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大同
2024年12月30日
字数:1402
版次:04


北国风光,大同尽有。全晋北方之门户,扼晋、冀、蒙咽喉要道。三代京华,两朝重镇。昭君飞雪出汉塞,冯唐持节遣云中。这片古老的土地,犹如一部史诗,流淌着无尽的岁月和无数的传说。
这一次,迎着冬月的煦煦暖阳,以一个“背包客”的身份踏上晋北大地。这座美丽富饶的北方古城,除了乌金遍地的煤炭资源,还承载着古朴厚重的历史文化,在时光的流转下,越发韵味绵长,让人一再惊叹。
天下大同,云中之城。一城一窟,一山一寺。从北魏时期气势恢宏的云冈石窟,到享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之称的道教名山恒山,再到神秘而险象环生的空中楼阁悬空寺,每走一步,仿佛就是一段历史。
你说来到大同,怎能不来云冈石窟。作为中国最大规模的石窟群,云冈石窟依山而建,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石窟内的佛龛,犹如蜂窝密布,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疏密有致地嵌在半山腰。石窟四壁雕满了罗汉、菩萨、瑞鸟、神兽、花卉等图案,明丽斑斓。
面对其中一组毗连一体的双窟,让人震撼不已。窟内佛像高大庄严,看起来肃穆慈祥,细眉长目,鼻准方直。洞窟相邻,并排分布,一路流连驻足,其间看到好些不完整的佛像,它们命途多舛,或是流落海外,或是被损毁破坏,看着指示牌上那些流失造像的数据资料,不禁期盼它们何时才能“回家”?
从云冈石窟走出来后,仍然禁不住频频回望,惊艳感叹于石窟壁画的精雕细琢,也久久难以释怀它的历史沉浮。
来到大同,怎能不来北岳恒山。望常山之嵯峨,登北岳而高游。历代名士李白、贾岛、徐霞客等人都曾到访,传说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更是在这里隐居潜修。恒山东西绵延150公里,共有108峰,山雄地险,横贯塞上。放眼望去,东西两峰相对,巍峨耸峙,山体之上有“三寺四祠七亭阁,九宫八洞十五庙”的庞大宗教建筑群,重峦叠嶂,美如画卷。
山不见我,我自见山。从山底到山顶,徒步3小时,成功登顶天峰岭。当山风穿过我张开的臂膀时,攀爬的疲累不值一提,入目便是万千余晖,凭高且一望,目极不能舍。尽管没能将恒山十八景全部饱览,但是此次登山的目的已经达到。因为那一刻,我的快乐无可比拟。也许相比于是否把美景全部捕捉到眼里,我更倾向于心理体验。
在我看来,旅途的美好在于未知,以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情,探寻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感受,能够更快构建新的世界,是一种更为美妙的畅游。
来到大同,怎能不来悬空寺。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悬空寺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闻名于世,整座寺院立于悬崖峭壁之上,采用榫卯结构,屹立一千五百多年。远远看去,就像一幅镶嵌在半山腰的浮雕,有一种惊心动魄的美感。近观更是凌空悬挂,藏于绝壁之间,充满武侠神秘色彩,当得起“壮观”二字。
登临过程中,一边赞叹于中国古建筑的鬼斧神工,一边有点恐高的小惊慌,然而它自岿然不动,稳稳地接受世人观瞻。窟中有楼,楼中有穴,廊栏相连,曲榭斜倚,上有巨崖掩护,下临陡峭深谷,结绳凿壁,插木为梁,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其“奇、悬、巧”的建筑特色。
“奇”在优越的地理位置,避免风吹日晒,使之能够完好保存;“悬”在腾空而建,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在因地制宜,布局精妙,琼楼仙阁。如此别具一格的风情,蔚为千古奇观,让人不虚此行。
夜归离开,移动的街景仿佛一帧帧相机卷纸,勾起旅途的点点滴滴,也让我完成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旅行。我想大同的厚重,不仅是山西人的骄傲,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这里深深地感受到古人对信仰的虔诚与敬畏,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底蕴与魅力。
(作者单位:包神集团神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