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煤质快检技术站上世界制高点
2024年12月11日
字数:886
版次:01
本报讯(记者 王建君 通讯员 康 璐)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在世界单套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宁夏煤业公司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应用9个月时间收到良好效果,样品代表性增长百万倍,用时相当于传统检测方法的千分之一,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一举站上世界制高点。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煤炭质量数据是煤炭生产、销售、结算、利用的关键基础数据,依赖化学手段的传统煤质检测技术存在效率低、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纾解行业之困,国家能源集团电科院联合外部企业,历时3年研发成功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形成了一个超10万组、涵盖398个煤种的高质量融合光谱数据集,实现了对300余万条历史煤种范围99%以上的覆盖,检测精度达到传统化学方法水平,累计平均偏差趋于零。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我国煤炭数质量管控技术迈入了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
该技术可在线检测6毫米煤样的发热量、全硫、灰分、全水等指标,仅需2分钟即可获取采样煤炭的检测结果,相较于传统最长24小时的检测周期,实现实时煤质信息精准获取。样品代表性指数级增强,单列车的检测煤量可达1吨以上,是传统1克煤样检测量的百万倍,样品代表性和检测效率大幅提升。全程实现自动无人干预,改变了传统采样、制样、化验的复杂流程,数据全程可视可追溯,构建起了高效、透明的在线检测模式,应用场景涵盖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煤炭生产、消费全产业链。
该技术的应用推广,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创造了可观价值。今年以来,神东煤炭、准能集团、胜利能源等子公司实现了超1000万吨煤炭的快速结算,累计偏差仅13大卡。在宁夏煤业煤制油项目中,通过该技术实时指导配煤比例,配煤灰分合格率从81%提升至近100%,每年减少5台炉大修,检修工作量降低10%。黄骅港务三期卸车采样间通过该技术,每年可节省成本上千万元。河北定州电厂通过实时输出检测的结果,不仅入炉掺配更合理、更灵活,节约厂用电方面也效果显著。
如今,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已在国家能源集团煤区、港口、销售、电厂、化工产业共9家单位示范应用近2年,检测煤量超4亿吨,约占全集团年煤炭销量的一半左右。
煤炭是我国能源的基石,煤炭质量数据是煤炭生产、销售、结算、利用的关键基础数据,依赖化学手段的传统煤质检测技术存在效率低、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为纾解行业之困,国家能源集团电科院联合外部企业,历时3年研发成功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技术,形成了一个超10万组、涵盖398个煤种的高质量融合光谱数据集,实现了对300余万条历史煤种范围99%以上的覆盖,检测精度达到传统化学方法水平,累计平均偏差趋于零。该技术的成功应用,标志我国煤炭数质量管控技术迈入了全新的人工智能时代。
该技术可在线检测6毫米煤样的发热量、全硫、灰分、全水等指标,仅需2分钟即可获取采样煤炭的检测结果,相较于传统最长24小时的检测周期,实现实时煤质信息精准获取。样品代表性指数级增强,单列车的检测煤量可达1吨以上,是传统1克煤样检测量的百万倍,样品代表性和检测效率大幅提升。全程实现自动无人干预,改变了传统采样、制样、化验的复杂流程,数据全程可视可追溯,构建起了高效、透明的在线检测模式,应用场景涵盖煤炭、电力、运输、化工等煤炭生产、消费全产业链。
该技术的应用推广,为国家能源集团煤炭产业链供应链创造了可观价值。今年以来,神东煤炭、准能集团、胜利能源等子公司实现了超1000万吨煤炭的快速结算,累计偏差仅13大卡。在宁夏煤业煤制油项目中,通过该技术实时指导配煤比例,配煤灰分合格率从81%提升至近100%,每年减少5台炉大修,检修工作量降低10%。黄骅港务三期卸车采样间通过该技术,每年可节省成本上千万元。河北定州电厂通过实时输出检测的结果,不仅入炉掺配更合理、更灵活,节约厂用电方面也效果显著。
如今,融合光谱煤质快速检测已在国家能源集团煤区、港口、销售、电厂、化工产业共9家单位示范应用近2年,检测煤量超4亿吨,约占全集团年煤炭销量的一半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