断调试、试验,现单日最大污泥掺烧量已超200吨。仅用两个月时间,便消纳完承德区域内7家泥源单位的存量污泥,解决了承德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出路单一、存在较大污染隐患的难题,真正实现了污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与资源化处理,为公司趟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提升固废处理产业开发能力的绿色通道。
持续改进连接技术断点
“年初试运的时候,每当启停操作,落泥桶瞬间下泥量过大就会压停皮带造成跑煤,现在好了,通过技改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了。”1月3日上午10时,承德热电燃料分场运行班长李军凯感慨道。他沿着正在上煤的C5A皮带,仔细观察皮带上方落泥桶的出泥情况。
2024年1月,经过半年的紧张建设,可分别掺烧含水量80%湿泥和20%—60%半干泥,日处置量达250吨的两套污泥直掺系统进入试运行阶段,由于湿泥瞬时下泥量过大,导致皮带机重车停运以及半干泥堵塞筛网的问题,成为了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拦路虎”。龙源环保承德分公司技术人员与承德热电燃料分场、生产技术部多方会诊,盯现场、找原因、定措施,通过在落泥桶内加装截流孔板的方法,让散漫自由的湿污泥变得规规矩矩,并通过加装切条机的方式,改善了半干泥堵塞滚轴筛、碎煤筛筛网的情况。
污泥发酵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对周围环境和作业人员造成影响,掺烧工程在建设期共设计有两个深8米的地坑泥仓,地坑上方加装盖板,运泥车可直接将污泥倾倒进地坑,通过地坑内的负压装置将散发出的臭气经送风机直接送入炉膛参与燃烧。卸车完成后,专用的清洗装置会对车厢、车轮进行全面清洁,杜绝了污泥在运输途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
“目前,我们正在对污泥进行添加除臭剂的研究,争取延长污泥保质期,使其更加便于掺烧和存放,也让掺烧污泥的场所空气更加清新。”
“我们已经与承德地区多家泥源单位签订了供货协议,占领了承德地区绝大部分污泥处置市场,前景可观。”
龙源环保承德分公司生产项目部负责人李德超、承德热电计划营销部主任张明明对污泥掺烧系统的前景充满信心,希望能够以科技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顺势而为,借势而进,乘势而上。随着设备性能的逐渐优化,承德热电与龙源环保承德分公司不断提高污泥单日掺烧量,并持续拓展泥源市场,不但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在推动“无废城市”“无废集团”建设的绿色征途上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