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进博会上的非遗计氏羊皮画
本报通讯员 徐 才
2024年12月10日
字数:1595
版次:01
  “您创作的羊皮画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艺术感,实在太精美了,我非常喜欢。”
  11月上旬,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内蒙古馆非遗文创展区,看着手中充满蒙古族特色的非遗计氏羊皮画作品,来自美国的多特瑞中国区总裁麦欧文对身着内蒙古特色服饰的传统文化守护者、置业公司职工计颖称赞道。
  “谢谢您喜欢我的作品,羊皮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我们的计氏羊皮画自清代由计氏家族传承下来,用料讲究、绘制细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密宗绘画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传世羊皮画艺术。”作为非遗传承人,计颖向麦欧文介绍了羊皮画的由来及历史发展。
  计颖的作品先后被世界技能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家文化活动中心、中华两岸文化交流基金会等国内外机构珍藏。本次受到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邀请,共有4幅非遗计氏羊皮画作品展出。作品色彩古朴自然、呈色持久、绘制精细、技法独特,融入了现代审美元素和创新思维,形成了独一无二的绘画艺术风格。其中,代表作品《喀尔喀新娘》和《花鸟》各具特色,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打卡,共同交流分享感受。
  “这幅《喀尔喀新娘》展现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从服饰到神态,每一处细节都蕴含着对民族文化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这幅《花鸟》描绘出了花鸟的灵动之美,将中国传统花鸟画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
  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展者纷纷被栩栩如生的画作吸引。
  “计氏羊皮画精选上等蒙羊皮,保留了整张羊皮的自然边缘,通过多道传统古法炮制工艺,去脂整理后方可用于绘画。经过精选原材料羊皮、浸泡轻鞣制、添加制剂、定型等36道工序整理出来的羊皮才能用于画作材料。羊皮表面平展柔滑、触感细腻,吸收颜色效果好,恰到好处地表现皮肤自然之美,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耐折度,可以长久保存。”展区现场,计颖向国内外艺术家、文化爱好者及相关行业人士介绍着羊皮画的制作过程,让大家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为非遗保护传承注入新活力。 
  “您的羊皮画太漂亮了,画纸也和我们以前见到的不一样,我们想定制一些画纸,带回我们的国家去。”来自加拿大和迪拜的友人对羊皮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让人惊叹的是,本次参展的计氏羊皮画所使用的画纸也是非遗传承人计颖自主研发的。此前,她经过十多年不懈努力,通过反复试验,在羊皮画材质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了羊皮书画纸,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权,填补了国内外真皮书画纸的空白。她研发的羊皮书画纸质地轻薄柔韧挺阔,实现了羊皮向艺术品的升华,不仅拓宽了内蒙古羊皮的用途,还提高了羊皮的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为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这一创新成果不仅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更为文化非遗的传承注入了新的科技力量。
  同时,计颖的传承之路也面临着挑战。计氏家族几代人呕心沥血,甚至付出宝贵的生命,才把这门有着千年历史价值的羊皮画艺术默默传续下来,但保护状况仍不容乐观,在存续过程中有部分失传。经过计颖和其他传承人的潜心研究、挖掘以及抢救性整理,部分失传的绘画技法与矿物颜料才得以恢复。计氏羊皮画用料考究,选用天然矿物和植物原料,经传统工艺技法精细研磨秘方配制而成的羊皮画专用天然矿物颜料。近年来,纯天然矿物颜料昂贵且价格不断飞涨,严重影响羊皮画的制作。传承人培养方面也存在难题,羊皮画技艺学成历时长、精细绘制难度大、绘画材料成本偏高,因此每幅作品的创作周期,短则五六个月,长则需要一两年才能完成,也影响了羊皮画艺术的存续与发展。
  “虽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路很难走,但是我一定会坚持下去,努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计颖的语气里充满了坚定。
  一直以来,置业公司大力实施文化创建工程,注重提升职工文化素养,持续推进特色企业文化创建工作。本次职工作品亮相进博会,彰显了置业公司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的丰硕成果,同时也让世界各地观众现场感受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魅力,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神华能源报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神华能源报社  
社址:银川市北京中路168号   邮编:750011  宁ICP备17001739号-1