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让灵魂像风一样自由
——读《枕着秦岭入眠》有感
2025年01月03日
字数:1343
版次:04

◎秦延安



  行走的意义不仅在于看风景,更在于一路的经历和遇见的人。旅游如此,文章亦如此。著名作家孙亚玲在其散文集《枕着秦岭入眠》中,以诗意的语言和游记式的笔触,展现了秦岭地域山水意蕴中的乡土人情,让我们在涤荡心灵的文字中,感受到了平和心境之下的从容人生,洞彻了生命的伟岸。
  《枕着秦岭入眠》是以获得冰心散文奖的文章为书名。秦岭是中国气候的南北分界线,也是中国黄河、长江文化的分界线,吸引着众多人去探访,寻求精神的抚慰。但是,很多人都是来去匆匆,让灵魂像风一样漂泊无依。而作者却以一种总体性的视野去挖掘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以及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精神风貌,于是便有了《枕着秦岭入眠》。该书以秦岭为线,分上下篇,上篇以“游”的方式写看到的景,展现万物生灵的审美格调;下篇以“记”的方式记录作者与亲友及文学名家的交往细节,突出秦岭地域文化色彩和生活底蕴,让我们在雅致从容的文字和富有生活情趣的故事中,读出人间至味的清欢和生命张力。
  书中写景,无不透露出作者的人生轨迹和对生命的体悟。比如《诗意的峒峪河风景区》中,作者感叹“时间不饶人”的人生解读:“季节更迭,人生也在行进,但只要走得从容,走得坚定,也是好的。”又如《枕着秦岭入眠》里由一棵横斜水中长满苔藓的树枝引发的生活感悟,“人生只有正视现实,不悲不怨,不卑不亢,按照自己生活的节奏和方式,才能活出精彩。”人生的路,不在于你的起点而在于是否坚持。只要保持坚强的意志力,就能征服所有的困难。再如《到凤翔沟去》里的生命顿悟:“在经历过太多的沧桑后,方能感悟到日子平平淡淡才是最重要的,所有的荣誉和成就、失落和争执,都只是暂时的,人生都有坐下来休息的时候。”还有《花语》公园里一位母亲对双目失明的儿子说的:“心里亮了,黑夜也是亮的”……人的幸福是要将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过出滋味,文章不仅融入了作者自身真切的生命体验和深沉情感,还有作者在行走和到达中寻觅到的人生认知以及丰富阅历。虽然经历已成沧桑,但其中的激情、理想、追求并没有变成灰烬,它依然会激发我们的共鸣,带给我们力量。
  人性的温暖是触动灵魂的琴弦,也是该书的闪光点。比如《不堪回首的韭菜沟往事》里,作者脚崴了,黑夜焦急中遇到亲情帮助的温馨情景,“我感觉大我四岁的堂姐像是最疼爱我的奶奶。大哥心疼我,也在偷偷地哭,只有二哥故意装出没心没肺的样子讥笑我,但我从他的声音中,明显地听出了因压抑而颤抖的说话声。”血脉相连的亲情,让寒夜中的疼痛也变得美好起来。又如《那年那月那乡愁》写自己十二岁时和三哥分别将自己在学校舍不得吃的油饼,拿回家孝敬婆婆的故事。平时能吃苞谷花的婆,泪眼婆娑地说自己牙不好,“让母亲把油饼和家里的玉米面馍都切成小丁,在锅里拌成馍花大家一起吃”。婆婆的善意谎言,三哥的淳朴孝心,还有作者的率真无邪,让文章更具真实性和感染力。再如《追忆陈叔》写陈忠实拒收润笔费为文化馆刊物题写报头的事……在巨大的诱惑和艰难的考验面前,人性的淳朴与善良、勤劳与坚韧都被激发出来。亲情和友谊便如寒夜里的篝火,在风中摇曳,其微光与温热成了长夜行人内心的灯塔。
  “只有心静得如同一壶清水,才能享受生活的一杯香茶”。这是作者写此书的初衷,让我们学会释怀,放下执念,与岁月共从容。让我们意识到,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会有风。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