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电力农光互补治沙成果走向世界
2024年12月27日
字数:908
版次:01
本报讯(记者 王建君 通讯员 常 硕 张乾斌)12月上旬,龙源电力宁夏公司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上,分享了宁夏腾格里沙漠光伏基地光伏治沙设计与生态效益案例。自此,全国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宁夏腾格里沙漠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农光互补治沙成果由国内推崇走向世界青睐。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以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主,配套建设相应火电调峰机组,新能源总装机规模1300万千瓦,规划总投资超850亿元。该基地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全国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基地项目主要由龙源电力宁夏公司负责实施,目前已建成投产光伏200万千瓦,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310万吨。未来两年,基地还将建成400万千瓦光伏电站。
在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建设中,龙源电力宁夏公司本着打造“绿色能源+生态治理”示范区目标,充分利用沙漠地区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采用“物理+生物”多管齐下的农光互补治沙方案,将光伏新能源、防沙治沙工程、板间种植有机结合。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运维负责人潘战国介绍,在光伏区外围用草方格、防沙治沙林草设立了1.8米高的三道立式防沙障。光伏板中心提升至离地3米左右,光伏板间、草方格里播撒草籽、种植灌木。目前已播撒沙蒿、沙米、沙打旺等沙生植物草籽86.6吨,栽植柠条、花棒、沙拐枣等灌木420万株,并建立了500亩实证基地,开展多元治沙模式和治沙经济研究。光伏板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表风速,实现了“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新格局,达成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的共赢效果。通过治理,一期项目植被覆盖率已经从0.5%增加至20%,6.5万亩沙漠已变为绿地。工程全部完成后,将有约18万亩沙漠变身光伏蓝海,治理面积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万分之一。
9月23日,2024“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活动邀请来自非洲和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记者来到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采风时还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赤狐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科技委员会官员郭瑜富认为,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通过沙漠化治理与光伏能源项目协同融合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国能方案、龙源力量。
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以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为主,配套建设相应火电调峰机组,新能源总装机规模1300万千瓦,规划总投资超850亿元。该基地是国家第一条以开发沙漠光伏大基地、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通道——“宁电入湘”工程的重点配套项目,也是全国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新能源基地项目主要由龙源电力宁夏公司负责实施,目前已建成投产光伏200万千瓦,减少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310万吨。未来两年,基地还将建成400万千瓦光伏电站。
在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建设中,龙源电力宁夏公司本着打造“绿色能源+生态治理”示范区目标,充分利用沙漠地区水、土、光、热等自然资源优势,采用“物理+生物”多管齐下的农光互补治沙方案,将光伏新能源、防沙治沙工程、板间种植有机结合。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运维负责人潘战国介绍,在光伏区外围用草方格、防沙治沙林草设立了1.8米高的三道立式防沙障。光伏板中心提升至离地3米左右,光伏板间、草方格里播撒草籽、种植灌木。目前已播撒沙蒿、沙米、沙打旺等沙生植物草籽86.6吨,栽植柠条、花棒、沙拐枣等灌木420万株,并建立了500亩实证基地,开展多元治沙模式和治沙经济研究。光伏板有效减少水分蒸发、降低地表风速,实现了“板上发电、板间种植、板下修复”新格局,达成了生态改善、经济发展的共赢效果。通过治理,一期项目植被覆盖率已经从0.5%增加至20%,6.5万亩沙漠已变为绿地。工程全部完成后,将有约18万亩沙漠变身光伏蓝海,治理面积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万分之一。
9月23日,2024“走读中国”国际媒体交流活动邀请来自非洲和亚太地区14个国家的记者来到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采风时还看到了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鹅喉羚、赤狐等。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科技委员会官员郭瑜富认为,宁夏腾格里沙漠新能源基地通过沙漠化治理与光伏能源项目协同融合发展,为世界贡献了中国智慧、国能方案、龙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